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和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下文,确定从今年起湖北高校取消重修费。其实湖北的这一举措远非首创,今年年初,同济大学就已经规定,以后不再收取重修费,而学生可以选择是补考还是重修,而同济大学对此的说明是减轻学生负担。 不过湖北省的这一纸明文,除了减轻学生负担,其实还有背后更深的考虑。
重修制度实际上滥觞于高校招生并轨之后,在那之前,各高校均只采用补考的制度,学生考试不及格只需要交纳少量补考费重新考试。但是从高校并轨之后,各高校采取学分制,因此也衍生出重修的举措,学生一旦考试不及格,则要交纳不菲的重修费,去重听一遍课程。
笔者在武汉读本科期间,所在高校还未实行学分制,因此就算有人补考,微薄的补考费也根本不会引起同学的讨论,但是同时段就已经并轨的华中理工大学的朋友,却向我抱怨重修费的高昂。
毫无疑问,经济上对学生造成的直接压力是征收重修费的直接弊端。但是问题却并非那么简单。
这里的核心关键在于,虽然国家教育政策的相关改革自有其多重考虑,但是同时也将一些高校引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自身的利益化。
尽管我并不认为,当初设置重修制度纯粹是为了经济因素,但是事实上的结果则是,高校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寻找到牟利的一个捷径,以至于后来欲罢不能。教育出现的问题并不在于向社会收取教育费用,而在于它引入的利益机制最终改造了高校的办学逻辑,最终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个只具备经济价值的顾客,而忘却了校园承载的本来的使命。
而湖北省取消重修费用,并非空穴来风,而有其另外一层隐情。早在2004年5月,湖北省有关部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全省教育系统收支两条线工作清理检查的通知》,开始整顿高校的财政纪律,而在2005年,开始在湖北高校中实施《湖北省高校财会集中核算(试行)办法》。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这些财政举措本身,无非是规范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纪律,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就在于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推行,高校已经开始向企业模式过渡,形成一个个的利益共同体,重修费用的征收也成了高校丰厚的财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湖北省高校取消重修费用,无疑是喜忧参半。喜是重修费用的免去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忧则在于,目前种种对于高校的制度改革,似乎都是对策性的方式,而缺乏对高校办学理念的重新反思。
最近一期的《经济学家》刊文报道纽约城市大学(NYCU)的成功经验,其以大面积免掉学费和提供奖学金的办法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从而最终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对于大学而言,一时的收益得失固然重要,但是假如堕入利益共同体的逻辑而无法自拔,却忽视了培养人才的使命,那才是让人最担忧的。
成庆(上海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