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近距离观察全球首只野外求生大熊猫祥祥,揭开其“野化之谜”
A 、现场探访
雪地探秘熊猫祥祥被完全野化
近日,记者赴卧龙保护区原始森林探营,解开了人类第一只“野外求生”的大熊猫“成功野化之谜”。
“祥祥原本是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但即将出现在你们面前的祥祥,完全变了!”16日,祥祥野化进程中的研究员刘斌饶有兴趣地说。祥祥接受野化训练前,它是被刘一手带大的。
占山为“王”祥祥独自求生两年多
16日下午,记者由刘斌带领在雪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进入祥祥的“领地”。这块领地,是从卧龙原始森林圈出的一片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大熊猫野化圈养场”,如今,祥祥已在这里占山为“王”,独自求生了两年多。
下午5时过,我们耳边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看,它来了哦!”刘斌指着对面一只若隐若现的大熊猫说,它就是祥祥。
这家伙来到竹林里,折断一根鲜竹,卧下,津津有味地咀嚼。记者看到,祥祥与人工圈养的熊猫比起来,毛质特别新鲜,黑白纯洁格外分明。它不停地大口咀嚼竹子。
“野化前它仅有20多公斤,现已长到100多公斤,强壮着哩!”刘斌轻声告诉我们,祥祥跑起来特别快,它喜欢爬到十几米高的树丫上打瞌睡———这样它能有效避开猛兽的狙击。捍卫领地愤怒驱逐入侵“外敌”
正在刘斌介绍情况时,一名记者同仁咳嗽了一声,当场引起祥祥的警觉。它抬起头来,迅速发现了30多米外的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它大声喘着粗气,显得很生气。
现场一记者端起相机对它“咔嚓咔嚓”地拍照,这时,祥祥飞快扑过来。“快跑!它会伤人的!”刘斌大喊,为我们垫后。哪料,愤怒的祥祥竟忘记了曾把自己养大的刘斌并向他发起攻击,将“恩人”扑倒在地咬伤他的手,刘斌好不容易逃离了祥祥的“王国”。发情时期容易暴躁和伤人
刘斌说,现在祥祥的警觉性变得非常高,“领地意识”特别强,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马上机警地看看四周,遇到“强敌”它会迅速爬树逃生。现在祥祥已到了发情期,容易暴躁和伤人。
据了解,祥祥的“野化”进程远远超出人们的期待,它不仅有了极强的生存适应能力,而且渐渐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它常常兴奋地在树上爬上爬下,或在地上滚来滚去……
B、专家论证
训练成功具备“野生”能力
18日下午,来自中科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在卧龙为祥祥的“野化放生”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论证会,重点论证祥祥的野外求生能力。
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专家们在论证会上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热烈探讨后总结说:祥祥的野化训练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功,保护中心正考虑择日将祥祥放归原始森林。
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放野后两年时间内,专家将通过无线电信号跟踪和GPS项圈数据对祥祥进行研究;今后将有更多“野化大熊猫”被源源不断放归,会让更多大熊猫进行“野化”,保护物种。
C、幕后揭秘
走过困境自食其力进入野生
“祥祥放养之初,由于年纪幼小,自身免疫弱,它身上曾经长满草虱等寄生虫,又没有自己的觅食行为,其野化训练一度陷入困境!”刘斌告诉记者,开始时他们每天得提供祥祥几顿窝窝头,适当补充它的营养。
然而,随着祥祥多次挨饿后,它不得不渐渐学会了自食其力。在一次考察行动中,研究人员听到了祥祥掰竹笋的声音,然后它开始津津有味地嚼着。此后祥祥的采食能力突飞猛进,它还找到很多窍门,还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竹子,冬末春初吃嫩竹,夏天要吃些竹竿,它都能够在宽阔的领地里分区域“采食”。一年半后,祥祥进入野生状态。
“这个时期,我们还发现了祥祥给自己做的小窝,它真是太棒了!”刘斌喜滋滋地说。 记者万金龙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