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观察员2月22日报道,五角大楼在向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绝密报告中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战争胜过恐怖主义。届时,因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升高,欧洲大陆的主要城市将被淹没,英国将陷入“西伯利亚”似的寒冬气候。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将锐减,并因此引发大规模的骚乱、冲突甚至核战争,成百上千万人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死亡。
报告还预测,气候的突然变化将导致地球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各国都将纷纷发展核武器来捍卫粮食、水源和能源供应,不让这些赖以生存的物资遭到他人蚕食。由于人类面临生存的恐怖威胁,全世界将爆发巨大的骚乱、饥荒甚至核冲突。报告向布什总统发出了警告:“气候变暖将摧毁我们。”
英美以这种方式宣传对气候变化的强硬立场,很可能对布什政府改变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推动《京都议定书》生效,改变连任竞选策略起一定作用。
美国布什政府于2002年3月28日正式宣布将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其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执行京都议定书将限制美国的经济发展;二是京都议定书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或限排义务。
除了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一起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理由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行动解决。不管是以约束方式还是要求以“自愿承诺”方式,这在客观上都将压制发展中国家正当的发展要求,遏制我们的正常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美国国防防御专家呼吁:气候变化“应当被从科学的争论上升到关心美国的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对待”。他们认为,气候变化产生的现实灾难是“显而易见的,最早于明年初开始的因海平面增高引发的广泛洪灾将对几百万人的生活构成重大威胁。而我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大都局限在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上。其实某些重大威胁的迹象已经发生,如2003年夏,南方近十个省的长期超高温,及引发的电力供应不足和对粮食生产的威胁;华北水资源供应的严重短缺;西北冰川短期过量融化导致的局部内涝及冰川缩减长远对绿洲农业的威胁;我国煤炭、石油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差距等。虽然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预测还有不确定性,但我们不妨也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因为粮食、能源、水、生态确是可以威胁我们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它们都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威胁。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国家安全威胁,因为没有任何敌人拿枪指着你,我们对威胁无从控制”。美英专家们在报告中总结道,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会在很多方面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应当立即引起重视”。
在目前的气候公约谈判中,各国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长期来看,都希望保护气候,从而使自已免遭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短期来看,又都不愿意自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免限制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希望其他国家采取行动使自己受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够打破《京都议定书》面临的不能生效的僵局,我们要拭目以待。
我国现在的年温室气体排放约为8亿吨碳和3000万吨甲烷,总量位于美国之后,约占全球的11%,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农业是仅次于能源部门的第二大排放源。据估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国际上普遍认为,如对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没有任何限制,我国快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全部或大部抵销发达国家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因此,要求我国承担减限排义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将是多方位的,气候变化政策对我国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对我国的生存环境确实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可能使我国的经济部门如农业及沿海地区在未来遭受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过早地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其直接后果将是制约我国目前能源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削弱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压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具有减排温室气体效益的措施也符合我国的政策;另外,充分利用气候公约及其议定书的有关条款和履约机制,还可能引进大量的通过常规渠道难以引进的技术和资金,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应采取“趋利避害”的正确立场。
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此还有一定的误解,如认为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很遥远,应对气候变化“还排不上队”;有时也在随声附和“自愿承诺”,其潜在的经济、政治后果还不为多数人了解;我国代表在国际谈判中坚持的立场及原因还没有与国内新闻界、科技界、产业部门甚至地方政府沟通;国家投入太少,主管部门和专业支持队伍的人员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还要受到限制等等,长此以往,在这一激烈的政治经济挑战面前,我们将面临被动局面。
为此,我建议:加快制订针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战略,包括:
1.进一步加强主管部门、特别是国际谈判专业队伍的力量,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国际谈判的原则立场
2.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各级发展规划中
3.加大投入,支持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产业调整,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4.宣传部门要更多的介入气候公约的国际谈判,加强与我国谈判代表团立场一致的公众宣传
(林而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原所长、研究员)
中国网 2004年03月10日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