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淮河中游区域一直受涝灾之痛。日前,省水利部门几位水利专家给本报“两会直通车”发来建议,提出让淮河与洪泽湖分离以解决淮河涝灾的方案。据悉,这个话题将被写成议案带进省人大会议上讨论。淮北平原内涝严重
每年到了淮河汛期,蚌埠市河北村的农民康炳堂便会望着不断上涨的天河湖水而发愁。 他担心淮河水位升高,湖水排不出,自家的田地会被淹没。资料显示,地处淮河中游的我省淮北平原平均每年涝灾面积约7百万亩。
为了让当地老百姓免受洪涝之灾,50多年来,我省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形成淮河流域防洪除涝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现有的防护体系仍不完善,涝灾仍是当地百姓的心腹大患。特别是2003年汛期沿淮低洼地区内涝严重,更暴露出低洼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淮北平原农田积涝成灾,多是因为淮河中游排水通道不畅。为什么淮河中游的水排不出去呢?
排水不畅症结何在?
淮河流经我省淮南、蚌埠等地后进入到江苏省洪泽湖。
现在的洪泽湖湖底高约10.5米,与上游250多公里外的淮南附近河底高度基本相平,而蚌埠附近的河底比洪泽湖湖底低2米左右,五河以下浮山附近的河底最低处甚至要低约16米。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一旦上游洪水来量大,淮河干流洪水水位升高,而出境洪水受洪泽湖水位顶托,使得淮河中游长时间持续出现高水位,各支流入淮排水受阻,便只能倒灌或者漫溢两岸,危害当地居民。
“河湖分离”是良方?
近几年来,不少水利专家认为实施“河湖分离”是治淮的根本之策。我国水利界泰斗林一山便表示,把整个淮河干流水位降下来,那么整个流域各个支流的水位就都降下来了,这是治淮工程的关键。
2005年11月份,国家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25位专家,走访了从我省蚌埠到江苏扬州的十几个县市,对淮河与洪泽湖关系进行了专项调研。这些专家大多是有着几十年治淮经验的水利专家,其中还包括3位资深院士。
经过深入调查,专家组部分专家赞成河湖部分或者有控制地分离。通过河湖分离,消除洪泽湖对淮河中游洪涝水位的顶托作用,解决淮河因洪致涝的矛盾。这些专家认为,近期必须综合研究淮河中游的防洪除涝安全和洪泽湖水资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远期可以实现淮河干流不经洪泽湖而直接入江入海。
也有专家不赞成河湖分离,他们认为我国历次淮河治理规划都是在利用洪泽湖作为调蓄水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河湖完全分家,那就意味着现有的防洪除涝设施都需要彻底改造。
形成议案交两会
今年2月15日,省水利设计院水利专家朱昌熊给本报“两会直通车”打来电话,向省人大代表徐辉表达了将“河湖分离”形成议案的想法。
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参与淮河治理的朱昌熊有丰富的水利经验,在长期的治淮过程中他和一些同事意识到淮河中游抗御大洪水的防洪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当前最迫切的是解决中小洪水年份中游干流高水位的问题。他们认为,只有挖深河床,淮河水位才会下降。而只有河湖分开以后,挖深淮河河床才不影响洪泽湖蓄水,所以“河湖分离”是解决淮河中游治理的关键工程。
他们提出,在江苏盱眙附近循古河道开挖23公里新河,淮河就能与入江水道连接。以现在的财力和施工技术,这个方案不是太大的难题。
朱昌熊说,河湖分离是跨省工程,安徽是直接受益者。我们必须发出响亮的声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他和同事们都希望这个话题能被带到“两会”上讨论,抓紧时间进行研究,有一天能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内涝之痛。本报见习记者项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