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以每小时七八百公里的速度(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飞行时速)横扫陆地,在它巨大的冲击力下,钢筋水泥的大厦不堪一击,转瞬间尸横遍野。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重灾区印尼南部泰米尔那都邦,村庄、民宅被夷为平地,70%的居民遇难。 然而,大约70公里开外的4个村庄却有如神护,当地居民一如往常地生活着。
这4个村庄地处泰国拉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红树林的保护下,毫发未伤。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归功于马来西亚在开发利用海岸的同时,重视生态安全的维护。
“印度洋海啸再次警告世人建设海防林的重要性,而地处沿海的浙江恰好又频繁受到潮涌、台风侵袭,备受其害。因此,打造一面防御自然灾害的“坚盾”———森林生态圈已迫在眉睫。”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刘安兴说,这第一步,便是从环杭州湾城市群开始,投资100多亿元,建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
目前,《浙江省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完成编制并通过省林业厅审批。据省林业厅透露,该规划融入全省林业“十一五规划”,作为重点项目来实施,今年部分项目已展开。
5年后,烘托那个面朝大海的“金喇叭”的,将是一片片茂密的绿色森林。它真的将如诗人海子所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环杭州湾生态规划·起因】
14年来环杭州湾被台风吹掉千亿元
环杭州湾沿岸城市群是浙江省经济发达的地区,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六市,共46个县(市、区)。早在2003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长江三角洲“金南翼”。
同时,这一区域也是台风、洪涝、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饱尝了自然灾害的苦涩。仅1990~2004年,因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00多亿元。在1994年17号台风中,死亡人数达1216人。我省在灾难中付出了血的代价,也促成了改造自然的行动。
生态规划浙江有先天优势
浙江省林业厅提出要在环杭州湾地区规划建设森林生态圈。此前浙江已先后完成《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和《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杭州湾地区生态规划也就应运而生。
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负责人刘安兴在考察了上海、江苏等地后胸有成竹,“上海的城市林业、江苏的平原林业发展都比较快,缺乏生态的多样性,而浙江许多城市背山面海,背山面江,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森林植被丰富。”“而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越丰富便越稳定,受外界干扰也越小。比如,环杭州湾西南部有着大面积山区,只要把真山真水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并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我们将受益无穷。”
【环杭州湾生态规划·做法】
东南西北差异保护
根据《规划》,在东北部地区,将建立水网平原森林生态区,加大平原绿化力度,重点进行钱塘江入海口湿地保护以及平原区城镇“江南水乡”风貌的恢复;在西部山区,建成山地丘陵森林生态区,重点保护生态公益林,增强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建设环杭州湾“水塔”和“氧舱”;南部丘陵盆地,建成森林生态区,对该区域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在沿海一带,则建立沿海及岛屿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沿海及岛屿森林物种多样性,逐步净化近海海域。
种植适合浙江生长的树
和以往的森林生态圈规划不同,“我们采用了‘近自然’全新森林群落建设理论。”刘安兴说,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应用“模拟自然”的技术和手法,通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结合,建设群落结构稳定、物种多样性丰富、后期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少人工管理型”森林景观。这也解决了移植外来大树带来的“水土不服”等各种弊端。
百亿元大单谁来埋
百亿元工程谁来埋单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规划处副处长杨跃军透露,投资将由国家财政、浙江省财政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环杭州湾地区经济发达、发展水平较高,建设成本昂贵。《规划》中的工程建设有与国家海防林建设重叠的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剩余部分单靠浙江省财政完成并不现实,因此,还要依靠社会融资来完成,其中经济林建设项目,自然会引发民资的极大兴趣。”
省林业厅生产处王处长表示,创新机制招标造林,浙江已有不少成功实践。宁波镇海城区的防护林,便是一例。
针对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镇海采取了“租地造林”的方式,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低产田植树造林。“我家5亩多地,原来种水稻,每亩只能挣两三百元。现在我除了拿租金,还可以出去打工,政府还给上了养老保险。”妙胜寺村农民竺镇江认为很划算。
在造林实践中,镇海引入了“招标造林、分期付款”的工程化造林机制,把造林承包给农民和专业造林队,并对造林质量实行监理制。这样,政府只需出租地的钱,省下了购买苗木和养护林木的钱。而承包造林的农民和造林队经营3年后,每亩只要保证60~80棵的林木覆盖率,剩下的苗木可以以每棵60元的价格出售,同时再及时补种。树龄6年的树每棵可卖600元。
【环杭州湾生态规划·未来】
第一道绿色防线2010年完成
据了解,《规划》的实施划分为两个阶段:基本构建阶段(2005~2010年)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步构建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屏障;发展完善阶段(2011~2020年)体现“绿色杭州湾”理念,形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平衡的生态构架。
完成整个项目建设,初步估计需要127.64亿元投资。“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是守护该区域的第一道绿色防线。”刘安兴说,《规划》项目涵盖所有环杭州湾城市群,规划范围44958平方公里,占浙江全省面积的44.2%,将把环杭州湾构建成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大系统,将新增森林面积24.6万公顷,现有林培育改造约140万公顷,平原区林木绿化率达15%,受保护农田比例达100%。
未来我们将用上更优质的水
说起这道绿色屏障的好处,刘安兴还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未来,我们用水水质将更优良。”研究显示,1公顷林地,每年比同等无林地多涵养300吨至350吨水,那么,新增的24.6万公顷森林,就能为杭州湾多涵养7380万吨至8610万吨水。
【环杭州湾生态规划·专家观点】
投资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浙江大学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庆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建成的领头羊作用,将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此外,还将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环杭州湾城市群建设和产业带发展提供生态支持,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使环杭州湾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
(记者刘徽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