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城”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们在走向新生活的同时,也学会了尽力帮助别人
不经夜之黑暗,就永远见不到昼之光明;不经历人生的磨难,就永远不懂得体味艰辛和炼就坚强。”
这是一个叫林婧的女孩在一篇文章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其中涵盖了多少生活的不幸和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然而,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林婧现在已经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而且她也积极加入到帮助别人的行列中去。
这是记者从目前正在广东举行的“扶贫中国行———新长城广东之旅”活动中了解到的故事。林婧只是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50所高校的100名受助学生代表之一,在全国还有2万名这样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四位受助学生,他们的故事,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般人的概念里,贫困生应该是比较内向乃至沉默的,但我们看到的他们,却是那么的活跃、开朗、自信、坚强。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他们也尽量帮助别人,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一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一些。对于那些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学生而言,也许这才是更有价值的启迪。
林婧:首批受助者用“荫凉”回报“荫凉”
林婧说,她永远也忘不了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不是喜悦,而是深深的绝望———6000多元的学杂费是一个天文数字。小学四年级,林婧的外婆得了糖尿病,爸爸的单位发不出工资,妈妈患有先天性静脉曲张,最后连走路都不行。全家的担子落在爸爸一人身上,但在一次去医院的路上,爸爸也摔断了腿住进了医院。
林婧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段经历,但这也让林婧从娇嫩的花朵迅速变成顽强的小草,林婧开始想各种办法赚钱,打一份工又一份工,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活她全干,但成绩却始终是重点中学的前几名!
大学开学了,忧心忡忡的林婧带着暑假打工赚来的四百多元钱远赴广州,为了省钱,从吉林到广东几千里路,她坚持自己走。
“扶贫中国行项目”启动,林婧成为全国两万名受助学生之一,第一笔资助金是2000元,这对于林婧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林婧说,经过了这段岁月,她终于长大了,懂得了勇敢的去面对苦难和挫折。她说,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帮助,这爱心给了她“一世荫凉”。
感激别人的帮助,林婧也开始帮助别人。她积极参加贫困学生团体“自强社”的各种活动,义务担负起其中的工作。她还担任了学校团委学术部部长,同学有困难时,她总是积极帮忙,贫困生心情苦闷时,她总是耐心开导,鼓励对方振作起来。
孔薇:生活磨练了坚强、珍惜和感恩
孔薇的同学都说她很宽容、成熟、坚强,孔薇说,是苦难的生活磨练了她这样的性格。
孔薇高三那年,爸爸因癌症去世,妈妈没有工作,全家没了任何经济来源,因为给爸爸治病,还欠了不少钱。当妈妈得知孔薇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时,她笑了之后,又哭了。
那年暑假,孔薇做了几份兼职。九月份,孔薇和其他同学一起走进大学,但是她却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前途未卜。
这时,学校向她伸出了援手,不但允许她缓交学费,还帮助她申请了助学贷款,随后她又领到了“新长城扶贫计划”助学金,孔薇忐忑不安的心情总算安定了下来。接下来,老师总是给孔薇尝试各种工作的机会,逐渐孔薇在演讲和主持方面的才华被挖掘出来,成了同学眼中自强、自信、自立的一名大学生。
现在的孔薇也是学校“自强社”社员,她开始帮助别的贫困生走出心理黑暗期。她还在勤工俭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小试身手就获得了全校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还获得了“品德单项奖学金”和“社会工作优秀分子”等荣誉称号。
孔薇在总结这段经历时,并没有很多关于痛苦的回忆,反而告诉记者,她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很多:“我学会了坚强,遇到困难我不会再哭泣;我学会了珍惜,更珍惜生命;我学会了感恩,衷心感谢关心爱护我的每一个人!”
张宗清:精神不贫困,什么都不怕
张宗清是中南大学基础教育学院第三分部学生会主席,读大一,党员,一直品学兼优,曾是遵义市优秀学生干部。如今学校拟成立“自强社”,就推荐张宗清参加这次活动,希望他回去后能够推动社团的建设。
张宗清家在农村,读初二时母亲大病一场,花了很多钱也没治好,还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是农民,家里一年收入才2000多元;张宗清的妹妹在读高中,在当地的重点中学被录为“自强生”,学杂费减免,生活费也有补贴。
张宗清在大学里申请了助学贷款,一年是5900元。他自己也坚持勤工俭学,主要是在学校院办值夜班,晚上就睡在那,第一个月工资是150元,以后就是180元。
张宗清一天的生活费用只有8元钱,按当地的水平,这点钱刚刚够吃饱,没有余钱去玩。但张宗清认为,这并没有妨碍他和同学们的交往,相反他还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做上了学生会主席。
对于自己“贫困生”的身份,张宗清很平和。尽管班里的确有些同学好像有点歧视来自农村的同学,但张宗清认为“只要精神上不贫困那就行了”。张宗清说,他所在的学院还有很多贫困生,整个分部1500多名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就有300多人。
贾向文:不是贫困生,我是自强生
贾向文的父亲患有重度糖尿病,失业已经七八年,一个月的医药费需要三四百元。母亲是小学老师,一个月的收入是八九百元,2000年以前还是民办教师,工资才两三百元。哥哥则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收入刚刚够自己生活费。家里为了兄弟俩读书,欠了不少债。
虽然助学金解决了贾向文的生活费问题,但是他丝毫没有懒惰下来,而是更加勤奋地勤工俭学。大学两年里,他通过家教就赚了6000元左右,去年他还获得了1000元的三等奖学金,而他每月的支出只有300元左右。
贾向文不喜欢别人叫他“贫困生”,而是喜欢叫他“自强生”,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比较“自强”的。在学校里,他担任了相当多的学生职务,包括南开大学管理科学学社社长、中国扶贫基金会南开大学自强社团支部书记兼副社长、南开大学棋牌协会常务副会长、南开大学象棋队队长等,还被评为2005年南开大学十佳社团负责人。
贾向文坦率地说:“我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步步磨练出来的,我以前也是内向乃至是自卑的,但大学给了我一个充分展现的舞台。”贾向文还郑重地告诉记者:“我是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长大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是扶贫中国行的组成部分,于2002年9月正式启动,为特困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成才支持以及就业指导三方面的帮助。截至2005年12月,新长城项目共筹集协议资金8000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2万人次,涉及项目高校451所,其中签约项目高校168所。
此次广东之旅将历时六天,受助学生将参观黄埔军校旧址,还将参观深圳科技园区及中兴、TCL、腾讯等全国知名企业,并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本次活动捐助热线:020-36206367,3620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