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业目前仅有的亮点是品种在增加,但这种投入性扩张,是中国书业的悲剧性增长
□ 本报记者 黄振伟
三年前,日本图书《出版大崩溃》曾在中国出版界非常流行,按照书中的观点,中国出版业已经“崩溃”过好几回了,只不过在这之前,中国出版业并未达到日本的发达水平,而是一种未老先衰的不良状态。
进入2006年,在国家出版政策做出相应调整、外资“虎视眈眈”中国出版市场、民营书商“群雄逐鹿”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将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吃”掉十几个“刘心武”
2005年岁末,当人民文学出版社主持评选的国内惟一一个针对当代外国文学的奖项“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揭晓后,曾经获得俄语布克奖的乌利茨卡娅等享誉国际文坛的作家来京领奖时,万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中国读者的一致冷漠。
与这种“冷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个作家在中国出版界不小心惹出的“热闹”正在“四处开花”,以至于出版界“遍地是红”。
因研究“红学”“惹祸上身”的作家刘心武在被众多媒体整整密集轰炸了一年之后,本以为进入2006年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气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他,在无数出版商和出版社眼里已经成为了一块可以大大捞上一笔的“肥肉”,并且牢牢地盯住了他,他是想逃都逃不掉的。
当很多出版社因未能捷足先登“抓住”刘心武,但又想乘势捞上“红学一桶金”时,能与红学发生千丝万缕关系的各种“红学”著作便得以一一出版了。一位业内操作《红学》出版的人士不无幽默地说:“如果一年内冒出十几个刘心武事件,那我们就有的‘吃’了”。
“中国当下图书市场的竞争是格外残酷的,表现则是非常无序,无序意味着偶然,这个市场中的每个人都很无序,那整体市场表现出来的就是极度无序、极度偶然。”以引进《格调》一书而在中国出版界名声大噪的出版人石涛,谈起当下的图书市场状况时表现得忧心忡忡。
中国书业的“悲剧性”增长
谈及2006年图书市场的趋势,石涛谨慎地用了“相对平稳”这一说法。其实,几乎所有的出版人都能直接感受到2005年的中国出版业是格外平庸的一年。
在书界一向有“畅销书制造专家”之称的著名出版人金丽红更是快人快语地道出:“整个2005年图书市场比不上去年,没有一本超级畅销书,去年的超级畅销书《狼图腾》、《达芬奇密码》则横跨了整整两个年度,变成了超级常销书”。
有没有“超级畅销书”是整个图书市场是否活跃的一个证明,刚“开盘”不久的2006年中国出版业,顺理成章地延续着2005年出版业的平庸表现。
虽然在去年的图书市场上,悬疑、玄幻文学异军突起、文史类图书渐成气候、《红学》著作一路走高、与影视紧密挂勾的《亮剑》等书大卖特卖,但这些偶尔能让读者津津乐道的热点并不能掩盖整体出版业的平庸。
市场销售的平庸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大量库存的积压。据称,目前整个书业积压的各类库存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世纪蓝图市场与研究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张守礼认为:“中国书业目前仅有的亮点是品种在增加,但这是一种投入性增长,靠品种增加和渠道资源的扩大来完成,我认为是中国书业的悲剧性增长。”
图书品种不断上升,平均印数则不断下降;图书发行折扣愈打愈大,图书退货率不断上升;图书库存金额更是不可控制地直线上升……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最终揭示了一个实质问题:中国出版业已经走到一个危机的“临界点”上。
台湾市场“养活”内地作者
如果说中国内地出版业在品种上升和库存积压上已经走到一个危机的“临界点”,那严重缺乏原创则是内地出版业长久以来的“痛”。
2006年,“玄幻小说”和“红学”著作的出版让读者目不暇接,内地出版业多年形成的“跟风”恶习再一次轰轰烈烈地上演。在这场火爆的出版大战中,内地出版业不把一种“品牌”做成一种“垃圾”是不会罢休的。多年来,内地出版业习惯了盯住某一本超级畅销书大做特做,而且在整体大市场上更是紧紧地跟在美国、日本等图书市场后面,这实际上是图书原创衰竭、图书品牌意识渐趋“弱势”的一种表现。
来自福州的年轻作者萧鼎可以说创造了2005年中国内地书业的一个小小的奇迹,他创作的玄幻小说《诛仙》为他赢得了内地本土原创玄幻小说“盟主”的地位,短短几个月,该书狂销不止。
就在内地出版界“欢呼”中国内地终于有了可以PK《哈里波特》的原创小说时,形形色色的跟风就接踵而至,制造了又一个市场乱象。
其实早在三、四年前,台湾出版人就已在紧跟欧美步伐开发玄幻小说的市场了。最初内地出版商并未看好这类小说,现在这种让人羡慕的火爆不过是重复三年前的台湾市场。
三年前,当萧鼎的第一部玄幻小说《暗黑之路》刚刚在网上连载到后半部分时,就有台湾出版社找到萧鼎,要在台湾出版他的书,并包下了他还未写的其它书。当时的台湾奇幻书市场很火,台湾市场几乎养活了所有内地的玄幻小说作者,而内地数百家出版社,还有众多的书商,对这个金矿却视而不见,对于缺少原创和市场敏锐的内地出版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国际出版巨头“蓄谋已久”的计划
因为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已经习惯了跟在欧美甚至日本市场的后面,这就使得各种各样的版权引进大战在各个出版社之间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版权引进图书现在已经成了中国图书市场的顶梁柱之一,很多出版社都是靠版权书过活,而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几乎是版权书“一统江湖”。与大量“引进”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输出”图书几乎是个空白,中国当下的图书引进与输出长期徘徊在9:1左右。
对于这种“输出”,上海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施宏俊总经理认为,只有实现和西方主流文化对接才能算真正输出,但是海外的中文图书消费需求还没有大到足以形成一个市场的规模。
当中国出版业还在集体青睐版权引进图书时,国外众多的出版巨头却已经对巨大的中国出版市场“蓄谋已久”,并且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步伐。
拥有全球最大图书出版公司的贝塔斯曼集团在2006年已经加速了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由于政策方面的因素,贝塔斯曼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通过进入中国图书分销领域,不断向中国出版业的上游“移动”。
继贝塔斯曼之后,英国朗文培生集团、美国麦格劳希尔、日本白洋舍等十几个世界出版发行巨头,也都在纷纷申请进入中国出版业的分销领域,,并最终实现他们“全线”进入中国出版界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