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爱心社发起了一个“免费大巴接送学子返校”的活动,虽然有醒目的宣传牌举在手里,更有爱心社的红旗在火车站的出站处飘扬,但舒服的大巴车并没有受到返校学子的青睐。对这种出乎意料的冷场局面,爱心活动的组织者不无困惑地说:“真没想到因为免费而被怀疑。 ”他们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设问:“大家怎么都不信任我们呢?”
对于当事人而言,“爱心大巴”是一种包含慈善意味的奉献举动,但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爱心大巴更像是一次关于社会信任度的小型测试。从第一天的测试结果看,大学生这个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表现出对免费大巴和免费早餐的强烈不信任。他们宁可拖着行李去坐公交车,也不愿意走上免费大巴去享受来自他人的善意。当然,这并不表明,大学生比其他社会群体更缺乏对社会的信任感,从技术细节而言,这种不信任还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去化解。尽管如此,这个小小的新闻事件还是向公众社会透露出丰富的内在意味。
有人认为,返校大学生冷落免费大巴,缘于“交换逻辑与慈善逻辑的一种思维碰撞”,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信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信条。不错,这也许说出了爱心大巴遭受冷遇的文化大背景,但是,交换原则并不必然导致人们对善意施舍的失信,只要人们相信免费的东西的确是免费的,只要他们能够甄别出免费的招牌之后没有陷阱,绝大多数人还是乐于接受免费午餐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慈善事业同样红红火火。问题恰恰在于,大学生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中,不仅没有培养出对慷慨善意的信赖,反而陷入了囚徒困境。正如赵本山的著名小品所昭示的那样,一个被忽悠得瘸了腿的人,从此会对所有的扶助心有余悸。这只能说明,“爱心大巴”的窘境其实与普遍的信任危机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毋庸讳言,信任感缺失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另一种“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现象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其他领域都有所显露。为什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总给人一种恐怖大片的感觉?因为它往往揭发出商品标签背后的可怕实质。为什么“处女公证”和亲子鉴定那么流行?因为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出现了失信的征兆。为什么年轻的写手热衷于抄袭还受到追捧?因为诚信不再是文化世界的圭臬……不独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相信许多成年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过假象,经历过欺诈和“忽悠”。不能不承认,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信任”这种古老而甘甜的气息的确是有些稀薄了。
“爱心大巴”的境遇再一次提醒我们,重建信任对于我们的时代是多么重要而紧迫。重建之路在哪里呢?套用一个哲人的话来说,也许在于“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头顶的星空”在这里指的是具有普适性的规则与秩序,如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的政府行为、惩恶扬善的社会机制等。在这样的“星空”下,每个公民也应重拾内心的道德和价值,从而营造出明礼守法、友爱诚信的整体氛围。
当然,这样的双向重建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具备反思当下、反省自我的勇气,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