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业界人士认为对电视剧行业有借鉴作用《韩剧全解密》根据本报对韩剧的系列报道编辑而成。
本报2005年11月5日《娱乐周刊》专题“韩剧启示录”。包括本报记者在韩国的大量现场报道。这个专题也是《韩剧全解密》一书的基本素材。
本报讯(记者姜妍)日前,本报韩剧系列报道结集成《韩剧全解密》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本报两名记者去年底在韩国一周实地采访的内容为主,从《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出发,全面解密韩剧从制作到流行的全过程,并剖析韩剧流行的文化意义。书中囊括了大量一手素材,涵盖了对李英爱、裴勇俊、张娜拉、张瑞希等韩国一线明星的采访对话。
《韩剧全解密》出版之后,在业界受到很大关注,作家、编辑海岩认为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阐释韩剧的图书,对电视剧业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参与这本书写作的本报娱乐部编辑尚娜说,这本书除了介绍韩国影视剧和演员外,还介绍了很多韩剧外景地,对看过韩剧并想去韩国旅游的人很实用。
本书监制孙献韬则表示,由直接参与韩剧采访的记者来写这本书会更了解读者的兴趣点在哪里。
这本书会比市面上那些韩剧迷做的书更客观;比韩剧研究者做的书更贴近;比那些为忽悠某一韩剧做的书更有特色。孙献韬认为,只要韩剧还在播,影响力还有,这本书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监制访谈
孙献韬:韩剧在播这本书就有价值
对看韩剧有帮助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想到派两名记者去韩国进行一周的实地采访?
孙献韬:《新京报》娱乐部对形成规模、形成话题的一个所谓社会流行趋势一直保持着适度关注,同时进行一些现象报道和深层次挖掘采访。韩剧对于中国各个层面的电视产业、电视播出行业,包括终端电视受众,甚至中韩文化的异同之处都是有所体现的,而且这种体现是显性的,能形成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娱乐新闻应该对这样的事件保持足够关注度,这也是娱乐新闻部应该做的事情。
新京报:那后来是怎么想到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出版成图书的?
孙献韬:无论多么优秀的报纸,它的形态决定了它是一个速朽的文化产品,不能成为长久有后续影响的东西。但是并不是说报纸的形式就决定了它所有的内容都是速朽的,有些东西,特别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很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探讨过的东西,韩剧迷也想了解,甚至把它当观影手册来保存。报纸保存不容易,但是你会拿一本书一直看下去,甚至当成一个资料。
新京报:现在市场上关于韩流或是韩国明星的书也不少,你觉得这本书在这些众多韩流图书中最大的特色和吸引人之处在何?
孙献韬:这本书肯定不是那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经典著作,因为韩剧本身就是速食文化,但是我们在速食文化中找一找它的配方,它的加工方式。从直观上讲,对看韩剧是有帮助的,看得更加有意思。媒体在做这个事情时更知道受众的兴趣点,会了解读者最关心和最新关心的是什么,有比较明确的反应。这一点我们比市面上那些韩剧迷做的书更客观一些;比韩剧研究者做的书更贴近一些;比那些为忽悠某一韩剧做的书更有价值一些。
新京报:近些年很多韩国演员纷纷到中国来淘金,国人对韩流热度之高有目共睹。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孙献韬:这可能是某一个产品贸易顺差逆差的问题,不能提升到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优劣和强弱上头。我到韩国去看过,我觉得韩国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而中国不是时时处处都能看到韩国的影子。韩剧的这种突入,可能与国内某一阶段产业政策调控,从业人员工作方式,甚至与一段时间国内风气都有关系的。韩剧进入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像很多人那样惊慌失措,觉得狼来了,被韩剧打败了。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韩剧方方面面的优势,制作很精良、流程顺畅、分工明确,有些东西是值得中国电视剧借鉴的。
只要韩剧在播就有价值
新京报:业界对这本书反应很好,作为制作者,你认为这本书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孙献韬:还可以采得更深一些,采访的时间更长一点,我们把韩国大牌东西采出来了,幕后那些操盘手也应该采出来,对这个行业产业的解析应该更深。我们对韩剧的采访似乎忽略了国内观众的感觉感受,说了收视率很高,但是收视率为什么高,分析得还不够。我们只能尽量接近韩剧的本真,把好玩的特色特点揭示出来,但是分析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新京报:最后来预测一下这本书的市场反响吧。
