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燕峰
“名校办民校”如今正成为一些地方重要的教育发展政策。但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却在他的提案中鲜明地指出:这种做法应该及时停止!
这份提案首先引用了某市教育局的文件。 文件中说:经研究决定,近期在市电视台科教频道专门开辟“名校巡礼”栏目。充分利用电视台对全市及周边地市有线无线双覆盖的强大舆论宣传力量,大力宣传我市名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市内外、境内外资金与我们共谋合作办学大计。准备首批重点播出20处名校,其中6市各两处、6县区各1处,市直两处。请各县市区和有关学校将主要办学成就和特色形成15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于2004年1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名校办民校领导小组办公室”。
朱永新委员对此政策提出质疑。他说,名校的优质师资是由国家培养出来的,名校的形成也是国家长期支持和倾斜的结果。而“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国家培养的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去赢取家长手中的钱,这样将使义务教育大打折扣。
朱永新委员认为,就近入学是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名校办民校”将会导致普通中小学大批优秀生源的流失,一些普通公办学校将会因此越办越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朱永新委员认为,“名校办民校”还将对现有的民办学校造成冲击,因为“名校办民校”的教师基本上是由国家发放工资,许多资源包括无形资产都是由政府无偿给予,用国有义务教育资源办高收费学校,将使现有的民办学校无法生存。
有“教育市长”之称的朱永新委员,在提交这份提案前,曾在一些教育网站上进行过公示,引来各方评说———
有的网友认为,“名校办民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危害很大。一些“名校”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抽调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使本来骨干教师就十分匮乏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加捉襟见肘,甚至到了难以维继的地步,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有的网友说,“名校办民校”在有些地方就是高收费的幌子,主要还是既得利益部门在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还有的网友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名校想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资金,而政府无法给予财力支持,有些学校只能靠办民校来挣钱,以解决资金匮乏问题,这也是名校的一种无奈。
基于上述理由,朱永新委员建议,不要再审批新的“名校办民校”,对原有的“名校办民校”,要么改造成真正的民办学校(含股份制学校),要么改造成公立学校。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名校办民校”的教育收益投入到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而不是挪作他用。
新华网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