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导语:强大的秦帝国在统一四海后,在全国大兴土木,建造了一系列巨大工程。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即便在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令世人震惊。
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不仅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而且在东海之滨修建了帝国的东大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早已湮没的建筑群再现端倪。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帝国,第一次实现了先秦列国王侯们的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意气风发的秦始皇巡狩国土直至最东端的渤海之滨,在这里修建了秦帝国的东大门——碣石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这里从此成为后世帝王心目中的圣地。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国家大一统之后,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就会认为,国土全是他的,这种思想很突出。我们可以看一看,秦始皇、汉武帝,甚至在三国时期仍然存在这种概念。曹操有雄心壮志想称帝,也到海边去看,他不只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一种信念,要追随秦皇汉武,完成他构想中伟大的事业。
后人为什么总愿意去碣石门?就是因为当时秦始皇把它作为一个国门摆在那里,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象征。但是,传说中的碣石门和碣石宫到底在哪里?人们一直在找,一直想搞明白曹操到底在哪里赋的《观沧海》这首诗,很多人都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大概是上世纪的80年代初,辽宁省的考古工作者做普查,发现了石碑遗址,这里属于锦西市。在海边有一个村子,在这个地方有一块大土包,就在海滩边上。探测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一个大夯土墩,有四十米见方,经过探测,周围是一大片遗址,试掘之后,发现了秦瓦,实际上是一个大的脊头瓦。
因为秦朝的延续时间很短,才十几年,所以秦瓦当花纹变化不是太大,很难断代,我们只能笼统地说秦汉遗址。但是我们在辽宁发现的一些遗址,和西安附近出土的瓦当相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对照了之后,我们比较倾向于认为这些东西是秦朝时代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一出土,我们就推测是秦朝的宫殿了。就这样,在海边发现一处秦的宫殿。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古建筑研究的专业人士,在辽宁附近发现秦代宫殿,令杨鸿勋兴奋不已,这让他马上想到了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碣石门。他决定立刻赶往考古现场,对遗址进行调查。
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著名古建筑研究学者。
杨鸿勋:我第一次去,他们给我介绍情况,说这儿有一个旅游名胜点,叫做孟姜女的姜女石,传说孟姜女死了化成石头了。那么,旁边三块大石头是什么?老百姓都说这三块大石头是孟姜女带的三个大包袱,她去找丈夫,她的丈夫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
这个故事非常吸引我的注意,但是并不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是这个传说和秦始皇有关系,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再一个他们介绍情况之后,说这里有一个四十米见方的大夯土墩,就是石碑地的遗址主体这部分,对着海里那个礁石就是所谓的姜女坟。
夯土土墩和碣石的相对关系,让杨鸿勋异常兴奋,因为在传说中的碣石门,本应正对着一座巨大的碣石宫。那么,两个遗迹之间究竟能否找到相应的关系呢?
杨鸿勋:我问他们对得准不准,他们一开始说对准了对准了。后来我不放心,因为这边还有三块大石头,我急于想知道这些石头和夯土墩之间有没有轴线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问了负责测量的同志,他直接用仪器看,他说对得不准。我又问,不准的话靠哪边呢?他告诉我,中轴线是靠这个姜女坟这块大石头的西边,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大石头和三块大石头之间。
