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春节过后,一场“战争”在东北打响。它的导火索是广西一女士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二人转”牌安全套。
“二人转”成安全套商标 亵渎文化?
2004年初的一天,在广西百色经商的黄女士在看电视播放东北二人转时,突然来了“灵感”——能不能将“二人转”注册成为安全套、文胸之类商品的商标?她迅速赶到南宁市,委托广西商誉商标事务所申请“二人转”商标。
广西商誉商标事务所所长胡育扩告诉记者,他是2004年2月3日收到这份“二人转”商标申请的,当时觉得这是一个绝妙的商业创意,所以第二天便把商标申请手续提交国家商标局。国家商标局在6天后就回复了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记者看到了那份受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是3906462,商标图样是“二人转”3个宋体汉字,商标国际分类是第10类:品种除安全套之外,还有按摩器械、非化学避孕用具、子宫帽、束腹紧身胸衣、人造乳房等。
至于黄女士注册商标是要自己生产,还是用于转让,当事人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披露。在当时,这件事情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的。但到了今年初,有网民将此事捅到了网上,于是闹得沸沸扬扬。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是主要流传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它因为集说唱扮舞为一身而受到百姓的喜爱,是东北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显著标志。今年年初,文化部已批准将吉林省去年12月上报的“东北二人转”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
如今,深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二人转竟然有可能成为避孕套商标,这首先引起业内人士的愤怒。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认为,如果这一申请得到批准,将是我国当代文化史上发生的一起亵渎民族民间文化最为严重的事件。吉林省二人转音乐理论家、著名作曲家那炳晨认为,黄女士的做法是对二人转艺术的歧视,伤害了东北人的感情。
一些群众听到这一消息后也觉得不妥,他们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制止这种行为。
“二人转”成为白酒商标 弘扬艺术?
记者了解到,国内知名文化品牌被抢注商标已发生过多起。早在10年前,“刘三姐”就被注册成国际分类第10类商品的商标。也就是说,“刘三姐”牌奶嘴、避孕用品或假肢等有可能生产了。2005年,广州一家公司把“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这两位名人的名字注册成安全套的商标。
二人转被注册成商标,其实也不是头一遭。早在2003年,吉林省长白山酒业集团已将“二人转”注册为白酒商标,并由笑星高秀敏、剧作家何庆魁作为其形象代言人。据该酒业集团负责人介绍,“二人转”是东北的母文化,把“二人转”注册为商标,除了考虑到二人转的文化品牌效应,最重要的是想通过“二人转”牌白酒把“二人转”艺术匡扶起来。
当年,“二人转”被注册成白酒商标波澜不起,作为东北人甚至还有一种骄傲和自豪,认为也是在弘扬二人转这门艺术。
东北人齐心打“保卫战” 忧患意识?
中国特殊的国情是,凡是沾着“性”的话题,就会拨动普通百姓和大众媒体的敏感神经。所以这次“二人转”要被注册的是安全套,马上一片哗然,遭到大多数网民的谴责。
长春和平大戏院总经理徐凯泉说,东北人对二人转有着特殊的感情,把二人转叫成“安全套”,这是对“二人转”品牌及艺术的一种亵渎,这种做法也有悖道德。
广西商誉商标事务所所长胡育扩则说,安全套本身并不带有道德情感因素,使用它也不是什么令人不齿的事。相反,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将“二人转”与安全套联系起来,不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
一位叫叶祝颐的先生撰文认为,公众之所以不能接受“二人转”做安全套商标的创意,主要缘于在广大公众的潜意识中对安全套有一种另类情绪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安全套成了不光彩性行为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安全套的误解,安全套的主要功能是预防疾病、保障性安全,使用它并不是什么令人不齿的事情,何来亵渎文化之说?
吉林大学一位社会学博士生认为,这几年,由韩国申报“端午祭”成功等事件引发的对民族文化流失的忧患,已上升成全民族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忧患意识。广西黄女士的举动,让一些人特别是东北人的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对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的危机,因此,这次在东北一些媒体的报道甚至“炒作”下,东北人不约而同地心齐起来,从而要打一场二人转“保卫战”。
据了解,目前事态的最新发展是:春节刚过,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就正式致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申请处,对该商标注册申请提出书面异议。2月8日,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又致信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请求曲协出面全力阻止把“二人转”注册成安全套商标。但国家商标主管部门还没公布最后意见。(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