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政权倒台已经20年,然而,20年来政治动荡总是无情地“光顾”菲律宾这个急需平稳环境发展经济的国家。
《华盛顿邮报》24日刊登文章,分析了这个前美国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缺失。
美国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打败西班牙,获得了菲律宾的控制权。 随之,美国以本国国会为蓝本,在菲律宾建立起国民议会,规定从每个地区竞选产生一名议员。
《华盛顿邮报》分析说,当时,只有在少数受过教育、拥有财产的阶层才拥有选举权,因此这种选举制度一确立,地方政治立刻被本地区的少数地主家族所把持。此后,这些家族又通过自己掌握的公共资源巩固家族地位。政治地位成为家族的世袭资产,政治斗争似乎成了阿罗约、阿基诺、马科斯等姓氏间的斗争。
据菲律宾调查新闻中心统计,菲律宾本届国会众议院250名议员中有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各地的政治家族。
1986年被“人民力量”赶下台的马科斯名声不太好,他夫人伊梅尔达那上千双名牌鞋子曾是马科斯政权腐败、奢靡的象征。现在,马科斯的遗体被停放在家乡北伊罗戈省马科斯家族修建的纪念堂内,每天都有数十名学生来这里瞻仰。在这个省,马科斯仍被亲切地称作“老爹”。
马科斯的女儿和儿子也已成功杀回菲律宾政界:马科斯的女儿伊梅已经3次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他的儿子小费迪南德也于1992年成为国会议员,6年后当选北伊罗戈省省长。
他们都是阿罗约的反对者。同在反阿罗约阵营的还有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
政治人士不忠于政党而忠于家族,当然他们也就没有忠于他们的党员。所以在选举来临之际,政治人士纷纷拉拢影响力大的社会人士,比如电影明星,用他们装点门面,增加号召力,增加选票。而这些明星们一旦出现弱点,立刻被政治人士抛弃。
家族政治还导致普通百姓无法通过选举途径表达诉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菲律宾总会出现要求变革甚至推翻政权的民众集会。
新华社2月24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