这下子我就更高兴了,因为这加深了我的一个设想。旁边的三块石头,也就是那三个大包袱,当年应该是一块。我就问当地老百姓,老百姓说,解放那一年,这三块大石头还遭到了雷击,有一块被雷击劈了。这就更加强了我的想法:二千多年来,在大海上这么一块石头,被雷击或者地震,滑下来变成三块了。这个怎么证实呢?我建议他们找当地的水文站,让他们能够探察一下,在落大潮的时候,水位很低的时候,潜水下去,查一下,看一看,我怀疑这三块大石头之间有一块和东边的一块大石头,可能是和大陆架连在一起的,另外两块松散摆在地上。
这个很快也得到证实了,那一块大的是跟大陆架连着的,它有根,那两个没根,是从上面下来的。这样的话,就加强了我的推测和认识,认为它就是碣石宫。对此更有信心了。
在杨鸿勋的判断下,在数千年前的秦代,海中孑然而立着两块巨石,像一座宫殿的门阙一样。而在这个长长的中轴线上,这个宫殿也是以“碣石”命名,被称为“碣石宫”。 杨鸿勋: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调查访问当地的老百姓。当地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非常可信的,因为就是发生在最近的事。他们说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附近的好几个村子,老百姓都套着大车来拉海里的石头,因为从海滩通向姜女坟这个石头这儿,有一条大路,石头铺的,而且是大石头铺的路,一落潮就露出一条大路,一涨潮就没上了。这条路在1958年以前还有,不过现在看不到了。1958年的时候村子里头好多人套着大车来拉这些石头,当做建筑材料给卖了。我一听这个太有意思了。为什么?在建筑艺术创作上,这两块石头孑然而立,已经肯定了,那是一个天然的门阙,非常符合秦代的创作意图。在秦代有一种思想,就是要把自然形态纳入建筑规划中,借助自然的形式来助长建筑艺术的效果。比如阿房宫前殿,是以表南山之巅为一阙,这和它把自然界的两个山峰作为宫门双阙一样,中轴线对着大宫。这样的话气派就非常大,建筑、人为环境、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自然界有这个东西,那是很不容易,有这两个大石头作为门阙,就很像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一样,它是表东海碣石以为阙,所以加强了我的理解,猜测它可能是碣石宫的遗址。特别是这条道一出来,这在建筑艺术创作上是加强了两者的联系。海离得很远,这儿有两个石头,你在这儿盖,一般人不太注意,互相的关系还不太明显,要搞一条大路连上,这就加强了自然的物与人工创造之间的联系,所以这条甬路的铺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艺术措施。
然后我就问老百姓这个石头路怎么铺的?铺得平吗?用什么石头呢?但是他们都不太注意这些细节,只是说大石头。我说多大?这么大,他们说对。我说是圆的,大卵石?我是想因为海里海边多这种石头。他们也说对对对。我说还是那种见棱见角的大毛石?他们还说对。都是对,所以我就始终没有结果。
当时,我就住在海边的考古工作站,所以有一天我潜泳下去。为了证实老百姓的传说,我本想要老百姓去捞这个石头。但是当时我没有任何潜水的设备,只能在浅的地方捞,扎个猛子一口气下去,抱上一块,又捞上一块。再往里走到姜女石的地方,那是很深的地方,就如同一房深了。我想这就很难捞了。
我游过去,在中途的时候,零零碎碎发现了一块一块的石头散落着,都是大毛石,像现在颐和园、圆明园围墙的那种虎皮石,那种大毛石,见棱见角的,因为海水很清,都看得清楚,大致的宽度可以知道。散落的石头还有很多,好像有一条线是散落的石头,再往东就再也没有石头。
这个宽度等我浮出水面一看,正对远处的礁石。我就一路潜泳过去,看一下,就靠憋着一口气下去看,大概到一房深左右,三米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快接近碣石了,我就没有再继续向前走,能够看得见碣石根堆着很多很多石头,基本上等于说没捡多少,还在那儿,我就回来了。我的手上被划得全是小口子,那些大石头,二千多年,上面那种贝类生物的壳,很小的小贝壳,都像小刀片一样,我一摸石头,当时没感觉,后来越来越疼。
这次下海的探寻,基本从实物上完成了对碣石宫与碣石的实物考察,一座被历代帝王顶礼膜拜的帝王之石就这样展现在后人眼前。
杨鸿勋:上来后证实它确实有了,所以我就跟辽宁的考古同志讲了这件事。我调查的结果发现老百姓说的1958年把石头卖了确实是真的,这个宽度就是两个碣石之间的宽度。我回来以后,《中国文汇报》约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碣石门与碣石宫》,在《中国文汇报》上发了,他们需要一张图,我就画了一张复原图。
一系列调查分析之后,碣石门和碣石宫似乎正在浮出海面,这时,《史记》中的一段记载又为它们的寻找提供了新的证据。
杨鸿勋:查文献,《孟子列传》讲一段故事,说驺子当时是个学问家,燕王把驺子请来了,大学问家来讲学,燕王非常崇拜信仰他的学说,所以燕王抱着大扫帚为先导,领着欢迎队伍走在最前面,这是古代礼节。为什么抱着扫帚迎接客人呢,大概是表示我洒扫庭厨,干干净净来迎接你,表示尊敬的意思。国王亲自抱着大扫帚,领着迎接队伍去迎接驺子,而且特别为他讲学建了这个宫殿,就是碣石宫。
那么,这个碣石宫和秦的碣石宫有什么关系呢?
