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新上市的阳澄湖大闸蟹。(国新图片)
“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两千多年前就上了中国人餐桌的大闸蟹,最近却成了欧洲生物学家们“欲除之而后快”的“入侵生物”,这些在百年前远渡重洋落户欧洲河口的大闸蟹“移民”们已经从荷兰所在的欧洲大陆扩张到英国,生物学家们担心凶猛的大闸蟹将大量捕食受保护的本土物种如白螯小龙虾和三文鱼卵,英国的研究者甚至建议在全国引入监察及捕捉大闸蟹的机制。
中华绒螯蟹威胁三文鱼卵
纽卡斯尔大学一位研究员本特利,发表在《生物入侵》期刊上的文章经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使学名为“中华绒螯蟹”的大闸蟹在英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入侵者”。
大闸蟹随欧洲商船到达荷兰
这位研究员认为:就像当年灰松鼠的入侵将英国红松鼠逼至几近绝种一样,“中华绒螯蟹”也将对英国的海洋生物构成威胁,会捕食在英国海域受保护的白螯小龙虾和三文鱼卵等本土物种。他们还会在河岸挖掘一个个深至半米的地洞,令河岸泥土松散不稳。本特利还警告说,目前已经在波罗的海落地生根的大闸蟹将有可能进一步远征至苏格兰。他认为大闸蟹有能力逆流爬行一千二百公里,一旦他们爬到三文鱼的产卵地,那么对于苏格兰的三文鱼业将带来致命打击。他建议当局尽早引入全国监察及捕捉大闸蟹的机制。
大闸蟹一直是中国特有的蟹种,生活在河口湖泊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这小小的大闸蟹是如何远渡重洋“入侵”欧洲的呢?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学科的成永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在一百多年前清朝五口通商时期,长江口黄浦江一带的港口停泊着来自欧洲的商船,荷兰人的商船将中国的茶叶和瓷器运到欧洲。为了增加商船的稳定性,蓄水舱中都会灌满压舱水,这些压舱水都是直接从黄浦江中抽上来的。大闸蟹卵和蟹苗就随着压舱水到了欧洲,商船到达荷兰的港口后又排出压舱水。由于荷兰等地的水系在温度、盐度方面与中国长江水系很接近,大闸蟹也就在欧洲繁衍生息形成了种群。”
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种群
1912年,在德国北部一条河畔,一个渔夫捉住了一只长着几只毛茸茸爪子的小家伙,他把这个怪头怪脑的家伙送往当地博物馆,这是“中华绒螯蟹”最早在欧洲亮相。成永旭教授介绍说:“这表明大闸蟹当时已经在欧洲形成了种群。”他推断,大闸蟹应当是在港口沿着莱茵河、多瑙河等水系逐步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然后又沿着波罗的海进入泰晤士河。
各种鱼虾成为大闸蟹美餐
既然成为一种“入侵生物”,大闸蟹必然对欧洲的本土物种带来威胁。成永旭教授在2001年曾经前往荷兰考察当地大闸蟹的种群,他在荷兰的一个海洋研究所中读到了1937年一个生物学博士写的一篇关于大闸蟹的论文,论文中描述了欧洲渔民们用来抓鳗或龙虾的网里,一网上来是塞得满满的上千只大闸蟹,鳗和龙虾根本没有容身之处。由于欧洲人不吃大闸蟹,蟹只能是放回河中,但鳗和龙虾是怎么也网上不来了。
而生物学家们更担心的是大闸蟹的出现将破坏莱茵河和泰晤士河的生物多样性,因为大闸蟹生性凶猛,和它共处一河的各种鱼虾大都成为它的美餐。而且大闸蟹喜欢用锋利的蟹钳把河道里的水草割断,水草数量的减少会降低河流自净能力,大量断掉的水草一旦腐烂,又会加剧河流污染。
据成永旭教授介绍,大闸蟹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事实上北美洲在欧洲之前已经开始“阻击”大闸蟹。“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量发现“中华绒螯蟹”,引起了生物界的一时恐慌,美国政府还推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来控制大闸蟹的数量增长。当时上海水产大学的有关专家还受邀参与计划实施。”但最终计划的效果不甚明显。
在欧洲华侨成吃蟹主力军
大闸蟹家族不断在欧洲扩张的重要原因在于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人把蟹视为佳肴不同,欧洲人不喜欢吃蟹,特别是长相怪异的大闸蟹。
“欧洲人都不怎么喜欢吃蟹”
长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经营一家小型中餐馆的浙江人陈小青女士已经在荷兰呆了8年了,她告诉记者:“欧洲人都不怎么喜欢吃蟹,一般渔船上网上来大的蟹,只留下两只大螯,其它的就整个丢掉了,大闸蟹就更加吃得少了。在荷兰吃蟹的主力军都是华侨,这里的小闸蟹个头要比国内的大,味道也很好,所以每个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华侨们都会来店里吃大闸蟹,价格在每公斤10欧元左右吧。”成永旭教授告诉记者:“一般欧洲的一些大闸蟹主要出口去新加坡。”
