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如何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新华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
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模式
解振华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环境投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污染,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解振华说,在环保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时期的环保工作要实施新的举措,努力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
努力创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政策
解振华说,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以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要创新环境政策,促进新型工业化。
解振华说,要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对重要的规划和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范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指导和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解振华说,要坚持以人为本,将良好的环境作为资源,搞好城乡建设和发展。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首先要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解振华说,要下大力气治理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公众关注的重点流域、区域、城市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要继续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解振华说,要建设绿色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要继续深入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环境忧患意识。要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环保模范城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使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经过不断努力,使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年12月4日)(责任编辑:戴金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