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6 14:34:48
主持人:吕省长,首先欢迎您到新华网作客,并接受我们的独家访谈。有评论说,浙江是全国最藏富于民的省,您觉得浙江的成功经验在什么地方?
吕祖善:这些年,评价浙江的好话不少。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一派生机勃勃,无论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浙江也与全国一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20多年,浙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更为可喜的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我省形成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良性循环。
过去的20多年,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有经验,也有教训。其中三个方面,我认为比较重要:一是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我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成为市场主体。过去我省曾有个形象的说法: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四个轮子一起转。哪四个轮子呢?乡办、村办、联乡、户办。同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改制。市场取向改革,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决了市场主体发展动力和约束机制问题,形成了我省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城镇建设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尤其是依托专业市场,我省发展形成了许多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比如,绍兴轻纺面料、海宁皮革制品、嵊州领带、永康小五金等,生产的东西虽小,市场容量却很大;单个企业的块头虽小,产业规模却很大,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专业化、大协作的比较优势。
三是加快转换政府角色。多年以来,浙江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里我还想谈谈浙江人的精神,我们概括为16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了创业,浙江人四海为家,走遍千山万水,什么苦都能吃;为了发展,浙江人敢于拚搏,在改革大潮中争喝头口水。正因为有这样一股劲,许多浙江人从手工作坊起步,从鸡毛换糖发家,赚了第一桶金,圆了老板梦,也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继而也推动社会事业进步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所以,我感到浙江精神是我们最可骄傲、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浙江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法宝。
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隐忧
主持人:人们普遍感到浙江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我们注意到,您近来比较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浙江这趟快速列车持续奔驰?其中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想听听您的担忧。
吕祖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像一趟快速列车滚滚向前。去年,在受非典和缺电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全省经济仍比上年增长14%。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隐忧:
一是从要素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来看,瓶颈制约日益明显。电力供应成了发展的卡脖子环节。在去年用电高峰期,不少地方的企业每周只能停三开四,甚至停四开三。浙江是水乡,但区域性缺水矛盾也很突出。生态环境方面的压力也很大。这些瓶颈的形成,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不到位密切相关。去年,浙江万元GDP耗电1340千瓦时,比发达国家高了许多,也比我省上年度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非常让人忧虑,可以说,不加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浙江这趟快速列车将会有跑不动的一天。
二是从产业竞争和市场拓展能力来看,原有的一些优势在逐渐弱化。这些年,我省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价格已相对较高,技术和人才支撑能力也明显不足,传统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路子已越来越窄。说得白一点,如果不确立起新的竞争优势,我们很可能低档产品做不过人家,而高档产品又做不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是从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不协调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样存在,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也不小,不少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
所有这一切,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如果不冷静面对,不努力加以克服,我省这趟列车就很可能会减速、失衡甚至停滞。中央强调科学的发展观,非常正确,非常及时,为我们解决新阶段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将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确保浙江这趟快速列车持续奔驰。
主持人:您谈到要素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问题,而煤、电、油、运紧张也是全国性问题,浙江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克服?
吕祖善:浙江将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努力改善要素供给。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破解电、水等供应紧张以及部分干线交通拥堵等突出矛盾。电力建设方面,我省提出五年内力争三个1200万千瓦,即力争1200万千瓦电力装机建成投产、1200万千瓦电源项目开工建设、1200万千瓦以上储备电源的前期工作。同时,千方百计组织外购电量,加强电力合理调度,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电,确保重要公用设施和关键领域用电。水资源平衡方面,要加强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搞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继续抓好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感到,缓解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不管建多少能源和水利工程,有限的资源总有断档的一天。即使资源供给暂时能保证,生态环境也承载不了粗放型的增长,我省发展也不可能总建立在低水平的扩张上。
我们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走出去、引进来,在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交流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生态省建设,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中,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修宪必将推动浙江民营经济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主持人:浙江是公认的民营经济大省,而此次两会的一大热点,是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这给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将带来什么,浙江的民营经济会趁热打铁吗?
