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本报记者罗伟实习生刘莉摄“黄丝黄丝马马……”百十年来传唱的重庆儿歌,被改编为了二胡曲《蚂蚁》,不光得了文化部“蒲公英”奖音乐创作金奖第一名,还被列为了全国二胡考级教材,这就是刘光宇做到的。
“音乐到达最高境界时,就不再是技巧,而是文化。”刘光宇说。师从中国二胡大师闵惠芬的刘光宇对巴渝文化理解透彻,“巴渝民族音乐与优雅古老的汉语不可分割,很多时候,民俗俚语就是民乐的载体。”他说,他创作《蚂蚁》就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已形成行云流水,激情喷涌,神行兼备的演奏风格。
刘光宇曾出访多国。“我在国外演出的时候,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为何二胡弦比小提琴少却可以与小提琴一样悠扬,我说,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精妙所在。”不光是出国用乐曲为国争光,刘光宇还把美妙的乐曲带到边远山区,不管多远,“只要是到山村,不管台子有多大,越是免费的演出我越要去。”
刘光宇的演奏风格和重庆人火辣辣的性格特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说,所谓“渝派风格”,就是以“辣”为特点的,“重庆人是非常豪爽耿直的,对生活的态度是很豁达的,充满了热情,因为我也是重庆人,我的音乐被这个城市感染着。”刘光宇在北京、重庆等地举行几十场大型独奏音乐会和“讲座式”音乐会,被我国音乐界权威人士誉为“为民族音乐添了大砖”。
现在,刘光宇希望有更多的高雅艺术能够在重庆的舞台上展现,比如交响乐,让音乐荡涤人们的心灵。见习记者涂源
人物索引
刘光宇,重庆歌剧院副院长,独创了二胡的“渝派”风格,曾获全国“蒲公英”创作金奖,致力于把二胡推向世界。
与城市英雄面对面
“我用二胡传递人生感悟”
记者:渝派风格怎么在你的演奏中体现?
刘光宇:我一旦拿着二胡的时候,当弓子一张开的时候,我内心的情绪就一直在涌动,我的血液就一直在涌动是没办法克制的,那么这种冲动,化在我的音乐当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就形成了一种蓬勃而出的力量,我觉得我在演奏的时候,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好像心里头有说不完的话。
记者:你怎样看待别人对你的评价?
刘光宇:我的目标并不是超越前辈和得什么奖,而是想通过二胡传递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周遭世界。
记者:你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刘光宇:《蚂蚁》这件作品。它的灵是动机,辣是风格,谐是特征,对儿童是卡通,对青年是时尚,对老者是还童。一声令下,大家一拥而上这种团结协作,超能量发挥的精神,也成为我人生的这种精神借鉴。见习记者涂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