秦统一之后,各国都是他的领土了,当年属于燕国的这块地方也是秦的了。这个地方我想是被秦始皇看重了,海里有碣石山,就是秦帝国的东大门,想以这个宫殿为基础改造扩大成大工程。所以我怀疑这个秦碣石宫,秦再建的碣石宫是在燕的碣石宫基础上改建的。支持我的猜测的证据是出在这个遗址上。那时候我去的时间,距现在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当时试掘过这个大土墩,石碑地的四十米见方土墩,就是试掘已经发现燕瓦当。
其中有两块残破的,为什么说是燕代的呢?是从瓦片的瓦当上面来判断的。那种饕餮脸,像两个大眼睛一样,变形的,又像云纹,主要是饕餮脸变的这种纹样,这在燕国是常用的纹样之一。还有像植物纹的树叶这种,这是燕瓦当里常用的题材,所以这两块瓦应该说也是两块燕瓦。因此这个遗址出现燕瓦当,就又提供了一个佐证,我们推断秦碣石宫就是在燕碣石宫基础上扩大建成的。
原来,雄伟的碣石宫与碣石,并不是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的大一统时代,而是在燕代的基础上扩建的。显然,重建后的碣石宫与它的前身相比,更具蓬勃气势。其雄伟的排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使得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一统帝国东大门。
经历史学家分析,就在秦朝在燕国的碣石门基础上重修自己的东方大门时,似乎不知疲倦的秦始皇又于秦朝的首都咸阳展开了一座更为令人吃惊的巨大工程——阿房宫。如果说秦朝碣石门是东大门,碣石宫是迎接来自东方的贵客的前门脸的话,那么这座远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建筑,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无情的战火和两千年的沧桑变迁卷走了它的全部辉煌,只留下千古名篇《阿房宫赋》供后人追思叹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庞大的秦帝国,随后他以举国之力开始了三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长城、秦始皇陵与阿房宫。两千多年后,人们仍然感叹于秦长城雄伟的身影和始皇陵地下军团的威严肃杀。然而和他们齐名的阿房宫却因为战火,还未全部完工就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它的传奇故事仅凭着唐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而永远流传后世。
杨鸿勋:中国有一个传说可以验证杜牧的《阿房宫赋》。就说当时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时候,足足烧了三个月,可以想见阿房宫当时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历史上的记载在《史记》里面有,是比较可靠的。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他就觉得旧的宫殿不适应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阳也在扩大,他要把原来各国有钱的人弄到这儿来,免得各国要复辟造反。
很多有钱人都搬到咸阳来了,于是咸阳人很多,他的宫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扩大新皇宫,和他统一的大帝国相称的新皇宫,叫新朝宫。新朝宫的范围就是《阿房宫赋》写的“覆压三百余里”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个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宫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话。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种国运长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么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个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冈。房呢?是因为它是一个大夯土台,筑的像山一样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怀疑“阿房”是一个工程代号,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秦十几年就亡国了。
当时在工地它得有名称,那个大土包像山一样的房子,就叫阿房。这是我的一个猜想,它是前殿的一个代号,单体建筑的代号。因此这个新朝宫也没起名字,就叫阿房宫,大家也就这样叫开了,阿房宫于是就代表了这个宫殿的总体。 后人猜想,或许由于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于是,在历代建筑师的眼中,这幅设计图成为了一个永远向往而不能触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宫中隐藏着怎样的雄伟与奇妙之处,后人至今还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遐想。
杨鸿勋: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张清朝人画的一幅画《阿房宫图》。这张图画的是清朝的亭台楼阁,完全是清式的。这比阿房宫差着两千年啊。他也是凭想象画出来的,他想象的根据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所以它表现得高低错落,很多宫殿的样子全是清朝的样子。
后来,我根据一些经验,绘制了一张阿房宫图。但是,因为没有发掘,所以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的设想。我们还不能叫复原图,可以叫复原的设想或者对原状的一个设想。它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盖房怎么盖,最高级的建筑怎么盖,以及它现在残留的遗迹是什么样子,再根据文献描述它的原状是什么样子,都放在一起经过综合研究提出的这个设想。这个时期应该是战国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战国时期六国的工匠。
