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8月,东方市发生严重蝗灾,给当地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林萌摄
海口晚报网2月21日讯 针对国家农业部近日关于我国华南等地区可能偏重发生蝗灾的消息,记者昨天采访了一些专业人士,他们普遍认为,海南今年是否会发生严重蝗情目前还不能定论,这主要取决于海南中长期的气候情况。如果气候较旱、撂荒地较多则暴发的可能就会很大。
儋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吴曼峰等人认为,海南今年发生蝗情的可能性很大。他说,去年儋州等地蝗虫面积大,有些地方防治不够彻底,残蝗基数高,而且去年持续干旱的时间太长,造成成虫率高,产卵较多,使得今年蝗虫滋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气象预报,海南在冬春时期比较干旱,可能会造成一些地方荒地较多。残蝗基数高和荒地较多极易造成蝗情的暴发。
昌江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汤广玉结合昌江的情况认为,今年蝗虫肯定会发生,至于蝗情对农作物的威胁有多大则可能会有变数。他介绍,昌江等地蝗虫发生面积广,残蝗虫源很多,而昌江一般降雨量较少,如果稍降些雨的话,反而会给蝗虫提供更充足的饲料,因此要提前作好防蝗准备。
据了解,去年,海南省有16市县发生严重蝗情,蝗情发生面积220万亩,创建省以来之最。
东方市农技中心主任黎兴燎表示,虽然去年的情况和目前的气候为今年蝗虫的暴发提供了偏早、偏重的基础,但如果各市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发动群众犁耕荒地,通过灭荒破坏蝗虫产在地下的卵块,同时做好监测工作,可能对蝗虫的暴发起到抑制作用。
省植保站站长蔡德江表示,该站将在近期组织5个工作组深入各市县进行监测调查,尽快组织开展蝗虫监测预报。
[历史回顾]
森林茂密时期海南鲜有蝗灾
根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举鹏等专家的研究,海南已发现的蝗虫共有48属79种蝗虫,其中东亚飞蝗是主要为害者。
海南早在汉唐时代就有东亚飞蝗分布,但历史上海南的蝗灾并不严重。追溯今日东亚飞蝗在海南发生基地的形成,与滥伐原始森林,进行大面积的开垦,结合刀耕火种,使原来不适于飞蝗发生的茂密林区破坏,从而形成适于飞蝗大发生的稀树撂荒草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东亚飞蝗是草原性害虫,从没有在森林内发生为害的记载。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黄光斗说,海南岛曾有相当数量的热带森林,森林覆盖面积相当大,蝗虫没有滋生之地,所以1970年代前有关史料均没有有关海南受蝗虫侵害的记载。1987以后,海南蝗情才加剧,海南才开始防蝗、治蝗。黄光斗说,由于森林面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后,沙草颗粒植物增多,为蝗虫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
记者翻阅海南有关资料,从1403年至1963年的560年间,海南东亚飞蝗大发生共9次。随后鲜有海南发生蝗灾的记录。
1987年,海南再次暴发蝗灾。省植保站有关专业人员鉴定之后,初步确认是东亚飞蝗。随后,农业部和广东省农业厅的有关专家也到现场进行了鉴定,确认是东亚飞蝗。当时应用飞机和地面人工喷洒农药的方法,对猖獗为害的东亚飞蝗进行了积极防治。省植保站原站长张文锋记得,当时喷过药粉之后,第二天蝗虫的尸体大片大片到处都是,足有10多厘米厚,数量惊人。
1998年,海南再次暴发大蝗灾。由于气候干旱,西南部蝗区的儋州、昌江、东方、乐东等市县发生了大面积的蝗虫为害,并严重影响了甘蔗、水稻等作物的正常生产。发生面积89.8万亩。
去年,海南16个市县暴发蝗灾,发生面积220万亩,严重威胁了部分作物的生长。
生态控制是防治的根本——防蝗技术简介
目前常用防蝗措施有3种:农业措施、生物措施或化学措施。
农业措施主要是通过翻地破坏飞蝗的生存环境,生物措施是通过向地里喷洒生物农药微孢子虫,化学措施是直接喷洒农药杀虫。
省植保站有关专家介绍,海南省防蝗化学防治手段主要采用菊酯类农药,但其药效时间较短。由于今年海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代飞蝗地下卵块集中出土的特殊情况,在短时间内出现飞蝗多次分批出土的现象。防蝗化学农药药效时间较短,所以在许多蝗区刚完成施药防治几天又冒出大量飞蝗。为此,专家建议改进化学防治方法,使用菊酯类农药快速压低高密度飞蝗后,应交替或配合使用一些药效期长,环境污染小的仿生物农药,如氟虫脲类药剂。同时,要加强农业防治,抓紧收割成熟稻谷;尽快犁田耕地,破坏田间地下飞蝗卵块;尽快完成插秧和加强田间管理,减少飞蝗为害。
中科院蝗虫研究专家丁岩钦等人认为,生态控制是防蝗治蝗的根本。恢复森林植被、改善海南岛生态环境,是改变蝗区面貌与控制蝗害的首要措施。只有在恢复森林植被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的防蝗效果。
从蝗虫长期治理看,必须改造蝗区的生态环境:加强水利灌溉建设,扩大种植面积,减少丢荒地;将蝗虫嗜好作物(如甘蔗、旱地水稻)改种为香蕉、芒果等作物,减少蝗虫食料;引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频繁的农事操作破坏地下虫卵,减少虫源基数,从而减少蝗虫发生量;保护蝗虫天敌。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大力发展林业种植面积,提高蝗区植被覆盖率。
造成危害:
蝗虫及蝗灾
蝗虫以咬食植物的叶和茎为生,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甘蔗、小麦、玉米、高粱、粟、芦苇、稗草和荻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大豆等双子叶植物。主要栖息地是粗放耕种、低产(杂草丛生)的庄稼地以及苇地、荒地、库区、盐碱滩涂等蝗虫适生地。
迁飞性蝗虫(简称飞蝗)选择在芦苇地、茅草地、河堤等处产卵,非迁移蝗(简称土蝗)在山坡、荒地、高岗地、坟头等干燥处产卵,卵均在5到6月之间孵化,孵化后先为害杂草,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向附近作物田扩散转移,尤以干旱季节转移明显。大发生年份,当杂草被吃光后,可成群迁飞转入农田,造成危害。
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我国现有飞蝗孳生地2000多万亩。在蝗虫重灾区,蝗虫飞过时可遮天蔽日,植物的叶子全被啃光,危害巨大。
飞蝗之所以能够造成重大灾害,其生物学特性是重要因素。飞蝗抗逆性强,如飞蝗的卵经水浸泡两三年仍可孵化,蝗蝻能成群渡水,还有食量极大,生殖力高,又可以成群迁飞为害。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蝗虫大发生提供了条件。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放牧等都造成蝗灾加重。
发生条件:
海南生境利于东亚飞蝗大发生
海南自1987年东亚飞蝗猖獗为害,群居型蝗虫在岛上几度远(邓辑)(来源:海南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