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的杂志是《经济学人》。”———比尔·盖茨
“我希望别人能记住我是那个把《经济学人》变成真正的全球性刊物的总编。”———比尔·艾默特
20日,世界著名政经类杂志《经济学人》的总编比尔·艾默特宣布辞去总编一职,专心进行国际关系方面的写作。
现年49岁的比尔·艾默特做《经济学人》总编的13年间,这份周刊的全球发行量超过了100多万份,在美国的发行量超过了美国本土的三大竞争对手———《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成为商界和政界人士的必读刊物,被尊为“周刊中的圣经”。
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说过:“我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的杂志是《经济学人》。”
在信息快餐化的今天,一份严肃的周刊能够创造最为成功的媒体扩张故事,这不能不归功于思维开阔的艾默特,是他制造了这个西方媒体业的奇迹。———文字:吕云
编辑理念
坚持深度报道和分析
本报综合报道
比尔·艾默特20日宣布离任时说,他现在只想集中精力写作一本关于中日关系的书,无法想象还能同时进行编辑工作。艾默特说:“我希望别人能记住我是那个把《经济学人》变成真正的全球性刊物的总编。”
“不从属于任何人”
艾默特不是那种跟政府关系密切的人。尽管《经济学人》影响力巨大,但是他从未像其他英美媒体的总编一样跟政府高层保持密切关系。艾默特说,“可以说,我们不从属于任何人。”
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说过:“我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的杂志是《经济学人》。”而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说起《经济学人》时,也说这是一本“让人忍不住一读”的杂志。
《经济学人》也并不是一小撮精英分子的专美。2004年底,该杂志创刊161年来发行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而这样的成绩还是在《经济学人》这个类似专业杂志的名字把普通读者吓跑的情况下取得的,艾默特指出。
《经济学人》目前在美国的发行量是50多万份,已经超过了美国本土的三大竞争对手《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影响力直逼新闻类刊物《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人》的全球发行量只有10万份,在华盛顿和东京都只有一个驻站记者。
通过稳步的发展,到1993年艾默特坐上主编位置时,《经济学人》的发行量已经达到50万份。而真正让《经济学人》变身全球有影响力的政经杂志的正是艾默特。艾默特在任13年期间,对《经济学人》进行全新的设计,将其变成全彩版刊物,同时坚持深度报道和注重分析的风格,并且积极进行有创意的市场营销。在艾默特的经营下,《经济学人》在政府机构、商界、大学和智囊机构都俘获了众多读者。
周日休息不读报
在艾默特的管理下,《经济学人》在全球21个海外记者站有28名驻站记者,而另有42名记者在伦敦,遇到重大新闻,他们会及时跟驻外记者合作。此外,艾默特还要求记者一般在一个地方干4到5年,然后会换到别的地方去做,以避免他们的思考模式变得狭隘。
艾默特本人每天只读两份报纸———同一个母公司旗下的《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全球发行的子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至于周日,艾默特从来不读该天的英国报纸———他要让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得到休息。
在避免英国化影响的同时,艾默特也在竭力让自己不受美国的影响,这很难做到,毕竟《经济学人》一半的读者都在美国,许多报道都跟美国息息相关。“我每天都告诫自己:你不是美国人。”艾默特说。
管理风格
从未向员工发过脾气
本报综合报道
艾默特以及他所代表的《经济学人》从来都不惮于表达不同的政治观点。比如,艾默特反对英国君主制,支持同性婚姻,还呼吁立法将致幻药物合法化。2000年大选时,艾默特支持布什,但是2004年大选时他支持克里。艾默特在政治上唯一承认自己有判断错误是1997年英国大选时支持梅杰竞选首相,因为后来他发现“梅杰并不是一个很可靠的人”。
艾默特说,他从未企图通过杂志影响决策者。他认为那是很傲慢自大的方式。“人们买《经济学人》是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阅读专业性的分析文章,而不是希望听听比尔·艾默特的意见。”
《经济学人》的一位高级记者说,艾默特给予每个部门的主管以自主权,他从来没有骂过员工,或者发过脾气。但是当他作出决定时说一不二。尽管杂志每期的主要稿件内容都是通过集体辩论决定的,所有员工都参加编辑会议,但是最后往往是艾默特一锤定音。
《经济学人》有个传统:从来都不署具体记者的名字。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艾默特表示,他不想改变这个传统。他认为,匿名制让杂志保持了集体的声音。“没有署名是《经济学人》有别于其他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界,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优势。记者们愿意把报道看作集体的劳动。”在另一个场合,艾默特指出:“《经济学人》的身份很重要,它得益于记者们之间的合作。尽管文章不是集体撰写的,但是杂志体现了集体写作的手法和理念。”
个人经历
差点被《经济学人》拒绝
本报综合报道
现年49岁的艾默特出生在伦敦,父亲是政府部门的会计师。艾默特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对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最感兴趣。1979年,艾默特从牛津毕业后有过一段不平坦的求职经历。在经历过几次面试后,艾默特没有得到来自该杂志的任何反馈,艾默特以为自己求职无望,于是回到牛津继续攻读法国共产党史方面的博士学位,没想到一年后,《经济学人》又开始联系他了。
1980年,艾默特成为《经济学人》驻布鲁塞尔记者站的二号人物,1982年,成为《经济学人》的驻伦敦经济记者。1983年,艾默特来到日本成为报道日本和韩国的驻外记者。在日本的工作经历,令他后来所写的三本跟日本有关的书籍都成为畅销书。艾默特最近的一本著作是2003年所写的探讨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
业余时间,艾默特喜欢在英国农村散步,打板球。目前,艾默特正在撰写一本关于中日关系的著作。 《经济学人》163年历史的政经类杂志
1843年,苏格兰的一位制帽商詹姆斯·威尔逊投资创办了《经济学人》周刊,作为提倡自由贸易,抗衡英国政府的一个声音。
当时,英国政府对玉米进口征税。詹姆斯·威尔逊为刊物定下了一直坚持的原则:“我们真诚地相信,自由贸易、人员、物资的自由往来,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利于扩展整个世界的文明和道德———是的,甚至对于消灭奴隶制也同样如此。”
创刊160多年来,《经济学人》成为一份权威的政经类杂志。曾经有人说,“扔掉你们在课堂上学的新闻学垃圾,看看《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以分析性文章见长,其写作方式注重以事实说话,通常在列举一系列事实后得出必然的结论。
19世纪的一位英国外交大臣格兰维尔曾经说过:如果他有什么拿不准的事,他就会等着看下一期的《经济学人》会怎么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位(1913~1921)时也说,《经济学人》成为“国内外权力走廊中被广泛阅读”的东西。
目前,《经济学人》发行量达100多万份,83%的发行量在英国以外,其中美国市场占一半。读者绝大多数是男性,其中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教育,大部分人都持有至少一个学位,通常是硕士学位。(本报综合报道)(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