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昨提出创建反扒新模式,派出所及刑侦大队纳入反扒网络本报讯(记者蒋怡丹)我市警方已将各派出所及刑侦大队纳入反扒大网络中,昨日,警方召集8个分局、各刑侦大队及13个派出所商讨创建反扒新模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由市公安局副局长姜建群任组长的反扒网络领导小组也于昨日正式成立。
上月车扒案件少于“地扒”
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110指挥中心接报的刑事案件报警中,扒窃案件占了总量的12.68%,其中车扒案件高于地扒案件;今年1月份,接报车扒案件已明显少于地扒。案件比例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反扒志愿者在公交车上的连续行动,对扒手们造成压力,迫使原先在车上活动的扒手转向车站及路面转移。
扒窃犯罪日益职业化集团化
组建全市反扒网络的设想,起源于扒窃案件和特点和打击处理的难点。目前扒窃犯罪职业化、集团化、暴力化日趋突出,扒窃人员中85%左右是外来人员。扒窃案件过程具有随机性,出手快、得手快、转移赃物快等特点,往往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地方,给反扒民警捕捉战机抓现行带来很大难度。在审理中,由于有的扒手是聋哑人或未成年人,加上受地域等客观条件限制,核查身份难,调查前科难,在打击处理上使嫌疑人有空子可钻。如活动在中山路的西北扒手,流动性特别强,他们主要是在街头路面人多拥挤处,以老人、妇女和学生为主要目标,甚至跟着人流前进方向一路尾随,贴近下手。由于这些被扒窃对象防范意识较弱,反抗能力较差,即使失主发现了扒手,也多半不会追究或报警。扒手中,10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动手扒窃,成年人则在幕后操纵,失手后警方抓住未成年人难以处理,失去了震慑犯罪的效果。中华派出所提供的数据称,近一年来,仅群众向派出所举报西北扒手的案件就有300多起,社会影响很大。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反扒仍不容乐观,扒窃有趋于暴力的倾向甚至拉帮结伙,如果放任其成势坐大,就可能演变为黑恶势力团伙。“扒窃案件的发案量排在高发案种类的前六名,对社会治安的影响最为严重,这些案件多发会影响到整个破案率,同时还使案件的总量上升了。”“兄弟城市越来越重视反扒,厦门要注意了,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邵华说,春节期间他前往福州,刚进城区就看见每个路口都有两三个民警在执勤。“路面见警率高了,无形中有了威慑力,很可能违法人员就会迫于这种压力,流散到周边其他城市比如厦门。”
义务反扒志愿队创厦门特色
警方认为厦门反扒的条件不错,已成立的义务反扒志愿队初步取得了成效,充分调动了社会积极因素,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反扒模式。目前,警方除了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反扒网络外,还要再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营造更浓烈的反扒氛围,最终目标是“让犯罪嫌疑人到厦门就胆战心惊,不敢下手”。邵华说:他们不作案就是我们的成功,不要因为没有抓到贼就影响了反扒的信心。
建反扒网络遍寻犯罪踪迹
作为专职反扒的轮渡公交派出所,没有管辖的社区,因此,他们对暂住厦门的扒窃团伙进行调查时,属地派出所的协助极为重要。各派出所加盟反扒网络,调查进行时,就能尽快并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嫌疑人的户籍、真实姓名及前科记录等信息。根据信息扩大案件的侦查,线索多了就容易寻找犯罪留下的“痕迹”了。这可以大大改变以往因证据不足致使嫌疑人逃脱处罚的结局。在这个反扒网络中,110指挥中心和反扒大队都可以为各基层派出所提供信息全面完整的车船、司机等情况,这是警方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的基础。据悉,目前警方已招收第一批100多名信息员,他们来自各营运公司及社会各阶层,经过培训后,这批对社会公共安全特别敏感的人员,将随时为警方提供线索及情报,相关信息通过公安网络直接发送到设在水陆分局的信息接收站,警方还将安排专门的接线人员24小时随时处理接收到的信息。记者注意到,这个庞大的反扒网络其实并不仅仅服务于反扒,在社会治安及刑事侦查中,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像这样全面的、大规模的多警种多部门协作模式,似乎还没有先例。(来源: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