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保持2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从去年4月开始“转过了一个弯”,及时规避了过热的风险。长期关注中国的许多海外媒体记者说:这让很多国家松了一口气。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韩国的学者和企业都充分感觉到了中国钢铁、汽车等行业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和重复投资问题,我们的心里都悬着,担心这个弯拐不好。 ”韩国《中央日报》北京特派员刘光钟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开幕式之前,手握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严肃地说。
“我们现在都松了一口气。”他说。
刘光钟认为,温家宝总理的报告着重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从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拓展到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并着力解决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社会问题,“这让世界感到中国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保持经济活力。”
他说,由于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迅速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东北亚经济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世界银行贸易研究组2月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入世已为中国经济带来每年400亿美元的收益,而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的入世更是得益750亿美元。
专程来北京采访人代会的丹麦《贝林时报》驻上海记者丽丝比德说:“虽然中国在地缘上距离欧洲很远,但是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希望了解中国。”
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9.5%,根据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
对此,丽丝比德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周期性,考虑到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一个增长放缓的经济并不等于不健康,相反,它可以在调整中确保经济的长久生命力。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官员赛义德·贾维德对于温家宝总理的报告非常重视。他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04年它吸引的海外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作为一名外交官,我需要在这份报告中捕捉中国今年发展的重点和规划。”
根据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最近公布的《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消费国》报告,中国目前对谷物、肉类、煤炭和钢材的需求量已超过美国。
贾维德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相信中国的经济不会衰退,关键就取决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调控能力。”
他说,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人把中国人口比作“核弹”,并预言必然会很快爆炸,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中国不仅有效限制了人口的高速增长,而且把人口作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因素。
“那时候中国政府面临的外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压力要比现在严峻的多,既然中国政府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度过那些艰难的阶段,我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继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他说。(记者程云杰)
新华网 2005年03月05日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