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人民币对外币的币值被迫上升,这都预示着要素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它们从各个方面挤压着企业利润增长的空间,从而削弱着广东产业的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过去20多年来,以高资源、能源消耗为特征的投资、出口驱动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
南方日报出版社昨日出版的《广东经济蓝皮书·2006》中的《产业发展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报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该蓝皮书还包括《宏观形势篇》、《热点专题篇》、《区域经济篇》、《和谐广东篇》,对“十一五”规划开端首年广东经济进行展望,以专家的视点、学者的眼光关注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低成本要素支撑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过去那种以外延、速度、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起的作用几乎到了极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摆在广东各级政府和企业家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使其与外资结合,形成轻型、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是广东改革开放早期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广东工业化初期资本积累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汽车、石化等重化型产业的兴起,广东产业结构有所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开始上升,出口加工为主逐步转向国内外市场兼顾。但是,以廉价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形成大规模生产和低价出口的发展模式没有变。低成本要素是支撑这一发展模式的支柱。
而现在,这一模式遇到了要素成本普遍上升的障碍。
要素成本上升的主要表现
一是汇率调整导致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
广东经济外向度较高,因而受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相对较大。目前,各类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尤其是出口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额及收益的下滑。2005年8月份,广东一般贸易出口改变了6—7月连续上升势头,较7月减少4.2亿美元,仅为53.7亿美元,单月同比增长29.9%,较上年同期增幅降低12.8%,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影响已开始显现。其中,受冲击较大的是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行业。
广东的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依存度高,企业大多处于净出口状态,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削弱广东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过去靠低劳动力成本及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纺织产品除了升级外,已经没有退路。广东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也是典型的外向型行业,出口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较高,其中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的出口比例分别达到54.4%、85.6%、77.1%、76.1%和65.2%。由于广东电子信息产品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附加值低,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压缩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
二是国际油价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土地、水资源的瓶颈约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给广东带来生产总值的巨大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广东后续发展的隐患。资源消耗的无节制导致原本资源匮乏的广东发展处于十分尴尬的被动局面,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完全依赖于省外和国外的供应;油价的大幅攀升,尤其是2005年7月以来蔓延珠三角的成品油供应紧缺,给广东的陶瓷、玩具、运输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电荒、油荒、水荒、地荒渐次出现,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加重,严重地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使广东经济的投入产出发展的后劲不足。以每亿元固定资产产生的生产总值为例,近年来呈不断下降的态势,2000年为2.99亿元,2003年为2.71亿元,到2004年该指标已下降为2.66亿元。投入产出效益的不断下降,不能不让我们对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深刻反思。
三是“民工荒、技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
近年在珠三角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广东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据广东省总工会对全省12个城市的调查,民工月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8.2%,1200元以下的占78.7%,而同期广东全省在职职工月平均收入为1675元。民工对提高工资的诉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事实。说明低工资时代已经过去,这一比较优势至少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逆转。随着产业竞争模式从成本和价格竞争向技术和品牌竞争转变,“技工荒”的问题亦凸现出来。据估算,“十五”期末,广东省中级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其中高级技能人才短缺100万以上。“民工荒”、“技工荒”正成为高速发展的广东经济的“软肋”。
高成本时代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26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1979年—2004年,以资源消耗型、低技术含量、粗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支柱产业支撑广东经济以平均每年13.4%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然而,要在“十一五”规划期内继续支撑这样规模的经济持续发展,靠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对广东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使得广东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而国内其他地区制度、政策环境的改善又令广东失去了以往的比较优势,资本外迁、产业转移便成了必然。近年来,广东在吸引外资方面的增速、势头、技术和规模已逐渐落到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之后。2004年,广东签订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93.60亿美元,增长12.6%,比江苏少192.27亿美元,速度慢于江苏的25.1%,山东的13.2%。广东的外源型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只是承担了产品增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源型经济中,真正在广东增值的部分并不多,在广东原有的政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之时,外源型企业更大可能是选择离开。
珠三角地区外源型经济模式负面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广东大量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成为许多企业产品出口难以逾越的障碍,令广东外源经济模式的优势受到挑战。而在外源经济一枝独大的情况下,以内源经济为特征的民营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由于长期以来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令内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具有资本、技术、品牌优势的外资企业日益挤压着内资经济的发展,从而削弱了广东发展的后劲。
目前,广东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地位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例如,山东是个能源大省,在全国能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有了这个优势,山东就能够发展起一些其他省份难以发展的产业。但是,山东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群象经济”,却与珠三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东的海尔、海信都以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成为驰名国内外的大型家电企业;而兴起历史比它们更早的广东家电企业科龙、美的,现在却难以与之比肩。目前山东拥有数量占全国第三位的中国名牌产品,由此形成的企业“先锋”梯队成为推动山东经济之“轮”前行的不竭动力。正是靠着这种内源经济和基础产业雄厚的优势,令山东经济一路走强。这一点值得广东深思。
过去那种以外延、速度、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起的作用几乎到了极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摆在广东各级政府和企业家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不可延误
如何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已成为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延误这一转变,只能令广东在未来国内外的区域竞争中陷于被动。
走到尽头的广东产业发展旧模式需要转型,需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需要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之路。但是,实现这样一种根本性转变是个长期过程。根据笔者对广东产业现状的分析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十一五”期间,甚至在未来10到15年内,广东产业发展将并行着三种模式,它们相互交融,此消彼长,共同推动着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升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外向型经济在广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外向型经济仍然是广东的一个突出优势。在过去20多年中,广东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已经历两轮替代:20世纪9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替代8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制造,现在又处于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制造替代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的阶段。汽车、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业就是此轮替换的突出代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广东依然有机会通过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来提升自己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而广东在引进加工制造业方面已积累20多年之经验,延续这一发展模式,可谓驾轻就熟,见效较快。在拼经济规模、比经济增速的氛围下,它最受人们的推崇。
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方式令广东永远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难以获得,自主技术支撑难以形成,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又握在别人手里,本地只能做全球制造业的装配车间和加工厂,取得一点点加工费而已;但土地、能源、资源过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带来的包袱,却留在了本地。