孙献韬:这可是让我猜谜了,我想至少是卖得动吧,只要韩剧还在播,影响力还有,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
孙献韬,本报副总编,
《韩剧全解密》监制采写/本报记者姜妍
业界评价
海岩:对业内的借鉴作用很重要
这本书在中外文化的比较上应该有着较大的参考和认识价值。近些年来,在电视剧、文学影视上,韩国文化确实有着很强势的表现,韩剧对中国电视剧市场无论是从播出影响、时间比重上的冲击都很大,虽然对于韩剧的影响之前业内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韩剧确实挤压了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一种认为韩剧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韩剧取得的成就却没有人可以否认。所以,要想和其抗衡,首先要研究学习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韩剧全解密》中就有很多相关的介绍。
《韩剧全解密》可能是目前研究韩剧发展现状,包括研究韩剧成功模式的书中,第一部最详实的、专门论述其前因后果的作品,对电视剧业内起到的借鉴作用很重要。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基本是《新京报》的记者编辑,我认为,以前那种由画家评画,编剧评编剧,导演评导演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现在更主张多元化、市场化的时代,把某一个门类艺术放在一个大文化背景下点评,视野会相对更开阔。《韩剧全解密》以《新京报》之前的采访报道为主,其实换了视野,从新闻的角度、影响力、市场、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文化现状,这样更有意义。
海岩,作家、编剧
苗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本书中对于韩剧的研究确实可以对我们自己的电视剧制作生产拍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韩国文化在传统上和我们有共性,观众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韩剧在中国影响力这么大也是个证明。韩剧的创作无论是从体制、选材、内容上,对中国电视剧的生产都有借鉴作用,而且是直接作用。
《韩剧全解密》大部分是集合了《新京报》之前的一系列相关报道,在这方面,《新京报》一直有传统,利用自己之前的采访报道集合出书,这样做好的方面是可以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得比较紧密,比如韩剧的这个报道,不足的地方就是,可能不如一个专业团队对这个领域了解得那么有条理,那么深入。
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采写/本报记者刘玮
作者对话
韩剧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根深蒂固的
本报娱乐部记者尚娜和刘玮是《韩剧全解密》一书的主要作者,曾经亲赴韩国采访,韩国政府对影视文化的重视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玮:其实从《蓝色生死恋》开始,韩剧已经“走红”有相当一段时间了,我们对于韩剧的关注也是持续的,之前就采访过李英爱、张娜拉等一批韩国明星,包括这次去韩国的采访也是准备了很长时间的。
尚娜:对,去韩国采访主要是因为《大长今》播得太火了,而且其中的饮食、服饰都成了话题,《大长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去韩国的实地拍摄现场进行采访,才被提到日程上来。
刘玮:我们之前一直觉得,韩剧就是偶像剧,讲的就是青春、时尚的故事,但实际上像8套播出的这些家庭伦理剧也非常受欢迎。
尚娜:我们到韩国以后,和他们的一些编剧导演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基本每一部韩剧都是向上的,它不会故意去宏扬什么精神,但是他们那种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根深蒂固的。《大长今》在湖南卫视播的时候被称做“青春励志”剧,其实拍摄的时候韩国人不会想到要励志,但看后的感觉确实是这样的。
刘玮: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的很多韩国人都是这样,他们的家庭观念都非常重,像我们的随行英语翻译,5岁的时候就离开韩国跟着做生意的父亲去美国了,20多年中他一直在换着生活地点,他始终坚持一定要和家人在一起。所以,韩剧中那种对亲情的宣扬不是做出来的,就是他们的生活。
尚娜:去韩国采访还有一点感触特别深,就是他们的政府非常重视韩国影视文化的地位,他们会专门邀请国外媒体去采访。还有就是韩国的艺人的采访需要事前安排好,这一点给采访造成了不少困难。
刘玮:我们对于韩剧的采访报道一直很充分,但是怎么想到要把这些报道集合成书的?
尚娜:我们报纸以前对韩剧的报道一直很多,对韩流一直也比较关注,其实把这些结集成书,可以起到很好的韩剧指南作用。这本书里除了对明星、剧集的介绍以外,还有不少韩剧外景地的介绍,我们认为这一部分很实用,尤其是对看过韩剧之后想去韩国旅游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