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违法煤矿、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三大战役”整合煤焦资源
“取缔关闭非法违法矿点4876处,处理越层越界矿井56处,取缔非法储煤场283个。”我省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役——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煤矿,已于去年下半年先期启动。 历经四个多月,战果累累。
而在今年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于幼军省长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再次强调“继续实施‘三大战役’,大力整合煤焦资源”的长远规划,并提出了远景目标。
作为资源大省,强烈意识到资源整合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安全生产水平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的谋篇布局中,把重拳出击打赢煤焦资源整合“三大战役”作为大手笔,无疑将加快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进而向经济强省的嬗变。
集中度低阻碍产业发展
“十五”期间,我省煤炭工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累计关闭布局不合理和不具备安全基本条件的小矿井4187处,矿井个数由7998个减少到目前的3811个。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采煤方法改革,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由2000年的30.8%提高到目前的48%。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间,全省煤炭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安全生产水平明显好转,行业的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素质明显上升,煤炭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然而,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显得很突出。
多年来,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全省的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先天投入不足”型中小煤矿安全基础薄弱、矿井防灾能力差,据省安监部门统计,我省近年来发生的煤矿特大事故,70%以上发生在非法违法煤矿。
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和装备水平低、资源回收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以及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社会负担重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全省拥有矿井4278对井,平均单井能力不足14万吨。五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的煤炭产量只占全省总产量的36.63%。从煤矿自身的采掘条件看,随着浅层煤炭资源储量的衰减,部分国有重点煤矿资源枯竭或接近枯竭,吨煤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我省在享受近年来煤炭带来的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资源、生态与环境代价。
产能扩张过快也是隐忧,长期关注我省煤焦产业发展的省社科院副院长董继斌分析说,近几年随着煤焦市场的转暖,煤焦价格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全省煤焦企业的数量扩张很快,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已经显现。
继续打好煤炭整合攻坚战
针对我省煤焦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提出,要按照“关小、改中、上大”的思路整合煤焦资源,提升煤焦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与此同时,继续实施从去年下半年打响的“三大战役”。
第一战役,坚决依法关闭所有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严厉整治所有违法开采的煤矿,整治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关闭。第二战役,实行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制淘汰主要产煤县年产9万吨以下的煤矿,全省煤矿总数减少30%以上。第三战役,加快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鼓励支持煤炭大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小煤矿资源,扶持发展一批以现代化大型矿井为主业、同时并举非煤产业的大企业。
“十一五”期间,还将对全省煤焦生产实行总量调控,不再审批新的焦炭项目,不再批准新上生产商品煤的煤矿,仅对搞资源深加工的项目按市场机制给予适当的资源配置。
“三大战役”可以说开辟了我省煤焦产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路径,即:按照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到2010年实现全省地方煤矿由炮采向普通机械化开采的矿井转变;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到2010年实现由“多、小、散、乱”的粗放型向区域集团化的集约型转变;加大改革调整力度,到2010年实现大型煤炭企业由以煤为主向煤与非煤并举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大力发展煤炭加工转化,推进我省由煤炭大省向煤电和煤化工大省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资源整合辟出“山西路径”
“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提出的继续实施“三大战役”,大力整合煤焦资源,可以说对我省煤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做好这篇煤文章呢?
有关专家指出,第一战役虽已告捷,但是仍需巩固其战果。第二战役强制淘汰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加快推进煤矿资源整合和联合改造,应从严控制新井建设,减少矿点,优化矿井布局,扩大单井规模,提高安全保障程度,提升整体开发水平,严格限制现有生产矿井低水平扩能,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煤矿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对矿井进行改造,提升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
第三战役加快煤炭基地建设,鼓励支持煤炭大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小煤矿资源,应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和改组,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深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煤炭大集团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大型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着力推进中小煤矿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整合地方煤矿做大做强。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联企业与煤炭企业开展联合。继续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关小建大、能力置换。
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加快大型洗(选)煤厂建设与发展步伐,提高煤炭洁净化水平。煤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相关产业并举,促进煤炭产业资本与上下游产业资本有机结合,壮大煤炭经济。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联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董继斌称,“三大战役”的部署是根据省情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整合煤炭资源以提高集中度,对煤焦生产实行调控使总量控制住”,这正是我省防范市场风险的“杀手锏”。
“十一五”期间,全省煤矿数量在“十五”期末减少30%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整顿关闭进一步压减,到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型煤矿数量减少70%。全省30万吨/年以上矿井煤炭产量要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大集团、大公司产量占到70%以上。2010年所有煤矿全部实现正规开采,12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要达到100%,60-90万吨/年矿井要达到70%,30万吨/年矿井达到50%。同时,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到2010年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煤炭产量分别达到2.1亿吨、1.1亿吨和1.8亿吨,全省原煤年产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