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嘉定区民政局传来喜讯:该区2005年冬季退役的68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还未结束,就被中石化上海分公司、凤凰光学有限公司、上海高雅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预订一空。
去年以来,在上海退役士兵中出现了“三热”:“培训热”“创业热”和“求学热”,并持续升温。 “三热”使数千名退役士兵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且为创新退役士兵安置方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身怀技能天地宽
士兵退役返回上海,找政府求安置,这是多年来的传统做法。如今,上海的许多退役士兵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这一传统,他们积极报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去年,全市有1952名退役士兵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后找到了如意工作。
普陀区成立了5家退伍士兵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站;长宁区主动为退役士兵收集人才市场招工信息,为其选择受训技能作参谋;嘉定区除为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埋单”外,还设立了奖励基金,最高可得到相当于150%培训费的奖金。
下海创业展风采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超过半数的退役士兵找到了适合的工作,还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浦东的“浦林浴室”,9月重新开张。它的新“老板”是一位退役士兵,名叫曹辛。
2004年12月,他退伍回乡后,想靠自己的能力干一番事业。当时,上海某公司开办的“浦林浴室”因经营状况不佳准备停业转让。曹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毅然放弃了在某工厂复工复职的机会,投资近30万元,接手了“浦林浴室”。自去年3月份开始筹办,到9月份正式开张营业至今,曹辛吃、住都在浴室,燃料不够自己买,水箱坏了自己修……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辛苦劳作,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曹辛计划明年将浴室的规模扩大一倍,营业面积将达到50 0余平方米。
重返校园为未来
据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去年上海有数百名退役士兵回沪后重返校园,约占总安置数的10%,其中有113人在高校接受学历教育。
就读于新侨学院的退役女兵顾营荣,当兵前就准备考大学。但高考前碰到征兵,她就报名参了军。在部队,她有过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但由于工作需要,领导要她去带新兵,愿望没有实现。就这样,她带着多少有点遗憾的心情,回到了故乡。退役后,她听说要在退役士兵中招收大学生,十分兴奋,忙去报考,并如愿以偿。她打算读完大专后再考本科,有可能的话,还准备考研究生。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丁惠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