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从2月14日开始,重庆站13趟列车未来10天内的车票已经售完。许多农民工不愿买无座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票,行程只好一推再推。铁路方面游说民工买卧铺票“虽然价格稍贵,但可以省去滞留所产生的食宿费用,尽快外出务工”。 类似的,推行近半个月的京沪直达特快“女宾软卧包厢”由于乏人问津,试点开行近半个月后终止,“但如果旅客有这方面的需要,铁道部门可以尽量满足”。
这是很现实的情况,一方面铁路方面宣称票源充裕,另一方面,抱怨一票难求的乘客却与日俱增。高端市场的开辟,商务席位的增加,原本都是好事,却必须以不损害多数人利益为首要前提。
在我国,铁路不仅仅是商业设施,更是公营服务机构,对于京沪这样长达1463公里的长途客运而言,更是广大普通旅客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论出于怎样的考虑,投入巨大财力、物力,换来的结果却是一方面大量运能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旅客而言,提速仅仅意味着提价,却并没有带来应有的便捷。即使放开社会效益方面不提,仅从经济角度考量,这种牺牲和忽视主要消费群体的做法,从长远看,也多半是吃力不讨好的。
随着“客货分流”理论日渐被重视,有关京沪高速客运专线铁路方案的各种传言,也一次又一次被翻来覆去地热炒着。但联系到京沪间“直达车增开”的前例,联系到有关方面不久前“消灭绿皮车”的豪言,我们不得不担心,这样一条铁路一旦建成,会不会变成让多数老百姓望车兴叹的“轨上商务舱”?理论运能的增加,最终是否真能转化为载客数的提高,和广大旅客更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就看铁老大怎么想,怎么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