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将胜过恐怖主义。”这是美国五角大楼给布什总统报告中的一句话。但恰恰又是美国,至今仍不愿加入改善气候的全球行动。不久前,记者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于气候谈判之艰巨深有体会。 事实上,在围绕气候问题的激烈争吵背后,都是各国在经济利益上的角逐。
艰巨程度不亚于世贸谈判
记者在蒙特利尔注意到,会议举办方在新闻中心的每排电脑桌上都摆放了一个木制相框,上面的文字和图标告诉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这里的电脑使用的是清洁的风力电,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为了不让会议本身给气候变暖增加负担,加拿大政府甚至专门在洪都拉斯投资了一个“绿色能源”项目,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发电,由此减少的有害气体排放量,足以抵消约万名与会者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这些细节和行为无声地宣示着应对气候变暖的全球责任,流露出一种人类道德使命感。但是,平常对全球责任喊得最响的美国却一再强硬拒绝重返《京都议定书》,使得这个实质性限制发达国家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国际协定举步维艰、进展缓慢。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
参加蒙特利尔大会的一位中国代表对记者说,这表明了一个事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和该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多边谈判,牵涉到经济、能源、政治问题,是各方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争夺,甚至可能挑战现有世界力量分布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艰巨程度绝不亚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
在整个蒙特利尔大会的过程中,记者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此。尽管会议现场此起彼伏地响起呼吁珍惜人类生存环境的声音,尽管会议期间全球30多个国家同时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切实措施阻止气候变暖,但是为期两周的正式会议却自始至终充满了分歧和争论,许多人担心这次会议无疾而终,《京都议定书》沦为一纸空文。
美欧在气候问题上的博弈
在蒙特利尔,很多国家的与会代表都对记者说,布什之所以拒绝重返《京都议定书》,是为了维护美国大公司的利益。因为如果美国接受了《京都议定书》的约束,就不可能还像过去一样,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却不用为二氧化碳排放付出任何成本了。美国2003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57.28亿吨,而《京都议定书》给它的排放标准只是12.6亿吨。排放量超标,就必须花钱购买。按照欧洲碳信用市场目前的价格,每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售价在23欧元左右,美国要为超标部分支付1028亿欧元。
美国还担心,加入《京都议定书》可能会让它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而欧洲的竞争力则将大大提升。欧洲长期致力于低碳经济,其经济和能源结构更有利于环保。欧盟已经建立起了相当完备的体制,减排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领先,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技术相当成熟,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也如火如荼。英国代表团团长,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大臣贝克特女士对记者说,十几年来,英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5%的成绩,这可以证明:经济增长、生活提高,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可以同步实现,两者并不矛盾。
有专家认为,如果世界经济能够朝低碳方向发展,欧洲和美国在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上的差距将大大缩小。美国不希望看到欧洲在这个领域担当领导者。这些也让美国感觉到妥协的代价过于高昂。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说辞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为了表达对《京都议定书》的反对,在蒙特利尔的会场里,一个名为公共政策国家研究中心的美国研究机构竟向与会者发放印有“碳排放信用”的卫生纸,讥讽《京都议定书》下的“碳信用”制度是不如卫生纸的废纸。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京都议定书》中排放交易、联合履约、清洁能源机制这三个原则最初就是由美国代表提出的。当时,美国代表认为,美国国内的做法,证明了这是减排中成本最低的措施,减排要靠经济手段,应该符合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原则。而美国现在又宣称要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能效和推广清洁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很多环保组织的人都摇头说:“不强制,没有经济动力,有多少人会主动去减排?”
解决问题还要靠经济手段
由于美国坚持不参加强制减排行动,欧洲已经陷入骑虎难下的处境。因为如果美国不重返《京都议定书》,就意味着欧洲需要为减排付出更多成本,而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占全球总量1/4以上的美国却可以不受约束。
在蒙特利尔大会上,欧洲和加拿大等国一直不遗余力地说服美国加入全球行动,饱受抨击的美国最终答应参加一个探讨控制全球变暖长期策略的对话机制,但仍要求这一机制“不具约束力”,这一个后缀让美国前面的承诺失去了意义。虽然在会议闭幕时,150多个《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最终同意就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开始谈判,但人们对这个谈判的前景并不乐观。
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认为,气候变化由人类经济活动引起,解决问题最终要靠经济手段,仅靠道德力量的想法显然是天真的。美国气候专家艾琳·克劳森认为,对不同国家,不同工业领域,可混合使用强制和奖励的手段。环球时报(本报记者程刚)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