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2006年2月21日星期二
上世纪六十年代18个省份的逃荒者进入陕甘交界聚集而居,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生活
左图: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密林深处居民还保持着古朴的生活方式。右上图:在龙王沟的一口窑洞里,一位陕西村的妇女在做饭。右下图:辛勤劳作。新京报供图
吕四梅一直在织毛衣。
她依偎在炕角,冬日的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她的脸上。她不时抬头,望着窑洞门口方向,进入她视线的,除了黄的山,就是枯的树。
这里是陕甘交界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子午岭。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各省逃荒的人们逐步走入这座绵延400多公里、林木资源丰富的山脉。仅在子午岭腹地的合水县太白镇,就有18个省份的逃荒者至此,多年来,政府给他们修路、通电,他们被纳入当地管理并定居下来。
然而在大山最深处,仍有30来户人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电,没有路,没有医生,没有学校。传说是一位猎人发现了他们的存在,他们被当地称为原始部落村。
如今重山却挡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没有姑娘愿意进山,家家是亲戚的深山小村面临着近亲婚育危机;搬出大山,已没有土地分给他们,不搬,连电都很难通,众多的难题摆在这些昔日的逃荒者及他们的后代面前。
18省人组成的乡镇
甘肃省最东端,山脉连绵,谷壑幽深,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其成为陕甘两省的分界线,海拔在1600米至1907米之间。
2005年12月27日,子午岭腹地的太白镇,309国道穿城而过,清晨8时,仅有的三四趟班车停在这个小镇的惟一的街道上不停地响着喇叭。
“如果赶不上车,就只能等明天了”,孟乾坤,这个小镇的镇长,他告诉记者,太白镇全镇总面积1192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子午岭的林区范围,地广人稀,也正因如此,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大量外地人逃荒到此,靠着丰富的林地资源养活自己。
“我管着18个省的人呢。”孟乾坤笑着说,最终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的人和当地土著人一起过活,经过几十年的繁衍,全镇人口也由以前的几千人达到了现在的1.2万人。
太白镇往北的一条名为平顶川的深山沟壑,就居住着当年多数的逃荒者。
“每家占一个山头”
车子约走了两个半小时,已进入深山约50公里,便无路可循,山上竖着的电线杆也已不见了踪影,我们只能步行前往深处。
在一条小路的尽头,半山腰上,三眼窑洞出现在记者的面前,门前,两头黑色的猪散养着,在山坡上拱来拱去,坡下远处,十多匹马啃着干草,并未拴有缰绳。
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看到我们来,立即走进了窑洞,我们到门前说明来意,她的母亲很客气地将我们请到屋里,这就是吕四梅家。
屋里除了一铺大的土炕,几口缸,几个柜子,还有一张露出棉花的沙发,再没有其他家具。
“几乎每家都占有一个小山头。”吕四梅介绍,他们家离外面最近,在深处还有30来户人家,各户人家有的相距10来公里。吕说,大多数人来自陕西的志丹县和吴旗县。再往深处住着的冯灯解被认为是这里的第一个住户,他今年56岁,在他10多岁的时候,和村里的生产队员一起放羊,发现山里草木旺盛,便决定长期在此放牧,并开挖了一眼窑洞。
没人肯嫁进山里
在这个隐居山林的村子,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头或者两头,每到冬天,就将猪杀了,肉腌了做成腊肉,猪油则是村民们一年的食用油。
荞麦和黄米是村民的主食,多数的情况是,村民们用抬上山的石磨自己磨了吃,有时候也会几家联合起来,找个三轮车运到太白镇加工成粉再拉回来。大米和面粉对于这些村民来讲,则是奢侈品。
“就是没人肯嫁到我们这儿来。”村民沙建纲担心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们一辈会出现近亲结婚,沙建纲说,在他们村里,家家都是亲戚,女孩不到20岁便想办法嫁到外面去,村里还有几个男孩20多岁了,但没有讨到媳妇。无一例外的是,这些20来岁的孩子都是文盲。
摆在村民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看病问题,山里没有一名医生,有了病就靠“扛”。而深山的村民通常的就医方法是,有谁出山就买回各种常用药片,病了就自己吃药。而有些年纪大的老人,病得再严重,也不下山去看病,村民们说,死了就找个向阳的山坡就地埋了。
不知“神五、神六”
2005年12月27日下午,在一处荒地上,沙建富正在劈柴,他说,再过几天,他就出山去置办一些年货,而沙建富家有着全村惟一的一家小卖部。沙说,很多人几年都没有走出过山,包括他的老婆吕四梅在内。
村民樊志忠举了一个信息落后的实例,他说,2003年秋,直到他出山到陕西志丹县义正乡收废品的儿子处,才知道党的十六大已开过,中央领导已换届,而包括樊志忠在内的所有村民,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神五”“神六”,也不知道奥运会,甚至他们还不知道从今年开始,中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更不知道种粮还会获得补贴。
如今,几户村民买了手机,但他们居住的半山腰没有信号,村民们说,他们就经常走上3公里到山顶上,借着微弱的信号讲上几句话再下山。
平常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村里仅有的三户农民家的电视机是全村人最大的乐趣所在,村民们买来卫星接收信号装置,但现实的问题是没有电,他们就抱着蓄电池到附近的一口油井去充电,或者到20公里外的林场厂部去充电。沙建纲说,长的话可以看两三个小时,常常是看不过半小时就不敢再放了,因为要省电照明。如今,通电成为这些山民最大的期盼。
实际上,孟乾坤也曾考虑将这些山民搬迁下来,一方面是,搬下来没有土地分给他们,另一方面,很多村民也不愿下山。
从2004年,太白镇启动了一项小城镇建设项目,他希望有大山深处的村民出来做些生意。目前,这些房子基本建成,虽然每平方米的价钱不足千元,但很少有村民来买,对此,孟乾坤倒不着急,“再等等,早晚会有村民走出山的”。据新京报20日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