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延安考察慰问时反复强调,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书记的指示,让我省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精神振奋,同时感到责任重大。
新春伊始,省水利厅结合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我省实际,及时调整了“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为契机,以兴水治旱、防洪保安、水保生态、城乡供水和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据了解,“十五”时期,我省水利工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五年共完成投资196亿元,先后续建并基本建成了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等7项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了省内南水北调“引乾济石”等6项调水蓄水工程,建成各类农村饮改水工程1.3万处,60多个县实施了县城供水设施扩建改造,解决和改善572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人饮解困目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27万亩,新修基本农田300万亩,建设各类机井、抽水站等小型农灌工程8000多处,使得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我省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很脆弱,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水利事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水资源短缺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结合学习总书记的指示,水利厅提出,“十一五”要在全面节水、严格保水、优化配水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步伐。水源工程建设要以缓解主要城市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彬长矿区等重点区域供需矛盾为目标,初步形成大中城市及产业基地供水体系,基本解决农村522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具体项目除完成在建的引乾济石调水工程,渭南涧峪、榆林李家梁、安康黄石滩等水库外,要开工建设引红济石调水和引汉济渭一期,泾河东庄等“两引八库”重点水源工程。“十一五”期间可建成项目连同目前在建工程,关中增加供水量9亿立方米,陕北增加6亿立方米,陕南增加2亿立方米。2006年要新开工“引红济石”调水、榆林王圪堵水库、延安南沟门水库和“引石过渭”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咸阳亭口水库。力争泾河东庄水库、“引汉济渭”调水一期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并上报审查。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
饮水安全,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支撑。近年来我省虽然解决了大量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但是,按照国家新的饮水安全标准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全省还有1300万人存在着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为此,省水利厅决定,“十一五”期间将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设工程类型和规模的要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以解决好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无水源地区群众饮水问题为重点,在巩固农村人饮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村镇集中供水,使得关中地区1000人以上、陕南陕北500人以上的村庄率先实现集中供水,确保“十一五”末全省所有乡镇所在地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同时,解决5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45%。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确保主要水源地及重点保护区水质全面达标,城镇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全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以上。2006年我省将在积极争取中央投资的同时,省上整合1亿元资金,加大乡镇所在地和千人以上村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全年建成100个乡镇、200个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完成镇安、子长、吴起等20座重点县城供水工程扩建改造步伐,年新增县城供水能力1000万吨。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多次强调,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这一点对于陕西这样一个农业省,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坚持以村为单位,做到规划任务到村、项目实施到村、帮扶措施到村,全面落实建设任务,实现整村推进,确保实现省政府确定的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区域目标。加大对重点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切实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同时抓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今年,我省将新修基本农田7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100万亩,总产1100万吨。加快泾惠渠、冯家山等5个大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和户县、旬邑等13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工程建设,全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建设井、站、塘、窖等各类小型水利设施,全年新修水窖10万眼,新建机井、抽水站工程1500处,新增小型水利工程蓄水能力3000万立方米,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本报记者 梁伟 通讯员 王辛石 秦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