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举行的“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总结和分析了导致现行卫生系统“病况”的六个“病因”,并直言: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是对公立医院在“以药养医”旗帜下逐利的现象的断然否定,也是对一度迷失的医改方向的有力匡正。 这意味着公众和媒体呼喊多时的“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得到了卫生主管部门的热烈回应,医改将致力于提供更多的公共卫生产品。
高强所说的六个“病因”,大多由逐利而起。“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的是国家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太少,其比例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缘于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或多或少存在的“GDP崇拜”,过分强调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势必影响GDP的增长率,因而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说的是投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原因是投入大城市、大医院,看病的费用高,“回报”自然高一些。这种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产业化思路,却导致公立医院愈来愈远地背离了其本该具有的公益属性。这种思路发展到极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这两个“病因”可以归纳为一种广义的“逐利”心态。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起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二十年前,政府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3.1%,到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到1.7%。换一个角度看,1991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全社会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是23%,十年后下降到15%。政府投入不够维系医院开支怎么办?公立医院获得药品加价15%的权力,“以药养医”格局逐渐形成,进而发展到医院“以利为纲”的地步。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源自个人的逐利行为。一支头孢他啶出厂价30元/支,零售价78元/支,除去医药公司5%的加价和医院15%加价和,仍有24元的差价去哪儿了?在医药代表的运作下,医院的院长、药剂科、科室主任、医生、库管员甚至划价员都可以利益均沾。在丰厚的个人利益诱惑下,在“以药养医”的合法庇护下,逐渐滋生出一条集体腐败食物链,而处在最底端被吃的是病人。
要解开当前一团乱麻的卫生病状,就要消除这三种逐利心态。首先是政府应放下广义的“逐利”心态,大幅增加投入,合理配置投入,纾解公立医院的逐利心态,使之回归公益的轨道。而个人的逐利行为却不是增加政府投入就能解决的,如果监管手段跟不上,再多的投入也改变不了“食物链”健硕的胃口。监管的重点不妨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加强新药审批的监管,不要再闹“一年受理一万多种新药申请”的笑话了(2004年,美国FDA仅受理了148种),堵死旧药改头换面后涨价的路,“降价令”才能发挥作用。二是不能放任“一个医药代表腐蚀一座医院”了,医生不讲医德,怎能做好公益服务?
去年年中,高强曾在一次形势报告会上痛斥某些医疗机构“见利忘义”,并坦言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年年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高强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六个病因”已经是高强近来第三次就“看病贵、看病难”强力发言了。虽然诚如高强所言,解决问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卫生主管部门改变现状的决心很大,分析病灶越来越准,我们也就有理由期待其药方更加对症,使群众看病真正方便实惠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