成永旭教授介绍说,“欧洲人对蟹的不感冒,一方面是饮食习惯所致,另一方面起于对蟹的不了解。西方人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螃蟹是肺吸虫病的寄主,人吃了螃蟹后肺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内,得肺病。事实上,肺吸虫的寄主是溪水蟹,主要是生活在长江一带的华溪蟹,除此以外华溪蟹和大闸蟹的英文名称是一样的,这使大闸蟹一直蒙受不白之冤。”他介绍,随着欧洲人对蟹的研究深入,他们也在逐渐接受蟹,比如说美国蓝蟹、青蟹等目前已经逐渐走上欧洲人的餐桌。
记者在黄沙水产市场采访了一个专做水产贸易的个体户,他告诉记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闸蟹出口国,他每年也经手不少,主要是到东南亚,没有出口去欧洲的,也没有从欧洲进口的大闸蟹。”他说:“国内养殖的大闸蟹这么多,没必要从欧洲进口吧,进口的船费就不少了。”
远在异乡的大闸蟹更纯种
而有意思的是,据上海水产大学教授进行的分子遗传研究,远在异乡的大闸蟹在品质上更加纯种。
杂交严重破坏了大闸蟹种质
据介绍,由于我国大力发展河蟹养殖,长江里的蟹苗一度被捕捞一空。人们从辽河水系和瓯江水系引来蟹苗养殖,使得原来纯种的大闸蟹与“辽蟹”、“瓯蟹”杂交,严重破坏了大闸蟹的种质。再加上,近年来污染加剧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大闸蟹的个头和滋味也大不如前。但欧洲没有其他淡水蟹,大闸蟹在那儿一直只在自己的种群内交配,品种十分纯正。所以2001年成永旭教授前往荷兰就是进行将荷兰的大闸蟹引回家乡,培育蟹苗。据成永旭教授介绍,为了改善“中华绒螯蟹”的种质,重现“正宗大闸蟹”的风采,上海专家正在进行种蟹培养,目前多批蟹苗被江苏各地的水产养殖基地一抢而空。“海归”大闸蟹回乡仍然敏感
但是否大规模培育“海归”大闸蟹,成永旭教授表示,这个问题仍然十分敏感。因为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从欧洲引回的大闸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外来物种,这个外来物种将带来什么后果,在短时期内很难断言。
目前一些因经济利益而引进的外来物种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产生。比如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的法国蜗牛,已经遍布农田水沟,它们吃菜和植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又比如说是罗非鱼等已经从人工养殖,进入天然湖泊,对生物链带来影响。
相关资料
生物入侵
中国每年损失500亿
事实上“生物入侵”正成为全世界生物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这几年出名的“麻辣小龙虾”这道美食中的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就是入侵中国的头号入侵物种。据了解目前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已经有一半入侵了中国。除了青藏高原少数人迹罕至的偏远保护区外,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入侵物种的影响或威胁,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入侵物种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人民币。
什么是入侵生物呢?首先,入侵生物通过人类旅行、贸易等等的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原产地的区域。其次,这种生物必须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繁殖能力,形成“自然种群”。第三,就是这种生物必须已经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据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林小涛教授介绍:作为中国的原生物种出国的目前较为著名就是大闸蟹和草鱼。他介绍说:“当时由于日本皇宫的护城河里水草丛生,就从中国引入草鱼来吃草,没想到草鱼的生存能力极强,在日本水系中又没有天敌,日本人又不吃草鱼,这一下子就使草鱼在日本水系中大量繁殖,形成了生态灾害。”
24只兔子繁衍6亿只后代
而目前最为知名的生物入侵事件要数澳大利亚的兔子。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40年前,好事者引进了24只兔子,在没有天敌的国度里,它们竟然繁衍了6亿只后代。这些兔子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它动物面临全面饥饿。为了对付兔子,澳大利亚人民引进了狐狸,但是,很快狐狸也成为了入侵物种。绝望中的澳大利亚人民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奇观———篱笆墙———绵延数千公里的隔离防护篱笆。后来,澳大利亚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病毒,终于暂时抑制了兔子增长的迅猛势头。(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