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京人,以前就住在中华门……”昨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江宁织造府项目举行了奠基动工仪式。该项目的设计者,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在现场接受了记者的访问。吴教授透露,已四易其稿的“江宁织造府”设计方案,应该还会有一些新的修改。
能为家乡做点事很高兴
昨天上午,在南京长江路第九中学东边的工地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及罗志军、王武龙等100多位省市领导出席了江宁织造府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的设计者吴良镛教授说,《红楼梦》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名著,作者曹雪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在他的诞生地———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在“江宁织造府”的旧址上,建设“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馆”,这是南京人民的一个心愿,也是学术界的一个期望。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四五年的筹划,决定筹办江宁织造府项目。南京市领导将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他,组成设计班子,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王贵祥教授以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何玉如大师等人。就他个人来说,能有机会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情,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
市委书记亲自请专家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南京市大行宫地区中山东路以北、太平北路以西、碑亭巷以东、长江路以南,占地约22260平方米(道路退让后约18700平方米),是清朝江宁织造府遗址的一部分,曹雪芹家西花园所在地。
南京政府对于复建“江宁织造府”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据了解,南京市曾先后请教全国各地数十名红学专家、史学家、古建筑专家,并十多次召开专家会议,就该项目的建设问题进行研讨。2003年11月,南京市委罗志军书记专程到北京拜访著名建筑规划设计大师吴良镛。2004年3月、8月,2005年4月、11月,吴良镛四次来南京,提出在此建立一个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博物馆。
复建工程有三大不易
“西池”、“楝亭”和“萱瑞堂”这些在江宁织造府史料记载中出现的著名景点将在博物馆内一一再现。据介绍,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向市民展示江宁织造府历史、曹雪芹家世历史、《红楼梦》文学艺术、云锦织造艺术和皇家文化等几大板块内容。
吴良镛说,“与其他一般工程不同,该工程有很大的特殊性:1.几年来,我们对设计任务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如何把这一工程各种不同的、分散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学术见解整合起来,并非易事。2.这一工程包括展览馆、象征“西园”的园林、红楼梦文化俱乐部等主要组成部分,或可称之为“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馆”,要将此多种内容综合在同一建筑中各得其所,并非易事。3.如何在南京市的文化中心地区、在有限的地段面积上表达本建筑的特殊内容,创造具有古典建筑与园林艺术精神和时代文化特色,并带有南京地域风格的建筑形象,并非易事。”
四易其稿方案还得改
据了解,江宁织造府项目于2002年立项。两年多来,以吴良镛为首的设计组四易其稿,提出建设一个融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于一体的内容综合的博物馆,主要以原江宁织造府西园为背景,致力创造“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宜人环境。去年11月,吴良镛还提供了保存多年的《江宁行宫图》,有了遗址、遗迹、原图,对恢复“江宁织造府”原有风貌有了可靠的依据。
不过,在昨天的采访中,吴教授说,“方案设计从最初的‘投石探路’至今已有四轮,经过多方面的咨询讨论及有关部门的审定,现在方案已基本确定。今天在此举行奠基典礼,标志着项目朝工程的最终实现迈进了一大步。工程的完满实现还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提高设计方案,也有赖于南京各方面力量的融入。” 【声音】 声音一:必将成为文化旅游胜地 玄武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称,建设江宁织造府项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第一,工程定位为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博物馆,建成后将与总统府、梅园新村、南京图书馆、1912休闲街区一起,形成南京长江路周围十分独特的文化建筑群落,必将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融文化、旅游、商贸、科研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蜂拥而至。
第二,这里不仅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云锦生产基地,还是曹雪芹少年生活的地方,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即以此为原型之一。建设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全国最大的《红楼梦》文学馆、云锦艺术博物馆,对于展现中国丰厚文化底蕴中的独特闪光点,弘扬世界绝无仅有的古代传统织锦艺术,凸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非同寻常。
第三,通过云锦服饰、红楼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可以实现产业联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点。
第四,玄武区通过公开招商引资的方式募集建设资金,由浙江杭州广厦集团投资3.5亿元来建设,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成为社会化运作方式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典范。 声音二:千万不能建成“假古董” 江宁织造府的复建也牵动了众多专家的心,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季士家说,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讲,其实“江宁织造府”并不具备很好的复建条件,除了原址确定以外,当初模样如何?规模如何?都有待进一步考证。只是在1984年8月,南京市文管会考古队在大行宫小学东南角地下发现一垄完整的假山基石和太湖石,还出土了一些色织染料、“大清雍正年制”字样的残瓷碗底、龙纹瓦当等文物,经专家论证,此处确系江宁织造府西花园遗址。“江宁织造府”建成后也容易被一些文物专家抨击为“假古董”。但从挖掘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江宁织造府建成后,将和毗邻的总统府、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新馆等文化景观连成一体,相得益彰,成为文化南京的重要标志。 声音三:施工时务请保护好文物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奠基仪式上说:“原江宁织造府是《红楼梦》的作者、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出生地,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南京云锦的生产集散地,同时也是清代康、雍、乾时期重要的政治机构。它关联着多重历史背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年来,保护、展示这一历史文脉,就成了所有红学家、历史学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一大宿愿。今天,各方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单霁翔称,南京江宁织造府项目完全利用民间资本,也为我国文物保护、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化做出了新的尝试。在快要结束讲话时,单局长一再恳请现场施工时一定要保护好文物,他说“在此,我特别呼吁,我们所站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地底下可能还埋藏着大量珍贵的宝物,大家在施工时,一定要谨慎、小心,拜托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