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树德到村民潘长福家统计春耕需要的种子、化肥数目
东北网2月23日电 题:好支书好在“抠”--记望奎县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下)
东北网记者 高长利
“抠”管住了村干部的嘴,可是“抠”并不能让宽五西的钱袋子鼓起来。 节支只是一方面,集体经济的积累还得在增收上下功夫。佘树德针对宽五西村的实际,确定了“结构调整迈大步,以副养主上林牧,多业并举壮集体,扶持服务富农户”的发展思路。村西北有一片2000多亩的荒地,他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变废为宝,挖潜生财。当年他率领村干部通过打草、伐柳条,就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从此以后,他带领全村群众大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秃岭。经过23年的努力,宽五西村的林场面积已达3150亩。现在林木资源固定价值650万元,每年可增值55万元。昔日裸露的山岭,如今被村民自豪地喻为宽五西村的“绿色银行”。
为帮助村民打破传统观念,尽快调整种植业结构,佘树德先行示范,他家的承包地成了村里的试验田,别人不敢种的他第一个种,别人不愿种的他带头示范种。1996年,市场上月苋草走俏,他抓住商机,号召村民种,但是落实种植面积时却遇到了阻力,群众怕冒风险,不敢干。他就带领村里的24名党员率先种植了300亩,当年纯收入10万元。村民眼见为实,月苋草种植迅速在宽五西村形成了规模,高峰时种植面积达4000亩,仅月苋草一项每年人均就增收1500元。
近两年,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又开始发展玉米套种芸豆,每亩可比单项种植增收200元,现在全村玉米套种芸豆面积已达28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三分之一,每年可为农户增收56万元,彻底改变了原来玉米、大豆一口咬的单一局面。
为了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他亲自到通江镇学习生猪圈养和直线育肥法,村上出资6万元,盖了130个猪舍,逐步从“小规模、大群体”向“大规模、大群体”转变。现在全村直线育肥养猪户已达到29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年出栏生猪3000头,农户纯收入35万元。根据村里洼地多草肥的特点,他又引导农户发展养牛业,全村现有80%的农户养牛,年出栏栓系育肥黄牛180头。
针对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问题,他鼓励村民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现在全村每年外出打工人员300多人,收入180多万元。近年来,宽五西村已有三分之一村民外出淘金,累计收入600多万元。如今,宽五西村已经形成了以玉米套种白芸豆、双高大豆、月苋草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黄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林木经济和劳务经济多业并举的格局。
佘树德在集体经济管理上是远近闻名的“小抠”,但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却肯花钱,舍得投入,称得上“大方”。十多年来,村上没用村民花一分钱,先后通了电,安装了程控电话,盖起了校舍,建起了敬老院、村委会办公室等,减轻了农民负担,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村民都能种上地,从1990年起,宽五西村就实行了“五保证”、“一优惠”。“五保证”即保证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和大小农机具及时下摆到位,每年所需几十万元资金都由村上统一垫付,秋后收回。“一优惠”即村民连片翻地的机耕费优惠三分之一。
为了减轻村民负担,鼓励孩子们念好书,村里一直实行“七免费”、“一鼓励”政策:免收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平安保险费、儿童防疫费、殡葬费、照明线路维修费、乡统筹、村提留;本村学生考上大学本科的奖励3000元,考上专科的奖励2000元,考上中专的奖励1500元,并负责报销家长送子女入学的差旅费。郭志刚15岁时因父母有病,家里欠债,无劳力而辍学。佘书记知道后三次到他家里做工作,并承诺“地不能种村里包,郭志刚上学不用家里花钱”,使他又回到了学校,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黑龙江大学。自佘树德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已有27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村里拿出奖励费47500元。
为了鼓励村民建新房,村里从1998年开始就出台“一补贴”政策,规定凡是建70平方米以上砖房的农户,村上无息贷款6000元,两年后还齐,现在全村一半村民建成了砖瓦结构的标准化住房。
为了解除全村老年人的后顾之忧,1991年村里实行了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供给”生活补贴制度,规定70岁以上无儿无女的老人,每人每年可得700元,有子女的每人每年可得200元,并负责老人去世后的火化费和安葬费。1998年村里又投资4万元盖了一栋五间房敬老院,为本村8户五保户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每年春节前夕,佘树德都要走访慰问,这些老人激动地说:“佘书记给我们送来的何止是几百元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我们这些孤寡老人虽然没有儿女,但我们有比儿女还亲的佘树德”。
佘树德心里时刻装着百姓。1998年,经营部门回收月苋草时,每公斤比合同规定的价格低了0.5元,佘树德据理力争,终于使对方履行了合同,维护了农民利益。有一次,村上34户农民到镇上卖猪,佘书记发现秤有问题,便往秤上一站,150多斤的体重一下减轻了20斤,他便找到收购商交涉,在事实面前,收购方承认了自己的欺诈行为,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元。每当谈起这类事情,村民都说佘树德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佘书记在,谁也不敢欺负咱、唬弄咱。
宽五西村的乡亲们在“数落”佘树德“抠”的同时,也不忘“指摘”老舍的另一个毛病——“顽固”。这点老舍自己也承认。他说,或许是以前宽五西的穷日子过怕了,有时候看准了的事情必须有十成把握才敢迈步,以前村里有很多机会可以上一些项目,但由于过于保守耽误了不少的发展机会。老佘也意识到了,宽五西的日子虽然好起来了,但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差得多。农村要实现大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农业,必须走大步,快发展,大发展了。这不,依托村里的林木资源,他开始张罗着建木材加工厂了。
做为百官之末、百姓之首的村官佘树德,正是以对百姓矢志不移的责任感,在宽五西村这块热土上诠释着人民公仆的真正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