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2006年1月20日,江苏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闭幕,47岁的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以541张的高票,当选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这位“最具争议市委书记”的擢升,显然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以至中央政府的支持与肯定。1月25日,当年另一位富有争议的长冶市委书记、现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向仇和发出贺电……《经济观察报》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吕日周。
问:我们知道,同是“改革明星”,你与仇和有过沟通,这次仇和当选江苏省副省长,你有什么想法?
吕日周:仇和当选副省长,不论他分管什么,都是一个改革的胜利,这是中央和江苏省委一个正确的干部导向。
问:你一定在仇和身上看到了自己。去年你去宿迁考察,会晤了仇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吕日周:最大的感受,是体会到了江苏省委给宿迁提供特殊政策的苦心。宿迁是一个贫困地区,有江苏省委的支持,有仇和的大胆干、大胆“冒”,才发展了起来。宿迁之行更加坚定了我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支持仇和、爱护仇和,要给他宽松的环境,理论界与法律界的人士,最好能通过其他渠道给仇和提建议,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争论他,更不能简单地去否定他。图:2004年7月14日,宿迁,吕日周会唔仇和(右)
另外,我觉得仇和一定不能忘了宿迁市长张新实对他的全力支持。在宿迁,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和谐,这使我非常羡慕。
问:当下确有很多对仇和的非议,评论者认为,我们需要更好的民主政治制度安排,而不是人治手腕高强的“青天大老爷”。所以,尽管大家都承认仇和干了很多实事,但因为他是“强权政治”,一些人士说“宁可不要仇和”,“仍然要从总体上否定他”。
吕日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建设上的反映。坚持民主集中制下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是我们必须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对此我们一要坚持,二要完善,以充分发扬民主,防止可能出现的“一把手”专断现象。但我不赞成用“强权政治”来概括在民主集中制下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导干部。
问:仇和当选副省长后,不搞以权谋私那一套,他在乡下的兄弟姐妹,没有因为他“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与那些周末回省城度假的官员也不同,他非但一个人去了贫瘠的苏北,还把妻儿从省城移居到苏北。可以说,仇和在这方面声名清卓,的确是一个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干部。但问题是,批评仇和的人说他过分插手行政事务,说他漠视正当程序推进改革,他们很难将这些与“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画上等号。
吕日周:不靠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仅仅靠艰苦奋斗、联系群众还是不够的,必须把体制内的艰苦奋斗与体制外的自主创新结合起来,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支持用这种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问:但也有人认为,仇和干的不少事是严重侵犯人权的,比如让人在电视中示众忏悔,比如强制拆迁。有一个细节被一些评论者反复引用:“有个妇女的柜子太大了,搬不出去,铲车上去了,轰,房子推倒了,埋在里面,这个妇女一下就昏了过去。”———仇和治下出现这样野蛮的场面,难免使人心生恐惧。
吕日周: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仇和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根据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而来。以一篇报道为依据来评价一个人,难免有失公允与全面。我记得那篇报道还配发了一张照片,说仇和走在一群干部的前面,显得有些落寞、孤独,这就过于主观了。他要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什么投票中能得到那么多票呢?一个领导干部在现实当中,他可能走在前面,也可能走在后面,更多的时候,他会走在中间。实际上,报道中的仇和与生活中的仇和,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应该理性、辨证地看待仇和,尽量深入地了解他,而不能依据一点点资料就对他下定论。
问:人们的确一直在把你与仇和相提并论……
吕日周:把我与仇和相提并论,我有沾光的感觉。我不如仇和。仇和是我的榜样。他在宿迁的改革力度与勇气,都比我大,而我为了班子的团结,作出过一些妥协。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遇到体制漏洞,就会利用这种漏洞谋私,另一种人发现了体制漏洞,就用自己的身体去堵上,仇和就是这种奋不顾身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仇和是一个英雄。我们塑造过很多牺牲了的英雄,但也应该发现这些生活中的英雄。
问:我一直认为你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是不是也因此戴上了与仇和一样的“人治”帽子?
吕日周:什么是人治?我吕日周解决问题,我作为市委书记代表市委去行使权力,就成了人治了?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就是人治了?这样的人治其他地方也有,为什么单给吕日周扣上这顶帽子?乱扣“人治”的帽子,就是对民主集中制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否定。如果领导干部的带头、带领、带动也算是人治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治就是越强越好。
当然,人治是法治的对立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从长期来讲人的作用是不完全可靠的,多数情况下只能解决表面的、局部的、临时性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民主和法治建设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终不再需要领导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后来我在长治也力图用制度建设解决问题,长治走向了“五大监督”———首先是长治市委和市政府进行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然后是以人大牵头的法制监督、以政协牵头的民主监督、以新闻媒体牵头的新闻舆论监督,还有民主党派监督。但从人治走向法治,这是一个过程。
问:不过人们感觉你与仇和总在做着一些标新立异的事情,你们的身上已经贴上了“有争议”的标签。
吕日周:在体制内我没有什么标新立异,“一把手”率先垂范,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不是我的发明创造。
而在体制外的自主创新上,你不担风险谁担风险?要等统一了思想再干,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有在干的过程当中统一思想———这是万里同志亲口对我讲的。现在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于社会上,没有人去解决不行。要解决问题,就要敢闯敢冒,不冲一下,时机永远也不会成熟。不拼上命是不行的。这也是一种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一个改革突破,都是从模范带头作用开始的。
实际上,我也不是完全认同仇和的改革,比如宿迁卖小学就有些不妥。但改革应该允许失误。
我们的社会对改革者要宽容,不要随便扣帽子。理论界、法律界的批评也还无所谓,更可怕的是党内有人以组织的名义给你戴上“有争议”的帽子。“右派”的帽子还可以摘,但一旦戴上“有争议”的帽子,你是一生也摘不掉的。我想,如果仇和没有那么好的环境,没有那么坚定的意志,早就让这顶“有争议”的帽子压倒了。
问:直到现在,还有媒体试图展现你在长治的另外一面,不仅是讲你“有争议”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反面的评价。
吕日周:不要计较这些事,历史会证明一切。过几年,你再到长治做一次调查,一切真相大白,高下立判。
(本文未经吕日周本人审阅)据《经济观察报》 吕日周,1969年山西大学毕业;2002年2月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2003年1月15日,当选为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曾是划时代小说《新星》中的改革者形象———“李向南”的原型之一。
吕日周在山西长治以一把手的身份和权威大胆推行改革,反对浮夸,勤政廉政,廓清吏治,取信于民。他拿乡镇企业局开刀,将该局统计数字的水分挤掉44%;他督促市统计局制订《关于挤水分的实施方案》,全市动员挤水分,然后公开见报。
在吕日周的主导下,长治市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机关报公开批评政府主要领导、地方党委和党委通过正式文件赋予媒体舆论监督的“尚方宝剑”的先河,———凡此种种,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仇和,1957年1月生,大学学历,助理研究员,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2001年8月任宿迁市委书记。
仇和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当地的改革与发展,署理治安,铁腕反腐,卖国企,卖医院,卖学校,卖幼儿园,尽显强权之能事。他勒令三分之二的宿迁官员离岗招商创业,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强扣公职人员工资,———凡此种种,引起广泛批评,使他有了“全国最具争议市委书记”的称号。
(金陵/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