他把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来了,他们给各国的国王,给周天子盖房怎么盖,盖宫殿怎么盖,给他也要照样子这么盖。顶多设计得更大,更花样翻新罢了,但是基本式样,基本的构思意匠是一样的。
因为那时候的建筑制式基本就那样,台上有建筑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说,它是台榭式的建筑。至于到底是几层,几层台,台上边的建筑群怎么布置的,有多少座,具体位置准确在哪儿,每一座多大,因为没有做过发掘,这些具体的情况说不出来。但是基本的印象是这样,这是没有疑问的。
由于残存资料的稀缺,后代的工匠只能通过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找寻战国时期建筑的种种特点,通过寻求旁证的方法,尽量复原阿房宫的旧貌。
杨鸿勋:我们有些旁证材料距离它的时期很近,只有几十年,就是东周时期各国盖的高台建筑。有的已经发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县,是当时战国一个小国家的所在地,发掘出中山国国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台榭式的,当时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所以国王的陵墓也盖成生前宫殿的样子。但是具体而言,他这个国家小,财力也弱,盖得就比较小,现在残存的只是这么一个土包。
老子有句话,他讲哲学,拿建筑打比方,他说什么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即“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这就说明当时盛行高台建筑,甚至有九层之台。
当年阿房宫前殿曾经气势非凡,但楚霸王的一把火和两千多年的沧桑变迁,只给今天留下了一个残破的大土堆。
杨鸿勋: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这个土台上面后感觉非常惊讶,仅仅是这个大土台就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它是一个建筑物,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岗子,那就不新鲜了。这个并不算大,是人工在平地上造的,但仅仅是存留了这么一个大土疙瘩就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一个土疙瘩就会让我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学建筑嘛,所以在我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土疙瘩,一个体积这么大、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它给人精神上的震慑力量是相当大的。像萧何,他是西汉初汉高祖的大臣,后来当了宰相。他有一句名言,是讲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讲得挺深刻,他就讲天子以四海为家,他的房子因此也得“非壮丽无以重威”,就是说必须壮丽才能有威慑力量,使被统治者一看见就害怕。所以,秦朝宫殿的雄伟把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吓到了,可以说,修建秦宫殿的目的达到了。
作为秦帝国最重要的宫殿——阿房宫前殿规模空前,据史料中记载,这里可坐万人。那么,从后人的考证来看,这座前殿真的有这么大吗?
杨鸿勋:故宫太和殿现在在整个宫殿里是个最主要的建筑物。这个在紫禁城里最大的大殿东西约50米左右,也就是说它正对我们的面是50米宽。阿房宫前殿有三四百米,这就比太和殿可大多了。如果按400米算,那就相当于七八个太和殿的长度。
当时的尺度非常之大,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建筑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载体,它反映历史,不但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力有多大,能盖多高、多大的房子,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形态。所以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治者,他能完成这么大的事业,统一了全中国,他的思想也因此极大膨胀。他的想法是什么都要大,他的陵墓也大得吓人,地宫也深得吓人,长城的规模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所以,他这个阿房宫前殿确实是空前绝后的。
仅仅前殿就如此庞大,竟然超过了明代的皇宫建筑太和殿八倍之多,那么,秦朝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将它修筑而成的呢?
杨鸿勋: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上这个土台上面,我找不到方位,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给我讲关于修阿房宫的故事。
我问那个老头儿,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头儿告诉我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挖土形成的。我说这么远,这个土是怎么弄过来的,用小车推,挑挑吗?那不是的,他说通过一字长蛇阵。一个人挨着一个人地排长队,手递手这么传递筐篮,就是人的传送带。这个效率要高多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省得每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挑着土,而且挑不多。另外,我还问,运这个土来以后就打这个夯吗?他说不,这个土运来不能直接用。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他讲得那么具体。
