一排排整齐的联体别墅,宽阔的柏油马路贯通始终,路两边栽种着玉兰树、杨树、柳树、四季青等树木,花草环绕着假山点缀其中。初来乍到,误以为是进入了某高档住宅区,细聊之后才确定是此次采访的地点———通州区潞城镇大营村。 20年间,大营村依托旅游出现了两次飞跃性的发展,达到了今天村民住别墅,村里花团锦簇,60余户挂牌生态旅游接待户,让外国来此游玩的客人都竖大拇指。
村里有个好党支部,党支部有个好书记。詹宝光1980年到大营村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大营村破烂不堪,村民住着土坯房,村中的道路七高八低,坑洼不平,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全村集体资产不足9万,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村里寒酸的穷相,让这个北方汉子直掉眼泪。
要致富,先修路。1981年在得到村民的支持下,他进行了第一次大胆尝试,带领村民四处筹钱,托关系找熟人,跑水泥、找木材、赊砖瓦……仅4年的时间,三条南北大街水泥路铺成了,1200多间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路旁栽上了松柏、银杏树,种上了紫薇、迎春花,家家修建了沼气池,雨天出行不再过泥塘,村民乐在脸上,喜在心里。
生态旅游农民住上小别墅
然而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当詹宝光打算依托村边的京杭运河发展一些旅游产业的时候,却遭到了大部分村民的反对。上世纪90年代,江苏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村”的样板,有了这个样板,詹宝光又有了灵感,发展旅游的想法再次跳了出来。于是他先动员了几户村民同意在自家接待外来游客。村民们自家院子里搭起的黄瓜架、豆角架,新鲜的茄子、西红柿,院子里散养的鸡鸭,吸引了大批城里游客。
渐渐地大家尝到了甜头,纷纷要求在自家挂牌接待旅游客人,从1998年开始,大营村真正走上了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路。自从接待游客以后,村民们手里有了余钱,不少人感觉原来的房子面积小了,于是“一户一园”的建议被提上了日程上。2000年,村里决定给每户盖一栋二层别墅,别墅前再留有几分地,可以自行种植蔬菜和花木。盖房的费用村民自负6万,其余全部由村里承担。到去年中旬200余栋居住面积260平方米的别墅拔地而起,统一的样式、统一的大小,青灰色的外墙,庄重典雅。
如今,大营村年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北京市郊区环境整治样板村等多项荣誉。
“三绿村”黄土不露天
生活好了,党支部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建成了文化室、图书室、娱乐室等设施,为每户村民订阅了两至3份报纸和杂志,让村民多了解外面的情况,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村民的要求也随之高了,什么天然氧吧、臭氧比例等新鲜名词层出不穷地从村民口中蹦出来,绿化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中心。
大营村总面积1.38平方公里,现在的绿色覆盖率达到了60%,詹宝光说这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他们村要达到绿化90%以上,并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村里还将部分蔬菜大棚包租给6个种植花卉盆景的公司,去年仅一个灵芝大棚就赢利20余万元。有的村民仅靠销售自家的蔬菜和苗木,年收入就达到3万元。
他们有个心愿:要在今年建成北京东郊最大的花卉盆景村,成为最大的花卉盆景批发零售中心,并准备向全国配送自己种植的绿色食品。林春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