吕祖善:民营经济是我们浙江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营经济对浙江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修宪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如果说,1992年小平南方谈话,给我省民营经济带来了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此次修宪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民营经济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对民营经济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在去年提出要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今年年初又专门作了部署。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三个全面,即: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环境的全面改善,要推动民营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将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开放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企业主要凭借自身资本的积累,被称作是依靠内源式的发展。当前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跳出浙江求发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中,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是突出全面创新。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我省民营企业曾形成先发性的体制机制优势,现在已逐步弱化。为此,我们提出要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以不懈地全面创新,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大提高。
三是突出环境保障。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政府的着力点是创造环境。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在浙江,要切实让公有与私有一视同仁、民资与外资平等竞争,构筑一个良好平台,使国有、集体、个私等各种所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跳出浙江求发展,是浙江民营企业家血液里的基因
主持人:刚才吕省长提到跳出浙江求发展,要推动浙江企业走出去,难道您不怕企业外流?
吕祖善:跳出浙江求发展,实际上是我省民营企业家血液里的基因。浙江人四海为家,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温州老太太却能跑到欧洲做生意。过去浙江缺乏原材料,市场空间狭小,也是靠走出省门搞两头在外,才求得了发展。当然,在新时期新阶段,跳出浙江求发展,有新的内涵,是更高的层次。
比如,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就要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上海设立信息、技术和营销中心,利用这个大平台走向世界。再比如,浙江民营企业出口主要还是承接国际外包代加工和贴牌生产,我们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生产基地、研究机构和销售网络,努力创立自己的品牌。同时,我们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合作共赢中求得新发展。
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企业成长的自然选择;而且这些民营企业虽然走到省外、走出国门,根还是在浙江。所以,我们不会用狭隘的眼光看这个问题,更不会怕企业外流而画地为牢。跳出浙江求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中,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的新飞跃。
解决就业问题,浙江不再由政府统包统揽
主持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将永远是一个难题,但浙江在这方面解决得比较好,请问有何秘诀?
吕祖善:就业是民生之本。其实,我省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十五期间,全省年均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20万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员约20万人,省外净流入劳动力约15万人。之所以感到就业矛盾不是特别突出,主要是因为我们将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从所有制结构看,民营经济已成为就业的主渠道。1979至2003年,我省新增就业人员1125万人,其中在民营企业就业占到94.1%。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就业的重要领域,全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超过第二产业。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了我省劳动力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就业结构日趋合理,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伴随体制转轨、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我省不再由政府统包统揽,而是建立了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当然,政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提供积极的就业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些年,我省大力抓好就业培训,不仅是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而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去年还组织实施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不少地方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下山移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强化对就业困难群众的援助。在促进再就业过程中,我们感到最需要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是4050、夫妻双失业或单亲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给他们更大力度的扶持,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这些年,我省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办法,推动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早日走上了工作岗位。
整个三农问题,当前集中表现在农民的增收困难
主持人:三农问题是此次全国两会讨论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又是重点中的焦点问题,您在这方面有何思考?
吕祖善:三农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永恒主题。毋庸回避,无论在浙江还是全国,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之间还是有一道无形的藩篱。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社会文明程度有差距,就是居民生老病死享受的基本福利也有差距。所以,三农问题的根子,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实质上是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问题,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路子。
整个三农问题,当前集中表现在农民的增收困难。农民增收难,在于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而我们人多地少,不容易形成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随着乡镇企业对农业人口吸纳能力的减弱,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幅也出现了滑坡。因此,增加农民收入要多管齐下,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找出路。围绕农做文章,是指要为农着想、为农着力,多予、少取、放活;跳出农字找出路,则要切实抓好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城乡一体化。
首先,推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要围绕发展效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什么来钱种什么,加快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建立健全农产品服务体系,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载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第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推进工业化,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集聚。要降低农民进城务工门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在二三产业和城市的就业能力。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化。
第三,坚持减民负担和增加投入并举。一方面,切实巩固和发展农村减负成果,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全省免征种粮油农民的农业税,从制度上规范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投入,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公共服务,使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加收入才有切实的保证。
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方面进行了五大探索
主持人: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您对新闻媒体曾经谈到要建立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还表示要抓好农村大病统筹、孤寡老人集中供养、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三件实事,不知进展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措施?
吕祖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能光靠送温暖、献爱心,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
去年,我省在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是五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50多万被征地农民;三是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27个试点县市的近800万农民已参保;四是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全省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已超过一半;五是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制度,对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全部免收学费和代管费。这些工作今后还将不断深化。
同时,对于农民增收、就业援助、房屋拆迁、恶意欠薪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也要制定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操作性强的方案,努力形成切实有效的机制。
我们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透射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鲜明的执政理念。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许多事看起来似乎都不起眼,但万千小事便成大局。我们一定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切身、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切实办好解民忧、谋民利、得民心的好事,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