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张睿华记者王博文)红色的箭头,细长的箭身,火热的推进器,精心裁制的五星红旗,还有箭身上醒目的“中国航天”,一支“火箭”在大连市西岗区少年宫的上空快速上升。
这并不是火箭,而是出自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居民肖常柏之手的一个长达10余米的风筝。 昨日13时,天空中飞舞的这支“神六火箭”为他赚来不少掌声。
肖常柏是个“职业”的风筝爱好者,“现在我每天都要去放风筝,跟上班一样朝九晚五。”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肖常柏一提到风筝就神采奕奕。
肖常柏今年59岁了,第一次接触风筝是在2003年,他偶然看到西岗区少年宫的广场上有几个老朋友在放风筝,几十年从没玩过风筝的肖常柏产生了兴趣。肖常柏花5元钱买了个风筝,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放就是3年,从业余变成了“职业”。
对于风筝爱好者而言,光把风筝放上天是不够的,还要看谁的风筝质量好、放飞技术好。肖常柏说,制作风筝在选料、骨架扎制、风筝糊面、绘画施彩各个方面都有很多讲究,此外,风筝不仅要飞得高、飞得远,还要容易起飞、飞行稳定。刚开始他一窍不通,白天向其他的爱好者学习放飞技术,晚上就捧着借来的风筝制作书籍钻研。
如今肖常柏是风筝爱好者当中小有名气的行家里手,自2003年喜欢上风筝到现在,他已经做了大大小小的风筝200多个,他做的风筝还很特别,人都说:“老肖能让垃圾飞上天。”原来他做风筝的材料几乎都是捡来的。破雨伞、塑料包装袋、衣服里子、手拎兜……都成了他的宝贝,至于风筝骨架和线盘,一根捡来的竹条或树杈到了他手里,一会就变成了风筝骨架。
肖常柏有个外号叫“风筝大王”,他的风筝大的有十几米长,小的差不多巴掌大。提起这只“神六”风筝,他说,他曾在书上读到,美国的华盛顿宇航博物馆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为了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试验大获成功特意做了这只“神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