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病史和诊疗史的完整,可避免重复体检,也让医生诊断有更多参考本报讯 (记者林小红)虽然大医院正在推动电子病历,可只是方便了医生。如何让病人能更充分地掌握病历呢?民进厦门市委员会提案说,应该让个人医疗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这也能降低看病成本。 柯火仲、邱谅平、乐智强等民进人士把这个措施当做解决看病贵问题中的一个措施。
问题一
检查结果,科室间互不采信
乐智强告诉记者,病人的心情都一样,希望自己的检查结果能得到更多医院、更多医生的确认,使得自己更放心。可是,到了别家医院,往往还需要再检查一遍。甚至,有个朋友的孩子拉肚子,医生初步怀疑是痢疾,要求住感染科病房,当天就做了一系列检查,第二天,认为可能不是传染病,转往儿科,重复检查一遍,多收了好几百元。朋友纳闷,同一家医院不同的科室,难道还会对自己医院的检验科不放心?医生的解释是,婴儿的病情变化非常迅速,所以还是检查全面点放心。民进这几位常跟医院打交道的委员认为,病人生病时,很少数能始终接受同一医院或者同一个医生的治疗。医疗检查利润较高,医院普遍热衷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患者一旦有异议,医生即告知如果不检查,医疗事故由患者自行承担。患者也相信“小心无大碍”,即使不大情愿,一般都会接受全面检查。这样,医疗体检结果不但在不同医院之间互不采信,而且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也往往互不采信,给患者增添了无谓的经济负担。
问题二
个人医疗记录缺乏延续性
患者不可能总在同一家医院接受诊疗,于是就出现了患者个体诊疗历史的间断性,医疗记录破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禁忌,或者不同的综合病症,不同的病之间有时有着相互紧密的关联。如果一个人的病历和诊疗史能够具有延续性,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就有了更多的参考,误诊的概率就会下降,有一部分检查和治疗环节就可以免除。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对患者的过敏症记载有一定的延续性,而在其他方面,每一次治疗,患者都必须重复支付体检费。
问题三
病人无法了解医疗质量
邱谅平告诉记者,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普遍对医疗质量过程缺乏关注,即使想关注,也难以得到信息。医院可能有一些内幕,医生由于利益驱动,对本来可以早些治愈出院的病人,有的故意放慢疗程,有的已达到出院标准却拖着。而对那些未达到出院标准而无力继续交费的患者则野蛮地停药并要求提前出院。但是,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病人没有证据保护自己。因为病人重病住院后,医生每天都会把患者的诊疗过程记录在医院掌握的病历卡上,但是这种记录,往往偏于公式化,对一些治疗细节往往不记录,特别是对治疗中出现的小失误不予记录。而且这种记录并不与患者见面。患者无法掌握治疗质量,特别是在出现医疗纠纷时手中缺乏申告凭据。尽管目前国家已经要求医疗卫生部门在出现医患纠纷时必须负举证责任,但是患者空口无凭,往往难以维权。迄今为止,当出现医疗纠纷时,医院称无法找到院方保存的原始病历的事例已经不少。
对策一
建立各医院共享的医疗档案
病人如果能随时掌握自己的病历,即使自己看不出所以然,也可以请别的专家来看,对自己的主管医生形成一种制约。因此有必要加紧开发把个人疾病史和治疗史实行网络化管理的系统,使各个医疗机构能够共享病患者的疾病及诊治信息。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由于患者往往有比较固定的医院和医生,因此医疗档案往往比较完整,比较有延续性。患者第一次接受治疗,医疗机构就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情况,从而建立个人档案,下次再看病时就不必再走这个程序。由于建立起医患对应关系,患者有小病痛时就可以通过电话问诊,医生因为对病人情况比较熟悉而可以在电话中予以用药指导。中国人还无法享受美国式的医疗服务,但可以考虑在一个城市建立起个人医疗档案,以个人医保账号作为档案号码,可以在各个医院共享,使患者的疾病史和诊疗史完整体现,为医生进行下一阶段的诊疗提供参考,还能节省检查费用。当然,这涉及隐私,应配备保密措施。目前一些大医院的医生已经使用电脑作为诊疗辅助手段,在医院内部也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系统,降低了建立个人健康网络档案的难度。
对策二
为患者提供个人诊疗记录备份
建议住院病历也与医疗费用每日清单制一样,通过备份与患者见面,给患者医疗消费的知情权。住院病历可以体现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可以方便患者对医院的治疗质量进行直接的监督,可以促进治疗医生认真诊治并认真填写病历。由于住院患者往往是重急病患者,病患情况更趋复杂,诊疗消费金额相比于门诊患者大得多,因此治疗病历的重要性也更大。患者见到治疗病历记录后,可以随时提出质疑,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或者将来出现医疗纠纷,都可以作为双方的证据。这样可以维护作为医疗外行人的患者的合法权益。住院病历备份既可以通过电脑打印,也可以复印,在技术上没有题。(来源: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