我说怎么不能用,他说这个土来了必须过一次筛子。他说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头筛。非常细的土叫马兰黄土,地质学上叫马兰黄土,是蒙古风吹过来的,从天空吹来沉积下来的。这种黄土是很细的,其实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土就行了。但是它要求高,这里头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老百姓叫它料姜石,一块块像吃的姜一样,但是比姜小,一块块的硬疙瘩。其实,那就是石灰质结核,黄土里确实有这个。这些都不要,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但是,他说这还不行,必须炒熟了才能打夯。
所以,还需要支很多大锅,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里炒,就像现在炒花生那样炒,炒熟了以后才能运上去打夯。
我问了老头儿,为什么把它炒熟?我知道过筛子是因为有疙瘩,有料姜石。但这炒熟又是为什么?老头儿说不知道。从他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这些不是他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什么要过筛要炒熟,我学建筑我明白。炒熟的目的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当时的工程做法超质量。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这个大殿就发芽长草了,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我想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使这个工程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可信的,这是一种工程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如果传闻可靠,那么,在遥远的秦朝,施工的精细程度确实让后人敬佩不已。并且,依照秦朝一贯的思想,阿房宫利用自然地势的种种便利之处,使得宫殿的体量更为壮观。
杨鸿勋:这个主体建筑的巨大,已经让我们非常吃惊了。如果依照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它“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那么这个宫殿群的整体面积更是大得惊人。
现在我们考古工作确实在咸阳附近这一大片地区探出了很多很多宫殿夯土遗址,都是埋藏在地下的夯土遗址。向东向西都很远了,绵延几十里地。所以,文学上夸张成300多里,实际上也差不多。这一大片关中地区都在它规划的新朝宫概念之内。换句话说,这个新的朝宫和明清紫禁城不是一个概念,明清紫禁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几何形的城池。新朝宫的概念是一个大环境的设计,一个依托于自然的人为环境的空间创造。
秦始皇在开始建造庞大的阿房宫时一定不会想到,这些人类的工程奇迹,会在短短十几年之后,被项羽的一把火焚为一堆灰土。当地面上的仇恨之火熊熊燃烧时,秦始皇早已离开了人世,安享在他耗费巨资建造的另一座宫殿中——秦始皇陵。
在遥远的秦代,秦始皇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寝,动员了全国七十多万工匠。并且在这座历时十二年建成的伟大工程完工后,为了保守这个秘密,秦始皇杀掉了所有的工匠。于是,两千年来,秦始皇陵成了一个谜,数不清的传说和离奇的猜测围绕着它。
杨鸿勋:几乎所有去西安的旅游者,都会参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但是许多人不知道这仅仅是秦始皇陵寝陪葬的很小一部分。
现在的考古发掘主要是勘探发现了两道城墙,叫内城墙和外城墙,现在兵马俑在外城墙之外。实际上我认为它仍然在陵园里头,不应该说所谓的外城墙就是陵园墙,它应该有更大范围的第三道墙,那才是陵园墙。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在战国时期这就已经成为制度了:贵族,特别是国王,他的陵墓是高规格的,都是三圈围墙,叫做内宫垣、中宫垣、外宫垣。
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出土成为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然而,规模庞大的兵马俑陪葬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此后的近三十年中,甲胄坑、文官俑、铜车马、百戏俑、珍禽异兽坑陆续被发现,这些陪葬坑的分布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始皇帝不仅要在生前建立统一的秦帝国,而且要为自己死后营造庞大的地下王国。
杨鸿勋:很多人在去秦始皇陵之前,都会想象它有多么雄壮。结果去一看,就是一个大土堆,现在上面又种满了树,通过一条甬道走上去,感觉平平无奇。
但是,要坐着飞机俯视这个大土堆,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它是一个正方形的锥体,所以美国人把它叫做黄土金字塔。通过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可以发现,更早的照片更清楚,它是一个阶梯形的,非常明显的阶梯形。大阶梯有三层,尽管两千多年的水土流失,它仍然呈一个阶梯式的方锥体,截锥没有尖。我们推测它是战国流行的台榭式的享堂遗迹。外围高台榭,为防止土台壁受雨淋被破坏,周围要加一个瓦檐围着。瓦檐是木结构的,被项羽军队大火烧了三月不止,已经没有了,露出的土东西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
春秋时期的老子讲“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当时的高台建筑有高达9层的,我推测极有可能是九层之台的一个台榭。但是现在看来,就剩下眼前的这些东西了。
秦始皇一边修建着宏伟的阿房宫,一边为自己死后准备另一处宫苑,据史料中记载,陵墓的宫殿规模丝毫不逊色于阿房宫。
