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点,在省儿保的住院病房里,一位萧山的年轻爸爸在儿子的大便里有了欣喜的发现:一个银色的小锌片,和一段大约两厘米长的碳棒———这是一天前在儿子嘴里爆炸的电池“残骸”。
这一家住在萧山宁税村。 “爆炸事件”发生在2月22日凌晨4点多,一岁的儿子照例在这个时候醒来,睡眼惺忪的妈妈去厨房冲奶粉,儿子顺手抓过一个玩具电子琴玩。后面的电池盖早就坏了,用胶带纸固定着。儿子用手抠着抠着,盖子掉了,电池露了出来。这是他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他挖出来一节,习惯性地放进嘴里咬。“过了两分钟不到,就听到砰的一声,像是气球爆炸的声音。”爸爸回忆:“然后是咚的一声,半截电池弹到床对面的衣橱上。”电池爆炸了!儿子一嘴都是电池里黑乎乎的液体,还混着血丝,上颌上炸出了个小洞。
当天下午,孩子从萧山转院到浙江省儿童医院。因为口腔受伤不能插管做胃镜,医生开了通便用的“开塞路”,希望他能自己排出来,直到昨天上午大家才松了口气。不过还有没有其他异物残留,要等上颌的洞好了以后做检查才知道。电池内含有铅、汞等成分,这几天还要进一步消炎。
你的孩子往嘴里塞什么?
不要低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啊
几岁大的孩子,都喜欢把手上的东西往嘴里塞,这是他们了解新鲜事物的一种方式。浙江省儿童医院几乎每天都有1例吸入异物或误食药物导致中毒的小患者。他们吞进肚子里的有笔套、弹簧、瓶塞、鱼钩等各种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两年光是取出的硬币就能装满一个小饭盒。所以医生一直提醒家长,要特别留心孩子往嘴里塞什么,药品等危险品更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不过,孩子的动手能力远远超过了大人的想像,有时候闯祸就闯在这里。
去年8月24日,丽水缙云5岁女孩云儿在家爬上四楼窗台,不慎摔落,永远离开了深爱她的亲人。妈妈说,家里窗台边放着个40厘米高的凳子,用来当电脑椅。窗台有95厘米高,云云有1.05米,她是先站上靠窗台的凳子,再爬上窗台的。电脑边电线多,父母老怕她会去摸插座,可就是没想到,她会站上凳子爬上窗台。
去年11月28日,3岁半的小男孩阿浩独自坐在大卡车里,不知怎么的发动了车子,开了三米左右,撞进一家理发店。爸爸说,孩子平时连车钥匙都没碰过,只带他坐过公交车,花一元钱坐过摇摇车,真不知道他怎么有这么大本事。
这两件事快报都曾报道过。这次“电池爆炸事件”也是如此,爸爸觉得用胶带纸把电池盖固定住,总算安全了,却没想到儿子能扯开胶带纸,挖出电池。
电池为什么会爆炸?
专家认为这是非常偶然的情况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创新设计中心主任肖铎说,达到质量标准的电池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不过含盐的唾液能够导电,如果在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导致电池短路,再加上孩子的口中热度催化,也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当然这是非常偶然的情况。
孩子爸爸把“电子琴”里的另一节电池带在身边,他说两节5号电池都是在家附近小店里买的。电池表面的油漆已经全部掉了,看起来已经用了很久。孩子“拉”出的小锌片应该是电池的底部,上面刻着“白象天鹅”的字样。记者联系到了上海白象天鹅电池有限公司质检部。一位姓张的女士说,电池爆炸可能是短路、充电时内部压力过大等原因,但咬电池会不会引起爆炸,他们没做过实验,也从来没听说过。她特别强调,“白象天鹅”电池都装有防爆装置,比较安全。但市面上有不少假冒电池,这就不好说了。如果家长有要求,他们愿意鉴定真伪。
网上检索,手机电池爆炸的报道很多,干电池爆炸的只发现2003年上海的《新闻晚报》报道过一例,当时厂家提出赔偿500元和60节电池,后因媒体介入,厂家表示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记者傅苓通讯员王雪飞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