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也就是元宵佳节这一天,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展览正厅红灯高挂,喜气洋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专家学者学术研究词库中的一个常用关键词转化为社会大众文化的一个常用语。 从文化工作者关注上升到各级领导关注,从实业经营者关注扩展到老百姓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逐步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喜庆节日里,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光无疑被聚焦到这个展览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反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型展览,也是新世纪第一次鲜明展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形态的重要展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何在?和每一个公民又有什么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珍贵的宝藏?
每一位观众在走进展览前都带着各自不同的“前理解”,但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关注这几个疑问,期待通过展览,理解出由展览显现出的“共生”意义。
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展品和现场表演,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而多彩的贵州展区,是我观看的重点。
我为什么“偏爱”贵州,情有独钟?那还要回到19年前本人与贵州文化结下的一段机缘。
1987年,贵州省文化厅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合作,在贵州名胜之地————镇远青龙洞举办了“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培训班”,由贵州各县选派文物工作者参加培训一个月。之后,培训班的17名学员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24名学生,在4位老师带领下,分赴贵阳、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毕节等地的26个县60个乡110个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节日文化实地调查,并收集相关的传承物和文物,出版了第一本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完成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著作————《贵州节日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我作为培训班的老师,在青龙洞住了半个月,结识了一批在山野、在现场不辞劳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保护弘扬贵州文化付出心血、年华的第一线的奉献者,和他们成为朋友,其中就有时任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的民族大学老学长吴正光先生。
以今天的观点定位,19年前贵州的行动,以文物部门工作者开“节日文化”研究保护之先河,拉开的正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序幕。
回想19年前的社会话语,可不像今天一样认识。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曾有人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置之脑后,甚至把它看作现代化的“绊脚石”。贵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迷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迷人的,在今日如火如荼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这话会被大多数人认同。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可不是社会的共识。正是在那样一种“语境”下,贵州迈开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实的脚步。当时我在贵州确实受到强烈的“文化震撼”,我被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藏感染,也为贵州文化工作者的执著敬业精神感动。我在为《贵州节日文化》提交的文章中由衷地写道:“贵州所做的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更令人钦羡折服……看到了贵州文物、文化工作者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造化’之功:侗寨鼓楼、蜡染、编织、节日、酒、刺绣、民族村寨……一个颇为壮观的文化系列已初见端倪。我深深感到,贵州在文化方面,具有‘超前意识’,这里的实际工作,已走在全国的前面。”
19年过去,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在去年年底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全国少数民族项目共有165种,贵州26种,占百分之16%左右。这一数字充分显示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多彩性,有力地说明贵州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走进贵州展区,首先看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板如实地记录了自2000年以来贵州省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专业人员、社会民众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全社会的关注,使贵州的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我驻足在陈列《侗族大歌》、《苗族古歌古词》等科研成果的展柜前,仿佛被带进贵州“六山六水”调查的“田野”。大概是由于有限的展柜空间制约,这里展出的只是九牛一毛!展柜里那本1980年编印的《贵州省民族节日概览一览表》,也不过是那堆积如山的调查报告的冰山一角!从这“一毛”、“一角”,也只有像我这种抱有强烈“前理解”的特殊观众,才能体味到那每一份文本背后隐藏的艰难、辛酸和不在场者无法咀嚼到的甘甜!
保护工程结硕果,多彩贵州亮京城。
贵州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今天汇聚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再一次亮相祖国首都。说“再一次”,是因为贵州文化在北京的展览舞台上是老资格的演员。早在1985年,以拦路酒替代剪彩仪式的“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在民族文化宫推出,给民族文物、文化的殿堂吹进了一股清新强劲的“西南风”,引起巨大轰动。紧接着,贵州节日文化、贵州苗族风情、贵州蜡染文化、贵州酒文化、贵州铜仁地区傩文化等展览相继来京,引起的反响波及全国。其中一些展览,在深圳等地巡展。1989年,贵州民族文化代表团应邀赴美国参加四国艺术节,展现了底蕴深厚的苗族传统文化艺术。1991年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圆明园、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中华民俗风情百乐艺术节”、“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丰富多彩、气势恢宏、古朴淳厚的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给北京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似曾相识燕归来。北京的观众对贵州文化并不陌生。
这一次,受到展览条件的制约,多彩的贵州文化缺少驰骋的空间。然而,在全国30个省市的行列中接受一次大检阅,其价值深远,意义也更深远。正是带着对多彩贵州更多的期待,我仔仔细细浏览了贵州摆放的每一件展品。
一幅侗族大歌彩照,烘托出贵州展区的背景。那动人心弦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不由自主地回荡在我的耳边。侗族大歌把我带进贵州多民族歌舞的欢乐海洋。看到琵琶琴,仿佛听到榕江侗族少女在用悠扬的歌声向你诉说可爱的贵州。那具有民族特色的葫芦琴,把我带到黔西南布依族村寨去聆听老人们合奏“八音坐唱”古曲。
展板上的傩面具,古朴生动,应该是德江傩堂戏的道具,如果把安顺地戏的“脸子”也摆放出来,更会相映生辉。
雷山的苗族银饰,丹寨的蜡染,还有特别吸引观众目光的来自黔南水族的马尾绣,这几件穿戴在身上的“符号”,作为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的显现,负载着贵州各民族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及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审美观。
贵州的节日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雷山苗族“吃鼓藏”、台江苗族姊妹节、布依族查白歌节、水族端节、侗族萨玛节、仡佬族毛龙节都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榜上有名。可在展区里,却缺少“贵州节日文化”展现。我忍不住向贵州来的参展工作人员发出诘问。他们说:有清水江龙舟节的龙舟,摆放在中央厅。我赶紧回到中央厅,在展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实物群里,昂首挺拔的“龙头”位居中央。传统节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占据“龙头”地位,贵州送展龙舟节的龙首,应该是悟出了这一层意蕴。而展览主持者把龙头摆放在中央厅显赫突出的位置,是不是寓于更深的一层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就是要世世代代守护、传承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大概是我的贵州文化情结太深的缘故,贵州的展品没有满足我的期待值,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如果把贵州的大大小小的芦笙拿来100件,再加上现场演奏,又会给观众造成多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如果把蜡染、苗绣还有银饰的精品整合成一个系列,再加上现场制作,那令人叫绝的精湛工艺又会给观众留下多么深刻的记忆?如果在鼓楼、风雨桥文化生态场景中突出侗族大歌的恢宏场面,又会给观众带来多么大的文化震撼?
我理解:绚丽多彩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想在这几十平方米的有限空间里一展无余,全面亮相,不只是太难,而是不可能。
让我得到安慰的是,晚间在民族文化宫剧场与“成果展”同时拉开帷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演出”中,来自黎平县12个侗族小女孩演出的“侗族大歌”(当晚这台节目总共才有9个),可谓百里挑一。当银铃般的歌声余韵还在北京元宵夜空回荡之时,被感动的观众爆发出的热烈掌声就是对贵州多彩文化的最真实评判!
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闪亮登场,为北京元宵佳节增添绚丽的光彩。多彩贵州亮京城,那不过是放了几只烟花,燃了几个爆竹,真正亮起来的地方,还是在拥有文化生态肥土沃壤的贵州高原。真想体验多彩的贵州传统文化,还是到贵州去吧!
(祁庆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祁庆富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