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亦庄、天竺出口加工区……北京的开发区在经济生活中提及频率越来越高。经历了两轮“整顿风暴”后的北京到底有多少开发区,一年又能为北京经济发展作出多少贡献?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截止到2005年末,全市28个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34630家,全年实现总收入64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实现利润357.2亿元,增长13%。
北京开发区调查·现状“风暴”过后28家园区保留
2004年和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分别针对经济开发区发文遏制圈地以及“开而不发”的问题。两轮“风暴”过后,目前北京清理整顿后的全市经济技术类、高新技术产业类、特色工业园类等各类开发区共有28个。
北京开发区调查·收入两大城市新区收入占九成
统计显示,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包括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区七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8个园区,2005年该区域实现总收入占全市开发区的94.6%,其中城市功能拓展区占55.9%,城市发展新区占38.7%,是全市开发区的经济主体。
城市功能拓展区要推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该区域包括了中关村科技园区4个园和八大处高科技园区的共19377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76.3%。城市发展新区体现了制造业的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吸引产业的转移和集中。
北京开发区调查·利润北京开发区开始扭亏为盈
统计显示2005年上半年开发区利润完成情况一直不理想,1至7月份各月累计利润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下半年开发区企业经营效益出现好转,到年末累计实现利润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关村园区的扭亏为盈。上半年,园区大企业由于新旧产品转型、市场竞争、价格策略等因素造成电子信息行业效益整体下滑,1至4月份利润总额仅为上年同期的22.7%;到8月份,随着园区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上述问题有所缓解,利润基本持平;9至12月转亏为盈,利润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利润27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
北京开发区调查·问题两大问题困扰北京开发区
去年开发区三资企业投资规模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全市开发区三资企业招商项目总投资337.7亿元,同比下降5.3%;三资企业注册资本188.3亿元,同比下降16.9%,主要是因为国家级开发区下降19.8%,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降42.1%,中关村科技园区下降37.2%。
另一个存在问题是目前北京区县级开发区作用并不明显。2004年清理整顿后,区县级开发区为7个拟保留的开发区,其作用不明显表现在总体规模较小。区县级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所占全市开发区比重均不到1%。此外,土地产出收益也比较低。区县级开发区每公顷完成收入379.9万元,为市级开发区的11.3%,仅为国家级开发区的3.1%;每公顷上缴税金21.2万元,为市级开发区的12%,仅为国家级开发区的4.4%。
本报记者傅洋
专家访谈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北京发展开发区的方向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
2004年和2005年有关部门针对经济开发区实施的两轮治理整顿的“风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开发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目的是“优生优育”,而不是单纯“遏制”。
开发区有没有长期存在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开发区正是目前城市化的一种形式,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它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完成工业化、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因为这个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开发区的存在也将是长期的。
目前,区县级开发区作用不明显是北京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上细分不够。开发区多了,就会存在竞争,往往在一个开发区建设的初期阶段,谁也不愿意在生地变熟地之后还一味地干等,所以就会出现“投资饥渴”,就会“饥不择食”,造成开发区与开发区之间的雷同。目前,珠三角、长三角一带的开发区已经开始给入驻企业设置门槛,这是开发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布局、设厂往往是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企业的老总是最理性的,他们看中的是投资环境和预期的回报,但是开发区的管理者在适应现实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有自己的理性选择。
与沿海工业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开发区不同,北京发展开发区应有自己的侧重点,特别是北京汇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具有智力资源的优势。对于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来说,开发区可能只是一个利用已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原有产业的过程,但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应该是北京发展开发区的方向,这也符合目前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的形势要求。本报记者丁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