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宏
今年,山东省临朐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农民如何看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了解到:
农民迫切希望获得社会医疗保障。农民对上世纪70年代的合作医疗制度记忆犹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老年人,对于合作医疗免费打预防针,减免部分医药费,村卫生室依靠中草药预防病等往事非常怀念。因此,农民希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尤其是贫困家庭迫切需要可靠的医疗保障。在对“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需要程度”问题的回答中,有48%的被调查户认为一般需要,42%的被调查户认为特别需要,两项合计达90%;只有10%的被调查户认为不需要。在对“建立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对生活有何影响”的回答中,有19%的被调查户认为有一般影响,50%的被调查户认为能够提高医疗保健水平,28%的被调查户认为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三项合计达到97%;认为没有影响的仅占3%。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
农民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在农户对“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承受额度”问题的回答中,有12%的被调查户认为应在10元以下,38%的被调查户认为在10—15元,20%的被调查户认为在15—20元,而认为在20元以上的占30%。也就是说,认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度承受额不超过20元的农户占总数的70%。在对“何种因素决定医疗消费水平”问题的回答中,认为是经济状况的占被调查户的56%;认为是病情需要的占41%;其他因素的占3%。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存在不少困难。一是经济上,目前许多村集体经济已没有了积累,农民个人经济承受能力较低,面对广大的农村弱势群体,仅靠中央、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集资,资金来源有限;二是思想观念上,在农民中广泛存在侥幸心理,因为看病的支出不属于刚性支出,因此,相当部分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意识不强,同时,农民害怕交了钱而不得病,钱被别人使用,心理上不平衡。三是医疗服务水平上,目前乡村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当数量的农民认为即使有病乡村卫生院也不一定治好,从而影响他们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为此建议:
一、大力进行宣传引导。要严格按照中央的精神办事,早日建立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使其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从而引导农民不断增强自我保障和互助共济意识,并最终形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强化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针对农民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顾虑,建议应对定点卫生院利润率进行合理限制,以薄利多销取代暴利,建立行政监督机构,完善监督制度,及时发放农村合作医疗就诊卡,使每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凭卡实行医疗保健,使农民既当受益者又做监督者,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定期实行公开,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作情况和定点卫生院的财务账目定期进行审计。
三、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让群众既少花钱又能看病。要严格执行药价标准,保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