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5日是韩国总统卢武铉执政3周年。3年来,韩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大幅度增强。中韩两国同在东亚,都属于“儒教文化圈”,韩国增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自然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为此,本报书面采访了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他详细讲述了韩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动因,并展望了中韩合作的美好前景。
通过改善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竞争力振兴韩国经济
记者:韩国近3年经济稳步成长,您能否介绍一下韩国的经济成就?
大使:韩国在卢武铉总统的领导下,通过最近3年经济体制的改善,为转变低迷的经济状况,奠定经济增长的基础而努力。通过这些努力,各个领域的经济指标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方面,GDP的增长率由2003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4%,预计2006经济增长率将达5%左右;出口方面,2003年为1973亿美元,2005年出口迅速增长,达到了2890亿美元;消费增长率从2003年的-1.2%上升到2005年的3.1%,已得到大大改善;物价上涨指数锁定在3%,物价保持了稳定。这些改善的经济指标并不是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一时现象,也不是因为采取了人为的振兴经济政策,而是得益于韩国政府脚踏实地地致力于增强经济基础实力的结果。
尤其是以出口和内需的稳固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将呈均衡的增长态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06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5.1%,国际社会也非常看好韩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记者:据我们了解,韩国经济振兴不是通过人为的景气提升政策,而是通过经济体制的改善实现的。大使先生,这方面韩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大使: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为得到舆论的支持,很容易受到诱惑,采取依靠人为振兴经济的计划。但是,过去的教训表明,如果无视经济规律,依赖短期的经济振兴政策,其结果只会加重普通百姓的痛苦,打破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卢武铉总统一上任,就果断摒弃了陈旧的、为迎合媒体而依赖短期经济政策振兴的模式,实行了遵循经济领域基本规律的政策。
为优化经济体系,努力强化企业不是依靠通过官商勾结得到特惠,而是要彻底增强竞争力的经营意识。政府对研究开发的预算,由2003年的6.1%增加到了2005年的10.1%,这一点也能印证韩国政府在加强经济竞争力方面的决心。
在对外关系方面,为成为发达通商国家而努力积极开放和竞争,在与美国等主要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的同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多哈发展议程。
卢武铉: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构筑“科学技术中心社会”
记者:3年来,在社会福利、防止两极分化方面韩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后为消除社会结构性的两极分化、为了保障持续发展,政府准备采取什么行动?
大使:在韩国出现的国民上层和下层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加大,中产阶层越来越减少的所谓“两极分化”现象,是如今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困扰很多国家的问题。对韩国来说,尤其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成为加剧两极分化的决定性事件,到现在还深受其影响。
韩国政府认识到,虽然韩国经济能够保持坚实的增长态势,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两极分化问题,就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经济局面,因此,为解除两极分化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卢武铉总统通过今年1月18日的新年讲话,强调了以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要性为中心课题,并提出积极地创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安全网的解决方案。
韩国政府的方针是,今后3年将投入6万亿韩币,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并大力支持能显著解决就业问题的领域———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并对教育、医疗等高级服务产业进行战略性的培育,以此扩大就业机会。
另外,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经增加了社会保障领域的预算,为1997年的3倍以上,并将现有的生活保护对象扩大40%以上,在年内增加到12万人,而且,到2009年将解决对老年痴呆症、中风等重病残疾人的援助问题。
记者: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国近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对科研工作的重视,能不能透露一下韩国政府是如何鼓励科技创新的?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政策?
大使:卢武铉总统将构筑“科学技术中心社会”作为主要国策,强调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挖掘增长潜力。为此,韩国政府于2004年7月构建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NIS),2004年11月,又对科学技术行政体系进行改造。目前,这些政策在各个科学技术相关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
近3年来,国家研发投入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连续突破13.2%,已大大领先了美国(1.8%)、日本(0.5%)和德国(2.2%)。2005年,韩国的科学竞争力从2004年的世界第19位上升到第15位,技术竞争力也从2003年的第27位跃居到世界第二,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从2002年的第7位提升到2004年的第4位。此外,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进入前5位,以出口价值500万美元以上商品为“世界一流商品”的标准来计算,韩国出口的一流商品的种类数已从2002年的122个增加到2005年的200个。
韩国政府今后将加强劳动就业效应显著的原材料、机械、化学等领域的开发,使这些产业成为高附加值产业。同时,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援助,以加强符合中小企业要求的产、学、研、官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国家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地方的大学、企业及地方自治团体间的地区技术创新网络,从而促使创新主体主动参与进来。
记者:我个人去过韩国,沿途看到农村山清水秀,农民拥有汽车不是什么新鲜事,能不能介绍一下韩国在减少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和教育水平方面的政策及成果?
