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 国家千秋基业
十年倡德展远识
——访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
晓雄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自1990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10年倡德,不遗余力为之鼓与呼,由此成为公众人物。 在“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到他,进行了一次深谈。
●建言法德结合——安邦治国
李汉秋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为参政议政,他一直思考如何在安邦治国方面建言立论。他认为,接受“文革”无法无天的教训,我国已开始重视法制建设。但道德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北大中文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年过半百的他“破门而出”,跨入自己原未涉足的伦理道德领域,从1991年开始,年年他都在全国政协会上建言加强道德建设,并且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出具体的建议,至今已坚持10余年,在各种报刊发表言论、文章也已逾50篇,这对于非专业伦理工作者,实属难能可贵。
他的许多建议已经被采纳,例如1995年秋在全国政协“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他提出4条建议:1、建立全国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建构基本道德规范,3、制定公民道德建设大纲,4、编撰全国统一的《新三字经》。现在前3条都实现了。1996年他就在《人民政协报》和《中华工商时报》撰文,建言“法治、德治双管齐下……相辅相成”;2000年春他又在《光明日报》倡言“法治、德治并举,以法彰德,以德辅法,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栾传大研究员说,连我这专业伦理工作者,当时看到这见解都感到很新鲜,2001年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更感到李汉秋当年很有理论勇气。李汉秋则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安邦治国方略,他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是贯彻落实这个方略的重大举措。
●编《新三字经》推进儿童德育
李汉秋认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娃娃抓起,1994年3月上旬,全国政协大会一开始,他就提出编写《新三字经》促进儿童德育的倡议,这立即得到《光明日报》等几十家报刊的报道支持。这年8月7日《光明日报》刊出他主撰的《新三字经》经文,海内外反响极其热烈,台湾的一些大报第二天就发表评论。社会各界纷纷来函来电,那年“何梁何利”终身成就奖4位得奖大科学家就有两位来函,钱学森信中说,读了《新三字经》“感其重要性”。人文学界泰斗张岱年先生来函称许《新三字经》“是深思熟虑之作,甚佩甚佩”。歌唱家马玉涛女士热情洋溢地写出她的欣喜,她要求她的外孙每天背诵一行(4句)《新三字经》,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一位儿孙满堂的老人将《新三字经》作为家庭读书会和知识竞赛的内容……到1995年3月初《新三字经》全书出版,深受欢迎,引发了波及全国的“新三字经热”,反映了全民族对儿童德育的空前重视。
李汉秋的《新三字经》已被日本人翻译出版。李汉秋说日文译者大口良人并不知李汉秋何许人,他偶然看到这本书,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因为书里的道德内容“都是我小时候从父母和小学老师那里常常听到的”,“我们日本人的祖先也从远古以来一直非常喜爱这种中国故事。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这种古代中国的道德故事作为封建思想的象征从日本社会被驱逐了。”他觉得对这种情况应当进行反思,他认为“这本《新三字经》讲的伦理思想,对现代日本儿童的思想成长也是必要的。”
今年春节前他又给李汉秋来信说,第一批译本只经过三四个月就没有了,去年夏天重新增印一批,到年底也没了。除了小学和中学以外,“读者主要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他们为提高他们公司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把这本书作为修养精神的课本利用。”
李汉秋认为,经济全球化要求造就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文化素质关系到国家民族在新世纪的综合国力,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根据《纲要》的精神和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他重新修订了《新三字经》,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月份重版。
●倡言干部道德建设
李汉秋认为,如果说青少年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那么,领导干部则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在提倡儿童德育后,他掉转头来提倡干部道德建设。恰好1996年元月,中共中央确定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他闻讯雀跃,即同《光明日报》开展讨论和笔谈。春节前夕就在张岱年先生家中那堆满书籍的房里召开了第一次座谈会,3月上旬又在全国政协大会的香山驻地举行第二次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王光英、卢嘉锡和周铁农、宋金升、冯梯云、左焕琛、金开诚、邓伟志等民主党派中央副主席、省部级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中国伦理学会的负责同志纷纷参加笔谈,各界来信来稿堆成小山,社会反响极为热烈。那次笔谈持续了几个月,为干部道德建设造了舆论,也为那年“七一”前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作了舆论铺垫。李汉秋也因自己的见解与中共中央合拍而受到鼓舞,在农工党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他抓紧时间分别与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魏英敏、陈瑛合作,编撰出版了《干部道德建设读本》、《当代中国从政道德箴言》两本书。在1997年的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当江泽民总书记听到卢嘉锡同志谈到这两本书时,很感兴趣地说:给我们看看吧。刘延东同志立即通知李汉秋送书去,在座谈会结束前,两本书已送到出席会议的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以及王兆国等国家领导同志手中。此后他又与人合作主编了《中华复兴之光——江泽民64字创业精神颂》、《中华医魂》、《卢嘉锡传》等书推进道德建设。
●呼吁建构基本道德规范
李汉秋认为,新中国建立几十年了,应当从众多的道德德目中挑选一些最基本、最重要、处于品德核心部分的道德德目作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主体,并通过宣传和教化工作,使它们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知,落实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上,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他认为这是道德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他不断地呼吁。早在1992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就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书面发言中发出呼吁。1994年他以“建构新道德规范”为题,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上分别发表文章。针对这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障碍,1997年他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专门写了《应当着手建设基本道德规范》的书面发言。在2001年的全国政协大会上乘江主席提出“以德治国”的东风,他又进一步为此呼吁。《纲要》在征求意见时,作为参与的专家,他又两次建议应当写上建设基本道德规范。现在《纲要》里明确写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李汉秋期盼多年的夙愿实现了!谈到这里,这位沉稳的学者不禁激动起来。他表示要为这“十德”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竭智尽力。他提倡编写“十德歌”,使“十德”在全社会传诵和传唱开来。
他确实立即行动起来了,他修订《新三字经》就把这“十德”全部渗透进去;他主编的《大众三字歌》(将由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也融汇了“十德”的精神;他还以“十德”为纲主编了《美德故事新编》,刚刚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次全国政协大会上他又为贯彻落实《纲要》提出新的建议。他把他的智慧融入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时代洪流。我们祝愿李汉秋委员在人民政协大舞台上继续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5日第5版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