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五年后,我们真的可以作别春运购票长龙?这是否意味着:春运期间买火车票与平时无大差别?票贩子“奇货可居”的财路突然断掉?那时的中国春运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民资寻找商机的目光渐渐投向了“春节大迁徙”。
本版图片由图片中心记者 张哲摄影制作
老百姓抱定多年的“草根购票计划”———先连夜排队,再零点网购,实在不行四处求人,今年春运仍旧大行其道
春运备忘
2月22日,走过了40天的2006年“春运大迁徙”终于偃旗息鼓。一切有关春运的话题,暂被束之高阁,留待明年拿出来“回锅重炒”。
今年春运前一天的1月13日,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为我们描绘的美好前景———“2010年,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将有效缓解,中国人将告别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状况。”似乎也逐渐淹没在逝去的春运热浪中。
很多人不怎么相信,五年后的春运火车票就能随去随买?自己抱定多年的“草根购票计划”———先连夜排队,再零点网购,实在不行广泛求人,就能在五年后从此消亡?
既然春节回家的习俗不变,春运人多就将一直存在。于是,有人机智地反问铁路部门:“‘一票难求’消失后的春运会是什么样?”这的确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初一刚过,父亲竟然偷偷跑到火车站排队为我买火车票。而且排了几小时后空手而归,做女儿的真是于心不忍。”在北京外企工作的沈阳女孩李航,一提到今年春运的买票经历,就忍不住抱怨。“这算什么呀!我为了一张400多元的上海卧铺票,被‘黄牛党’狂宰了200元呢!”李航的同学在网聊时用自己的经历安慰她。
回望今年春运火车站售票处外长得不见排尾的“人龙”,体验趟趟爆满的火车罐内“沙丁鱼”们的幸运感,每年春运渗透出来的无奈与重负令人无法回味。
如果说2006年有所不同的话,就是:今年春运前一天(1月13日),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远景:“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将建设新线1.98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800公里;既有线增建二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万公里。到2010年,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将有效缓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状况将明显改善。
瞧瞧我的“草根购票计划”
春节想回家吗?想的话就别在那儿闹心了,赶快启动你的“草根购票计划”!
排队买票。今年春节期间,沈阳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火车票异常抢手。为了每日17时开售的北京方向火车票,一些旅客早在当日8时就进驻了售票处。
网上“抢”票。如果说提前排队、奔走于各大车票代售点,有点费力不讨好的话,那么网上“抢”票,则需要一点点智慧。自从去年,沈阳铁路局开通网上订票业务以来,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车票投放上网。于是,就有“智者”在每天票库投放车票之时(每日零时),熬夜上网“抢”票。今年春运,早晨6时生成的票库,为更多不愿熬夜的人,提供了“抢”票良机。
广泛托人。实在不行了就多托几个人吧!因为不少旅客选择了“广开门路”的购票办法,个别时候却由于重复购票,不得不跑到车站退票。今年大年初七,从沈阳回宝鸡的刘海一家四口,就托了退票的福。在火车即将开出前,只买到了三张硬座票的他们,有幸在退票窗口前碰到了前来退硬卧票的王庆林。
春运难题的N个解
如果说,面对近30年的春运,中国百姓出于无奈动用了全部“草根智慧”的话,那么,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就渗透着中国顶尖铁路专家求解春运难题所动用的大智慧。
———修建铁路。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五年内,中国快速客运将初步成网。”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铁路客运专线将建成,列车时速可达200至300公里;建设京津、沪宁、沪杭、宁杭、广深、广珠等大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使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铁路将形成客运专线、城际客运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相配套的32000公里的快速客运网络。它能够辐射我国7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人口达到7亿多,满足人们快速便捷出行的要求。”张曙光说。
———现有线路修复与提速。目前,我国东部铁路基本实现现代化。京广线以东地区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完成既有线200公里提速改造。而人们期待已久的下一次火车大提速,将在13000公里干线上实现客车时速200至300公里。
———开辟客运专线。开辟专门的客运专线,其线上所能承载的客车数量要比客货车共用一线时多出许多。而且客车行驶在这样的专线上,不必躲避其它线上的来车,将使车速得到较大提高。
———旅客分流。抛开颇多争议的价格分流法,近几年,虽然尚无好方法将学生客流与民工客流完全分离,但是全国大专院校错开放假时间的有益尝试,已经使学生客流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自我有效分流。
政府头疼的往往成为民企商机所在
每年春运浩浩荡荡的人潮,令铁路部门不得不“头疼”,但是,从民间资本的角度来看,其中一定蕴含着遮掩不住的商机。
既然铁路部门承认,修建与改造铁路应当成为解决春运难题的最主要突破口,那么,另一个问题由此引发:铁路建设要完成规划目标,至少每年得投入1000亿至1200亿元人民币,而现在每年铁路的建设资金却只有500亿,这样大的资金缺口,融资渠道从哪儿来?
