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从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获悉 巴基斯坦官方今晨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将派官员全程护送
C-130运输机今晚10时左右抵达骆岗机场巴部长保证未来48小时逮捕凶手遇难者将获赔40万元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发言人今晨向本报记者介绍说,除遇难的三名同胞以外,该项目工地上的其余11名中国人已于北京时间昨日23时乘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加飞的航班先期回国。
三位遇难同胞的遗体在今日上午由巴基斯坦空军提供的专机运送回国,今晚抵达合肥骆岗机场,家属已做好迎接准备。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
遇难者遗体今日回国巴官方举行告别仪式
据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刘秘书今天上午10时告诉本报记者,运送三名遇难同胞遗体回国的巴空军专机在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0时起飞。
刘秘书说,在三名遇难同胞遗体被空运回国之前,当地时间今天早晨,巴基斯坦官方举行了一个遗体告别仪式,中国驻巴大使、驻卡拉奇总领事及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内务部长出席了仪式。
运送遇难同胞的专机将在巴首都伊斯兰堡和中国的乌鲁木齐停留,然后直飞合肥。
在伊斯兰堡停留期间,巴方的交通部部长或副部长将登机并全程护送遇难中国同胞的遗体回国,我驻卡拉奇总领馆商务室的赵参赞和一名领事也全程护送遇难同胞的遗体回国。
文/本报记者谭克华
国内家属动态
遗体今晚运回合肥家属将赴机场迎接
今天上午9时,据徐州外事办的郝处长介绍,15日在巴基斯坦遭到枪杀的三名工程师的遗体由巴方空军专机运回我国,专机大约在晚上10时抵达合肥骆岗机场。
他说,徐州市段雄副市长将带领住在徐州的赵滨的家属一同前往合肥,去迎接遇难者遗体及准备后事等工作。但考虑到遇难者赵滨的父母年事已高,目前仍然没有将噩耗告诉他们。
合肥骆岗机场现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了巴基斯坦空军的飞机晚上降落的通知,机场方面也在积极准备迎接事宜。
据悉,巴方派出一架C-130型运输机,预计在今晚10时左右到达合肥骆岗机场。巴方可能由一位副部级官员和其他官员亲自护送。 文/记者杨章怀
保险公司
遇难者生前投保40万已启动紧急理赔程序
3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遇害,记者今天上午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获悉,这3名遇难者均在其下属的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简称大地财险)投保了人身意外险,目前该公司已进入紧急理赔程序。
安徽省合肥水泥工业研究设计院38位援巴人员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保险金额为40万元,保费12540.01元。此次遇难的3名工程师在38位投保人之列。
目前估损金额总共为120万元。 文/
本报记者蔡航
最后消息
部长保证未来48小时逮捕凶手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俾路支省首席部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接受巴基斯坦国营的GEO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首席部长查谟·穆罕默德·尤瑟夫表示,杀害中国工程师的凶手将在未来48小时内归案。
因为俾路支省军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情报”,其中有目击者从凶手所骑的摩托车和身影上初步发现凶手的身份,武装特警也锁定了凶嫌作案后藏身之处,相关的幕后策划人物也可能因此落网。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当天还发电报给中国领导人,表示一定会确保所有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
同胞在巴情况
我在巴工作2000人保卫人员全副武装
据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发言人向本报记者介绍,中巴每年的贸易额达到近50亿美元,目前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司很多,这些公司驻巴人数达到近2000人,分布在巴基斯坦各个地区。
巴方对中国公司驻巴人员非常重视,对中方人员和驻地都派人保护。
巴基斯坦有很多种安全部队,有当地保安公司、警卫部队和警察,对中国公司人员的保卫也有多种形式。这里的保卫人员全都是全副武装,真枪实弹。
俾路支省矿产很丰富多是技术人员去工作
据介绍,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一个省,也是属于偏远的山区,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困难。
俾路支省只有几百万人口,但这里蕴藏了全国一半的天然气资源,而且铜矿、铁矿、锌矿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巴基斯坦重点开发的地区。
中巴是传统友好国家,中国的工程人员帮助巴方开发这里的资源,有的是修公路、建水库,主要从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是劳务输入,来这里工作的中方人员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但是这里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这些部落反对外来人开采这里的资源。
援建项目多远离都市外出途中成安全软肋
据《中国日报》驻巴记者介绍,中国援建、承建的巴基斯坦工程项目可大致分为两种状况:电站、大坝、沟渠等大型土建施工以及煤矿、铜矿等自然资源开采项目。
这些施工项目的中方员工一般都在100人以上,多的可以达到四五百人。
这些项目往往位于远离都市的深山、河畔或荒漠地带,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标,但由于项目上的中国人较多,工作和居住的地点相对集中,生活区和工作区都极为封闭,并且与外界没有多少联系,再加上当地的军方、民兵和保安各司其职,防守严密,因此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从近年来发生的数起袭击事件来看,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我国施工人员离开工作区和生活区时“下手”,因此中方员工上下班的途中以及外出购买生活物品的路上,已经成为各个施工项目加强安全防范的重点。
文/本报记者谭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