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包银”工程农村妇女创业扶持资金昨首次发放
本报讯(记者王菲菲)昨日下午,在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内的马巷镇西亭村,同安区、翔安区的37名妇女从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了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作为她们进行自主创业的项目启动资金。 据悉,这是厦门“金包银”工程农村妇女创业扶持资金首次进行发放。副市长詹沧洲出席发放仪式。
农村妇女创业资金是我市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中设立的,包括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及学习、培训补助的资金三种。创业资金从2005年4月启动以来,已为完成学业的81名农村妇女发放奖学金1.62万元;为37名困难妇女提供创业补助资金7.4万元;为40名农村妇女创业提供贴息贷款248.5万元,其中贴息小额贷款155.5万元。据市妇联副主席陈宝贵介绍,农村妇女创业资金发放的选择对象,都经过报名推荐、调查摸底、项目考核、村内公示等考核过程,这样做可以确保资金落实到农村妇女创业项目的使用上。
詹沧洲在讲话时表示,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我市广大农村妇女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他提出,开展农村妇女创业活动,要用好用活农村妇女创业资金,要在“金包银”项目中发挥创业资金的作用,要重视发挥农村妇女创业者的示范带头作用。
资金发放仪式由市妇联主席翁金珠主持,她说,随着同安、翔安工业集中区的破土动工,围绕着工业区的“金包银”工程也随之启动;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中心工作,不断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利用农村妇女创业资金的“输血、造血”功能,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参与“金包银”工程,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鼓励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开展“六小”(小餐饮、小作坊、小商店、小维修、小加工、小旅社)项目经营。
实践证明,农村妇女创业发展资金是“用小钱、办大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安区汀溪镇路下村的农村妇女叶进宝,去年4月领到了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用这些钱买种苗、租土地,种了5亩茭白,一年收入一万六千多元,足够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翔安区马巷镇东窗村妇女洪婷,在自家的旧屋中开小理发店已有六七年时间了,她此次也申请到了一次性创业补贴,准备为理发店租一个门面。她说,等到工业区建好,带动大批的人流,相信自己的理发店生意会更好。马巷镇西亭村妇女李秀霞,这次也领到了一次性创业补贴,打算把今年刚开的小食杂店扩大。
…………链接·都市新闻:海沧:通水又通车 村民乐呵呵
(来源: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