铁道部于是想到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变铁道部一家修路为多方引资。其中,相对传统的方式是始于2003年的“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签订合作修建协议”,拉动全国合资兴建铁路风潮。仅2005年,在东北地区,铁路部门就依托此政策与当地政府合作,率先开工兴建了“长双烟”(长春—双阳—烟筒山)、“宇辉”(靖宇—辉南)两条合资铁路。
而另一条给人诸多遐想的融资道路,就是让民间资本参与修铁路,从国内、国外、民营企业等多方面获得投资。虽然目前,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武广客运专线等都已实现投资多样化,温州老板更是率先抢下了“国内民资首次参股铁路建设”的“风头”。但是,正如许多老铁路人所说,以回收成本为己任的民资,面对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铁路运输体制,想要从回收周期漫长的铁路投资中实现盈利,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挑战一:五年后,客流是否也会水涨船高?
也难怪普通百姓对五年后的那个“舒服春运”有所怀疑,单从客流的未来趋势来看,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就很小。
比方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近几年,仅大学扩招,就为铁路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春运客流,使“学生专列”成了与“民工专列”并驾齐驱的“春运关键词”。在铁路部门为了确保学生运输,每年承诺预留足够票额时,不知铁路建设的一大步,是否追得上大学扩招的飞快脚步?
再者,人才市场配置机制逐渐发生作用,异地工作的人员应呈上升趋势,加之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农民工,各地政府又鼓励农民输出劳务以增加收入。
五年后,当铁路运力在逐步提高时,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流动人口数量是否也在不断提高?是不是更多的本地人会选择在春节长假出游?是不是会有更多人因为火车提速而改乘火车出行?
挑战二:提速后,小站不停怎么回家?
投入数亿元,经过8年阶段性改造,百年老站沈阳站焕发出青春,成为沈阳一景;而高标准建设的沈阳北站,在去年建成全国跨度最大的“无站台柱雨棚”后,展现出更为现代的气息。即使在春运最为拥挤的客流高峰,两座车站也能有条不紊地日吞吐10万人次客流。
从沈阳一隅,可以管窥铁路长足发展的稳健思路。但是,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的一席话也令人深思:“截至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的城市才有火车站,县(市)级少得可怜。多少县长、书记给我写信要求在他们那里建个火车站,但就我国目前的路网条件来看,根本达不到。”外加铁路提速要求更多地甩掉低等级小站,看来,那些终于走下火车的“返乡客”,即使在国家高速铁路网骨架初具的未来5年,从火车站到自家家门仍有一段不短的路途。
挑战三:“乘客受罪新闻”将成历史?
今年春运,由于雨雪天气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沈阳北站站长到候车室为旅客鞠躬道歉的照片,登上了许多媒体的头版。每到春运,“乘客受罪新闻”总会成为媒体春运报道的主要题材。
假如我们相信五年后的春运,自己再也不用搭人情买票了,那么,面对日渐庞大的客流,正在精兵简政、轻装上阵的铁路部门,会以更少的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吗?
面对购票长龙,要求不断连班、放弃休息的售票员微笑服务,确实有点难;面对拥挤不堪、人声鼎沸的车厢,让一连几天“没着地儿”的列车员和颜悦色,确实不容易。车票虽小,张张辛苦,而当车票不再成为难题后,铁路的服务是不是又会成为人们眼中不能容忍的新问题?
挑战四:火车变高档票价是否跟着涨?
一位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曾与记者攀谈:“旅游淡季,为了将飞机票推介给普通百姓,我们曾经开通过沈阳与周边城市百余元机票的支线,并派专人到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做面对面宣传。可是,当时一位铁岭来的大妈说得好:‘咱可不知道怎么去机场,也不知道咋上飞机,还是坐火车比较方便。’也正是这种习惯,使新航线仅试行了一个多月就停飞了。”
正是由于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铁路才毫不费力地赢得了绝大多数中国百姓的青睐,成为他们出行的一种“习惯”。
可是,五年后陆续在“客运专线”上投入使用的“子弹头”火车,实在是豪华、先进。以东北哈大客运专线为例,其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小时,建成后,可将哈尔滨、大连两座城市的距离缩短数小时。届时,哈大间的飞机行程加上两地市区到机场的时间,恐怕就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了。那么,这样的高档列车足以给出一个高于目前火车票价、又低于飞机票价的合理价格。
这个价格是否会高出民工的承受能力,从而使民工更多地拥向低价慢车,结果又形成结构性的春运运力难题呢?
挑战五:意外灾害应急力如何提高?
今年1月18日、19日,河南省的一场大雪,使进入郑州站的列车几近全部晚点,部分列车甚至晚点超过24小时。由于天气原因,18日上海站1.5万多名旅客滞留;广州站上万人滞留;南京站晚点列车18趟。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大雪也许在沈阳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在缺乏应对如此大面积降雪经验的郑州,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郑州全城甚至连专业的扫雪工具也不甚充足。
试想,中国目前有1.4亿进城打工、经商的农民,中国高校拥有超过2000万的在校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集聚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享受着更快的车速和更小的车隔。那时,铁路部门又将如何完善自己的应急预案?使意外发生时,停运列车、滞留旅客的数量降到最低点?
如果我们的上述疑问早已悄悄纳入铁路部门的议事日程,并已一一获得论证有力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狂欢,庆祝一个告别“草根购票计划”的时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