随着广东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这一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如何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已成为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延误这一转变,只能令广东在未来国内外的区域竞争中陷于被动。
推进传统制造业向珠三角周边转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产业的存量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大不等于强。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已令广东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许多企业正面临着生死抉择的关头。
近年来,珠三角有不少企业已逐步将生产基地外移至珠三角边缘地区,如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以及毗邻的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其主要目标就是突破珠三角土地紧缺、发展空间不足的局限,降低供电、供水和劳动力成本以及防治污染等费用。也有一些企业是为了靠近能源、原材料供应地,或靠近消费市场,以达到减少运输费用的目的而转移到其他地区去的。
这一转移有利于广东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后发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的地区差距,实现广东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珠三角腾出空间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因此,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措施,积极推动珠三角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取得了一定成效。预期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发展,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一大动力。
不过,珠三角产业的平移如果仅有产业成本的降低而没有技术上的升级,其生命力也是有限的。10年后,接收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地区将面临今天珠三角同样的挑战。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自主创新
与上述两大模式并行的第三种模式是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培育自身发展能力为立足点,借助本土的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它并不排斥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相反却主张敞开大门,积极吸引外部创新资源进入本地;但它强调要通过消化吸收和再造,把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本土的创新要素融合在一起,转化为本地强大的自身发展能力。
自身发展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它包括资本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产业更新换代能力等要素。广东走过了20多年改革开放和资本、技术引进的路,已经形成了相当雄厚的物质经济技术基础,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经济规模,奠定了自身发展能力的初步基础。但是正如前面已经分析过的那样,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个基础并不稳固。因此,推进自主创新,强化技术开发、文化创意和制度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将成为广东现有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内源型企业需要这样做,外源型企业也需要这样做。
不过,走这条路相当艰难。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现在,广东省各级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2005年9月中下旬,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少有的高规格,召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会;一个月后,《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问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指出自主创新是广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紧接着,带有标志性的省委14号文件《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又旋风般出台。这对于推动广东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一味靠“外”的外源型主导向内、外源并举转变,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当然,要把认识转变为行动,把规划和政策构想转化为自主创新发展的实践,还需要在各个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思想认识、体制创新和制度变革上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可以相信,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将在未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上升为主导模式。
六大对策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
。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政府机构对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急功近利式的政绩观和官员考核升迁机制推动下,各级政府部门常常把精力放在扩大经济规模、谋求经济快速增长这些看得见的表面政绩上,而忽视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转变发展模式,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定位,约束政府盲目支配经济资源的权力,铲除粗放增长模式不断复制的制度基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和官员升迁机制;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要加快培育各种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将那些政府可做可不做的事交给中介组织去做,加快中介服务与高端服务市场的发展,为企业自主创新打造高效的社会环境。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工业结构转型,推动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着力解决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较低端位置的突出问题,改变工业内部存在的低水平发展和低端工业较多的不合理状况。以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抓好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等主导产业,适度发展石化、钢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潜力产业,推动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和产业优化升级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传统产品质量和档次。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对经济增长影响大、对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如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积极提高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水平。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调整升级的主体,必须通过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对于提升广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实现,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经济技术基础外,离不开社会创新环境和社会协作体系的形成。就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不可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一体化创新链条,而必须通过市场从企业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完成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此,完善社会创新环境,建立由独立的技术研发机构、社会技术咨询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与融资机构,同企业自主技术研发机构一起组成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社会化协作创新体系,是推动自主创新、增强自生发展能力的关键。
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潜力。
优化提升外源经济。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的招商引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广东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引资模式,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引资方向,把引进技术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统筹协调起来,把招商引资的重点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主要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水平,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内源经济的不断壮大是广东产业模式转变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政府要逐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增强内源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通过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要素成本过高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珠三角可以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逐步将资源型、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同时,把发展重点放在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西两翼和山区则要致力于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和与珠三角产业形成互补,壮大经济实力。
腹地过小一直是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港澳合作水平、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广东要充分发挥邻近港澳的优势,继续推进CEPA的全面实行,促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资源节约和合理高效利用是缓解广东资源制约瓶颈的重要手段,因此广东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型产业,逐步形成企业、工业园、城市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法规和标准,抓紧研究制定《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公众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城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建设绿色广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撰文:许卓云张拴虎练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