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了了解我省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真实状况,揭示我省家庭教育的成效和问题,为政府、学校、家长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2004年11月,“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生发展”课题组对海口市30多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发放问卷8万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万余份。
在分析问卷结果时,有若干新发现:有96.8%的家长认为自己存在“教育缺乏”问题,其中包括24位博士和硕士家长;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发展不满意;调查发现竟然有43%的中小学生无兴趣爱好。
本报海口2月19日讯(记者许欣)今天,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生发展”开题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教育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向媒体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揭示了家庭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这是教育部门首次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展开调查。
调查样本:
在接受调查的31所学校中,公办学校27所,民办学校4所;小学13所,中学12所,完全学校6所。学生样本涉及6岁到19岁的每一个年龄段。家长样本中,36岁-45岁年龄段的家长数量最多,占6成以上。家长受教育程度最低为小学,最高为博士。其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家长最多,占45.2%。家长的职业分布包括农民、工人、工商人员、公务员、经理人、政府官员、无业待业人员等。
调查新发现:
与孩子关系融洽家长不太多
在有关亲子关系的自我评价调查中,只有56%的家长认为亲子关系和谐,有37.7%的家长认为“大体和谐”。有10.2%的家长认为和孩子之间有隔阂,甚至有矛盾。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亲子关系越和谐。在对另一组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家长和孩子谈心的时间越少,亲子关系明显越紧张。
调查显示,只有24.7%的家长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科学准确,有17.5%的家长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简单了或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只有19.5%的家长声称自己学过《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居然有7.5%的家长不知道这两部法律。另有73%的家长只知道两法,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统计结果表明,高达96.8%的家长存在“教育缺乏”的问题。38.5%的家长认为最缺乏的是教子的方法,32%的家长认为缺乏的是教子的知识,19%的家长认为缺乏时间精力,有6.9%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的是经济条件,有3.6%的家长认为缺乏专家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24位接受调查的博士和硕士家长也全部认为自己有“教育缺乏”问题。
调查引发的思考:
许多学生竟无兴趣爱好
研究发现,竟然有43%的中小学生无兴趣爱好,有爱好的57%中小学生中,只有6.3%的孩子有3项以上爱好,16.6%有2项爱好,大部分中小学生只有1项爱好而已。
孩子们的爱好归结起来大约有12大类,其中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是体育活动,其次是绘画、音乐舞蹈、阅读。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满意度较低,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持满意态度者仅为34.4%。家长们把孩子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孩子“主观不够努力”,有高达95.3%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成长方面遇到了困惑,主要困惑依次为:缺乏动力、方法不当、效率不高、成绩欠佳、身体欠佳等。身体欠佳以10.8%的比例,位居第四大困惑,让人始料未及,为之深思。
调查还发现,海口市的中小学生中提前上学的孩子非常普遍,以至于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每个年级都存在同级不同龄的现象,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差相差3到5岁。
教育工作者给家长提建议:
别把孩子教育全推到学校
在家长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以为重视教育就是首先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其次就是重金请家教;再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然后自己就只顾赚钱去了。但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其情感投入也不一样,家庭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根”的概念,如果这一概念形不成,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就很淡漠,同时会产生被遗弃感,这种感觉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有人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孤儿院”。
接受调查的家长普遍感觉到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究其原因,正是孩子们的许多物质需求都被轻易满足了,而精神方面的需求又长期得不到关注和强化。研究人员认为,为孩子的生活注入激情的最好办法是一句话:对孩子的需求“不可满足,不可不管”。及时有效地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适度控制对其物质需求的满足。
大多数家长惧怕网络,其实,这是因对网络陌生而想当然得出的一个错误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只有4.6%的家长拥有电子邮件或QQ号。可见,绝大多数家长尚不熟悉网络,对网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意识不强。有些家长担心,通过网络学习固然可以节省时间,但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不会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研究人员认为,父母与孩子共同上网学习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回避网络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