杨鸿勋:有文献记载,他的地宫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就是说做出人为的自然大环境,做出天地,中间是他的棺材,他的人,即天地人。因为他是天子,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所以他和天、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因此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为了保守秦始皇陵的秘密,当年参与修建地宫的工匠们都成了殉葬的牺牲品。后世对于地宫的猜测大多来自《史记》,这里记载着:为防止盗墓者入侵,地宫中设有重重机关,这里还有不灭的烛火,有代表天上星宿的穹顶,以及用水银作成的江河湖海。
杨鸿勋:关于水银的问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现在我们中国的地质科学研究院做过测定,用物理探矿的方法,探过秦始皇陵的大土包,中心地区探测结果发现汞反应异常。大土包中心部分的封土里面的汞含量超过正常值,而且高很多。这就可以确定里面的确有汞,就可以跟《史记》上讲里面用水银做江河湖海有点相符了。有可能经过两千多年的挥发、蒸发,最后使这个封土里的汞含量也变得这么高。
地宫的施工,首先要解决防水的问题,把地下水隔断。现在当地的考古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南边地势高,地下水从南边往北边流,南边发现了很厚很深的围绕这个陵墓地宫三面的大厚墙,深达39.7米。
这个大墙的目的显然是隔断地下水的。地宫口大底小有点斜坡,还有台,所以文献中记载它下穿三泉那么深。有的说下锢三泉,这说得更近一步了,这个锢字的原意是把金属熔化之后让它堵缝,就好像我们砌石头墙,砌砖墙用灰浆填缝似的。金属熔化以后填补空隙为之锢,显然就是把青铜熔化了,灌到墙缝里了。我猜测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做一个挡板,这个挡板可以是泥土的、板筑的一道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或者是砌土坯,在墓的背之间留一个缝,砌上这个。然后把铜冶炼液化之后浇铸,应该是很多很多的冶炼炉同时操作,绝不能留施工缝,就跟现在打混凝土一样。我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参加生产实习,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我在那儿做混凝土班的班长,打大混凝土基座,像一间房那么大的一个大机器座,不能留施工缝。很多立方米的混凝土连续搅拌、连续打,从白天打到晚上,从晚上打到白天,不能停。估计这个冶炼铜的技术和工程施工组织技术也相当高明,根据它的规模肯定是很多冶炼炉同时一起往下灌。
大家可以想想,这么不停地灌,需要多少铜啊!所以说秦始皇真是不计成本,和修万里长城一样。他的陵墓质量如果出问题,都得砍头。所以得想出最有效的防水办法,用个铜壳装上,铜墙就等于是现在的金属板砖。这样,就相当于用一个金属盒子把他的坟墓包上。
专家分析,如此严丝合缝的密封措施,无非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主墓室。那么,作为整个墓穴工程的最核心部分,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杨鸿勋:关于这个地宫的情况,我有个推测。这个顶棚不可能像现在我们做大体育馆那样的大跨度没有柱子,所以要在大空间里面做江河湖海,这是不可能的。当时地下的墓室结构只会做木梁的结构,连砖拱都不会。所以,这个时期应该全是用板柱墙承重,加大木头,硬木一个个密排过梁,然后填土夯筑上来。这个做法跟兵马俑那个坑是一样的。
里面应当是一个个支撑的墙,这上面用来搁横过梁,应该是这样的。这样怎么分割呢?我做了一个设想,我通过“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来推测,中国自古有个传统说法是九州,九州这个思想在战国时期就有,既反映在农田上,也反映在城市规划上,就是“井”字格,周围宽的象征大海,有十几米宽,全灌水银,灌上水银就象征大海。
两千年来,人们对始皇帝的墓室有着种种推想,但是在陵墓大门真正打开以前,所有的一切仍然是个谜。
杨鸿勋:很多人说,如果能够发掘秦始皇地下陵墓的话,它的轰动效应一定会超过金字塔的发掘。因为这是一个太神秘的地方,而且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我们现在只发掘了兵马俑、各种陪葬坑等边边角角的一些东西,就让我们震惊不已。
如果我们单从旅游经济创收来说,发掘太好了。你看现在兵马俑赚了多少钱,如果发掘了墓室的话,那会引起轰动。而且它是雅俗共赏,专家感兴趣,普通老百姓也会感兴趣,增长很多知识,旅游的人会相当多。
但是发掘的话,里边所有的东西,对我们今天来说都是文物,就恐怕很难保存。我举一个例子说吧,这也好多年了,在我们“文化大革命”期间,日本发掘了高松冢,高松冢就是古风时期的一个文化遗存。这个小坟很小,墓室也是很小的一个小房间,但是它里面有壁画。他们发掘高松冢的时候就非常严格,因为他们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他们想尽办法对其保险了再保险。他们抽掉里面残存不多的空气,打进一种惰性气体,然后发掘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背着氧气筒,像潜水一样进去操作。这样就没有让它氧化,壁画颜色都非常漂亮。然后发掘完了再密封起来,做上一些密封的装置。他们很严格,连国家的元首级外宾都不能随便参观。但是专家可以,最高级的专家,国际著名的考古学家,他们通过批准可以进去看,很难得打开一次。就是这么严格都保存不了,过了几年之后还是不好了,壁画颜色还是有点褪变色了,所以保护很难。科学技术的水平如果跟不上,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重要东西被破坏。西方有一句名言:我们是为了后代人看守这些东西的人。我们的责任不只是我们能看到,还要将其保存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够看到。
摘自《亡者归来》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来源:中央电视台
转自新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