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俊毅 见习记者 曹刚 实习生 徐兰芳
“狗年两头春”的好口彩着实炒火了婚庆市场,据估算上海今年有14万对新人将择吉日成婚,比去年增加近30%。在熬过生意有些冷清的鸡年后,宾馆酒楼、租车公司、婚纱摄影、婚庆公司……不少操办喜事的行家里手早已按捺不住,急吼吼的目光盯牢了都市新人们鼓鼓的荷包。
今天上午9时,今年沪上第一个大型婚庆展在上海展览中心粉墨登场,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走进会场,亲身体验了一番婚庆展的“疯狂”。
“战前”动员 气势逼人
8时50分,距离开展还有10分钟。会场内突然响起一片掌声。随后,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循声望去,不少展位前齐刷刷聚满了工作人员——“战前”的最后动员正在进行。
10多平方米的展位,30多个黑压压的脑袋,齐声高喊:“我们是第一!”“我们一定要努力!”“加油!加油!加油!”最后以整齐而有节奏的鼓掌声收尾。“开工!”人群突然散开,迅速各就各位。或在展位外手拿礼品招揽顾客;或坐在展位内笑颜如花静候来宾。
半个小时后,响亮的掌声再次响起。原来,是某婚纱摄影参展商做成了今天的第一笔生意。所有工作人员再次热烈鼓掌,甚至还放起了金灿灿的礼炮。
招揽客户 各显神通
狭窄的过道两边,站满了促销小姐。每人手捧“诱人”的礼品:发光的小玩具、心形喜糖包、婚庆杂志……记者刚踏上走道,两边人群同时围拢过来,拼命把记者往自己的展位拉。
“坐3分钟,就可以拿小礼物”、“来我们店可以去国内七大外景基地拍摄”、“只需要进来坐1分钟,你有礼品拿,我有2元钱人头费。帮帮忙吧!”叽叽喳喳的声音震耳欲聋。
突然,记者感觉自己的左右臂都被人拉住,还被人拦腰抱住向前推,整个人几乎动弹不了。最后,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抱”进了一个展位。
巧舌如簧 你别想走
可是一旦坐下来,就很难走了。促销小姐首先递上一杯热腾腾的纯净水,随后开始给你“洗脑”。从公司历史、行业地位到摄影化妆、外景拍摄,滔滔不绝。
当记者有些不耐烦,想起身走人时,立刻被“揿”回座位,“你不了解我们公司,怎么货比三家?”不等记者回话,促销小姐又说:“特惠套餐是限时限量的,你错过了,再想回来就没有了。”于是,由于商家的“蘑菇战术”,本来说好的“2分钟”变成了“20分钟”。
低价浪潮 “波涛汹涌”
“感动特惠套装”、“轰动套餐价”、“特惠盛宴”、“省钱组合”……各个参展商的广告标语上是不约而同的“动听诱人”,不约而同的“低价攻势”。另外,绝大多数低价广告后还附带一条:“限量预约中,仅限会场内现场购买有效,到期或售完为止。”
几个展位内几乎每个推销员都打出“全市最低价”的招牌。最大的折扣从5999元的原价降了3000元。“我们这里2999元,快来看看啊。”王小姐话音刚落,隔壁展位内的李先生马上蹦出一句:“这里2680元。”
“低价”成为每个摊位的“卖点”。但低价背后究竟有没有隐藏陷阱,消费者还需仔细分辨。
【焦点链接】
三成新人感觉被婚庆公司哄骗
今年1月25日,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上海市婚庆服务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市民对本市婚庆公司满意度仅为70.77分,有超过30%的受访者表示有被哄骗的感觉。
在调查中,19.8%的被访者感到合同条款模棱两可,甚至有17.6%的被访者反映婚庆及婚摄公司没有与他们签订合同。在“婚庆服务”一项中,司仪不称职的问题尤其突出。
评价中心发现,截至2005年底本市仅有1000多名婚庆司仪,大部分属兼职。
有关部门建议,签订婚庆服务合同时应详细约定婚礼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对婚庆公司口头承诺的优惠条件必须以书面形式约定,避免公司将来翻脸不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