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朱伟
的书房如其人一丝不苟,做过《爱乐》主编的他还酷爱收藏CD.朱伟
是一只古典“音乐虫子”。中年之后的朱伟醉心于中华古典文化。
朱伟
收藏的繁体竖排《说郛三种》。《汉书》、《三国志》是从北京某工厂“流失”出来的。
书房主人
朱伟
曾为知青。1978年起担任《中国青年》记者,1983年起任《人民文学》编辑,1993年起任《爱乐》主编,1995年起至今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编著有大型古典音乐工具书《音乐圣经》,著有散文集《有关品质》等。
1开专栏有私心
在众多的专栏中以及泛滥中国的博客里,朱伟的《有关品质》与《日知录》当属知识含量最重的专栏与博客,至少是典型代表之一,因为随处可见《日知录》内容扎实,读者抱怨其专栏晦涩难读。
尤其是每周一篇的“有关品质”,既有对萨蒂钢琴曲、贝多芬交响曲、瓦格纳歌剧等等的高雅乐评,《汉书》、《明史》、《清稗类钞》等在其中算是较为大众化的古书名称,纪德、索尔·贝娄、福柯、维特根斯坦之类知识分子的名字则随处散见。以至于在采访之前,我非常畏难地想:这该是怎样一位饱读古今中外图书的知识中年?
其实,朱伟的书房所藏图书算不上特别多。在其所居住的乡间别墅,客厅兼任了大书房的角色,整整一面墙被朱夫人改成了上及天花板下及地板的漂亮书架,图书摆放得非常之圆满,没有一块地方漏缺,也没有一本书溢出,一格格地齐齐站立。
若要取放在顶层的书,非得站远了确立目标,再取过常备一旁的梯子……
造访的客人略经扫视便可发现主人的阅读偏好几乎完全在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在同一房间之内、与这整墙的白色书架相对视的黑色书架上摆放了整套的二十四史,一字排开、蔚为小小的壮观。
此套书不同于市面上价格昂贵、装潢奢华的二十四史,而是友人将两个工厂的图书馆的二十四史凑成完整一套送他———当年那个学问重于一切的时代,小工厂图书馆里藏有二十四史并非奇事。
《三联生活周刊》前有“生活圆桌”那种轻巧俏皮的文字,后有朱伟沉沉实实有关品质的随笔,前桌的作者期期更新,品质表达者却是写作坚持不懈,身为该刊权力集大成者的朱伟说,开这个专栏,私心是逼迫自己有一个广阔的阅读面,使得自己不至于陷入一种阅读的惰性。于读者则是希望他们跟着他扩展知识面,在阅读之后明白天外有天、书海浩瀚的道理。
2走过一段文学弯路
朱伟
在2006年1月出版了一本书《作家笔记及其他》,封面折过来的纸上有简短的作者介绍,对于他1978年之前的经历只有四个字的描述:曾为知青。
曾为知青的朱伟没有大学的教育背景,他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文学的道路。以至于在《中国青年》当了4、5年的记者之后,便进入了《人民文学》担任小说编辑。在1985年以前,他的阅读兴趣几乎全被外国小说占据。
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前期,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几乎全被西方文学、哲学所盘踞,“80年代前期,我们盲目地跟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走,越现代的小说越时髦、越成为大家所追逐的对象。”身为文学刊物的编辑,朱伟等人还对这种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个时候他们会以一些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指导与这本杂志相关的作家:怎么把作品写得现代。
譬如意识流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在还只是被袁可嘉等先生选译了部分章节,那种新鲜的写作形式就已经惊动了中国人,再包括法国的罗伯·格里耶,在现在的朱伟看来,尽管他的著作也是有价值的,但在当时整个社会都追逐形式主义的环境下,罗伯·格里耶的小说价值在中国完全被放大了。
反思这段文学的经历,朱伟视之为中国文学走了一段弯路,盲目追求形式而忽视探讨中国文化自身的内涵,从他个人文化积累的角度来说,也属于用处不是很大的阅读期。现在,那些当年收藏的外国文学作品已经大多被朱伟淘汰出局。
3读十本书,写一篇文
20世纪80年代时,还只是文学青年的朱伟曾经有过一次与戴锦华、张颐武等人的谈话,他发现他很难跟上他们思维的速度,这曾让他羡慕,他想可能是因为他们思维更敏捷。到了90年代之后,朱伟才发现,只有当一个人对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且各种知识相互贯通之后,人才会有一种如开天眼的感觉。
读哲学,源于偶然。“走向未来丛书”启迪中国人时,一个朋友给了朱伟两本书,一本《西方的丑学》,一本《维特根斯坦导论》,薄薄的小册子概念清晰,一扫朱伟以前认为哲学著作过于繁琐的印象。
1989年之后,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段时间,按朱伟的说法是“闲来无事,要找点事情做”,于是泡在东亚图书馆中,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然后动了写“考吃”的念头,从此一发不可收地醉心于中华古典文化,并且越读越非常个人化地偏执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西方文化与之相比差远了。
朱伟
言: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哲学、中国古典文化……单独的一间间各为他打开了不同的天地,全都走过一遍之后,它们之间的门自然就相通了。他说他经常感慨:“古人不像今人,尤其是士大夫,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可以拿来读书,从早读到晚,而我们用来读书的时间被太多干扰,一天能完整地读2个小时的书已属了不起。”朱伟认为,我国目前的文化素养包括民众素养不够在于读书阅历不够。
身为领导,朱伟常向手下的编辑记者说,你们读了一本书之后就去写文章,一定会捉襟见肘,你若一连读了5-10本再去写,文章必然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读多少书,便能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那些越读思维越僵硬的所谓学者,朱伟认为他即便能成为专家,也不会提升他作为一个人的素质。读书之人,当是眼界开阔地在各个知识领域中流连。
4用哲学搞管理
上世纪80年代追逐缪斯的文学青年们现今基本上都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生活现状,这种转变完全不费周折。
“人要生存,必然要适应每个时代。”朱伟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
朱伟
说对于他来说生活中有两种东西要平衡,一是走入市场的《三联生活周刊》必须考虑市场,二是身为一个文化知识分子,他认为自己不可能丢失一些精神的东西,于是他通过写文章来维持自己的爱好。“我的文章和杂志不一定特别迎合市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我的专栏过于高深。
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去做主编,迎合市场的方法带有文化知识分子的特点,我有自己的坚守,庸俗化的东西不可能在我这儿发生。“
既表示要坚守文化阵地且“比较成功地运作市场”的朱伟主编兼总经理,说自己从来没有读过一本有关市场的书籍,因为“不需要”。他以为,心理学、行为学、经营管理学通通都属于细枝末节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人的理念,而理念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来解决,营销、管理都属于哲学问题。
朱伟
认为哲学亦可用于指导上级与下属的相处之道,即一种重要的哲学关系———“因果关系”,如果把两者看成是单纯的金钱关系,那么这个因果关系太简单了,但如果不考虑金钱也是不行的,关键在于怎么平衡“金钱关系”“人和关系”。
据朱伟的一位下属说,每次她去卫生间的路上若碰到朱伟,他都会热情洋溢地大声亲切招呼:“去哪呀?”受惊过度之后,她养成了贴着墙根走的习惯。
采写/本报记者 刘晋锋
摄影/本报记者 郭延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