大使:韩国为了重建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早在1970年起就开始了“新农村运动”。这次运动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超出了单纯的农村开发事业的范畴,逐渐扩大和发展成包括工厂、城市、机构在内的整个韩国社会的一次现代化运动,为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政府将以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农村的民主化制度等为主要课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事业来推动。我认为,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内容和成果可以给中国提供很好的借鉴。
尽管新农村运动作出巨大贡献,但韩国农业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比,生产规模小且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此外,受扩大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处于停滞状态。1995年,农民家庭收入是城市职工家庭收入的95%,而2004年下降到77.6%,收入差距在拉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政府于1999年制定了“农业及农村基本法”,2004年又制定了农业与农村综合国策,将在今后10年间投入119万亿韩元。
与此同时,2004年韩国政府制定了“关于提高农林渔业从业人员生活质量的特别法”,由15部门联合组成有关农民社会福利和教育的委员会,建立养老金、减轻医疗保险费及资助教育费等泛政府援助体系。特别是,为了稳定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韩国政府提高了农民的直接补贴金和社会保障待遇。
从1997年起实行直接补贴制度以来,政府为确保农民收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2005年,农业预算中的直接补贴占13.6%。
以发展南北关系来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
记者:卢武铉总统执政期间,加强以南北和平繁荣政策为基础的实质性交流合作。在举世瞩目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韩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介绍一下韩国的相关政策以及对朝核问题的展望和期待。
大使:卢武铉总统执政3年以来,积极推行南北和平繁荣政策。其结果,韩朝之间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强。例如,韩国和朝鲜的贸易额在去年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在过去3年间,人员交流达到年均4.3万人次,仅去年,前往金刚山的游客就达到了30万人。由此观之,韩国和朝鲜关系的变化,是过去我们未曾想到的。
在经贸合作方面,南北间铁路、公路连接,开城工业园区开发,金刚山旅游等三大经济合作项目正取得不断的进展。同时,我们还拟将合作领域扩大到农业、林业、水产业、轻工业及矿业等五大新型经济合作项目。
在此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在过去3年间双方共举行了92次会谈,仅去年就举行了34次南北会谈。而自2000年南北双方举行首脑会谈以来,双方共进行了17次部长级会谈。
我们正以发展南北关系将有利于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作为基本的认识,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和发展南北关系协调推进。
就朝核问题而言,我们坚持“不容朝核”的原则,通过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去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中通过了共同声明,我们对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方会谈的各方多次重申朝核问题应通过半岛无核化和履行共同声明来和平解决。由于共同声明的内容均衡地反映了各方的关切,这对履行共同声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各方继续本着共同声明的精神不懈努力,将会取得美好的结果。
现今,六方会谈的复会进程中出现障碍,因此,我们将为六方会谈的早日复会并取得进展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已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对象国
记者:卢武铉总统执政3年来,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均取得进展,交流日益加深。能否借此机会,请大使先生对3年来两国关系的进展作一个总结?
大使: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两国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卢武铉总统执政3年来,两国朝着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访华时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进,使得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更加蓬勃的发展。
据中方统计,两国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441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119亿美元,中国一跃而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韩国对华投资累计总额从2002年底的150亿美元增为2005年底的31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最大投资对象国,现在共有两万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
另外,两国之间人员交往从2002年的226万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420万人次。仅去年,就有约350万韩国人访问了中国,这在访华的外国人中位居首位。
随着两国之间经济交流与人员交往的增加,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升温,在中国掀起了“韩流”,在韩国刮起了“汉风”。目前,在中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大约有4.3万名,而韩国的主要大学大都设有中文系。在中国,韩剧、韩国饮食和服装都十分流行。
在此背景下,两国在政治方面的合作也日益深化,在多种国际事务中,包括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内,两国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考虑到两国政府都有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坚定意愿,以及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两国国民间的友好情谊等因素,我认为,两国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将会继续扩大和深化。如果两国能致力于扩大互利互惠,减少分歧和冲突,并采取成熟和明智的态度继续合作,那么两国关系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