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著名古都,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型城市。早在马可波罗时代,元大都的繁荣富庶就震惊过世界。而京商,就是创造无限繁华并创造北京商业的特殊群体。作为商业一脉,与徽商、晋商一样,京商在商业文化史上理应有自己的历史地位。
日前,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商业经济学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首届京商研讨会”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京商文脉,创新现代流通”为主题,正式启动了京商研究。
悠久历史孕育京商
胡平(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商业部部长)京商群体内涵具有开放性,既包括传统京商又包括新京商和洋京商。因而京商文化研究要具有开放性。研究京商应该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应该对京商的文化特征和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要把传统的优秀文化继承下来,还要把创新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信息文化融合进来,开创出一个超越历史的京商。旧时的晋商、徽商等到北京从事商业活动,融会成为了北京的京商,所以对京商的研究也要关注晋商、徽商在京商形成中的推动作用。还有就是对北京的会馆从京商的角度给予重新认识。同时,京商智慧研究要具有开放性。商业文化是中国首次提出来的,古代的京商充满商业智慧、现代京商同样充满了商业智慧。改革开放后,京商的商业智慧表现在商业文化和期货交易两个方面。中国的期货交易模式曾被冠以“亚洲模式”的称号。
应抢救传统京商文化
万典武(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商业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对比徽商、晋商,北京商业的优势在于历史悠久、京韵浓郁,人才聚集和消费集中。作为历史古都,北京有很多百年老店和历史名店,有同仁堂、全聚德,有新中国第一店王府井百货大楼。我国商界的著名学者也多聚集于北京,京商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京商研究大有可为,不仅要开京商课程,请老字号的新老管理者上讲台,开展京商个案研究;还应该设立京商研究室,集中专业力量研究京商;应抢救传统京商文化,编辑京商丛书,使之成为可传承的文化;还可以筹建京商展览室,进而发展为展览馆。
将京商告诉世界
王茹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北京商业穿越了文化历史长河,汇聚了不同的文化因子,可以肯定地说京商是中国传统都市型商业文化的代表,具有为皇家服务的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通过系统、深入的京商研究,抢救、发掘京商历史遗存,探索和升华现代商业精髓,将京商导向未来,将京商告诉世界,对丰富北京经济史,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促进中国商业的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北京现代商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始终将传承和创新发展北京商业作为历史使命。在京商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要创办京商博物馆、组建京商资料室、撰写京商学术专著。梳理京商发展文脉,总结京商学术体系,提炼京商文化精髓。京商研究要古为今用
葛贤慧(山西财经大学教授)晋商和京商渊源很深。第一家山西票号日升昌始建于明代的“京师平遥颜料会馆”,山西票号成立于京师、服务于京师,北京是山西票号的发源地。
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京商是官商、儒商,还是产商,值得很好研究,应该把京商这块品牌推向中国,推向世界。
张世尧(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商业没有商人,就谈不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开创和发展,北京作为闻名的历史古都,商业文明也同样辉映在北京的文明史册上,如同徽商和晋商一样,京商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研究“京商”要古为今用;要积极营造京商品牌,宣传这个品牌,丰富和弘扬这个品牌。以培养新一代京商,加快北京商业现代化。
京商要打造“三名”工程
贺名仑(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北京商学院院长)
京商文化是京商的核心。京商有其纵横发展的深刻丰富的内涵。研究“京商”不仅要挖掘历史,比如明清以来中国十大商帮的“地缘优势、官商结合、儒商哲理、会馆网络”的传承经验值得研究;而且要营造现代化的特色。诸如,商圈塑造、自创品牌、业态组合、渠道网络、服务体系等可以创新立奇形成独特风格;此外,京商要发展就要强化商业道德、建立信用体系,认真打造名品、名店、名人“三名工程”。提高商人素质和承担企业责任。
研究京商应承担振兴老字号的责任
王成荣(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传统京商中现存最多的是老字号,当前中国老字号发展呈现出技术上的局限性、经营上的狭隘性和文化上的保守性。研究京商,还必须承担振兴老字号的责任,根本上,应进行产权变革,实行制度再造;同时要实行全面创新,向现代品牌转换。要寻找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合理的“生态位”,确立战略定位,制定科学而前瞻的发展战略。要积极推广“老字号年轻化工程”,至少在理念年轻化、体制年轻化、管理年轻化、技术年轻化、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年轻化、形象年轻化、品牌年轻化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系统推进。当有一天老字号真正忘掉了自己的自然年龄,有了更年轻的商业年龄,赢得了更多的青年忠诚顾客,老字号在现代品牌的道路上才有了新的生命。
京商研究是及时和必要的
雷 (北京市商务局现代流通处处长)“十五”时期北京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站在“十一五”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北京商业既面临2008年奥运会在京举办的重大发展机遇,有着超越一般情况下的大量的新需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解决。京商研究是及时和必要的。郭志军(原北京市政府商业顾问,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授)京商是北京本土化的特殊商业群体。京商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比较商业角度看,京商有鲜明的特点:文化底蕴浓、诚信为本、重视亲情、经营正统、管理规范,也有较浓的官气———既有官商作风,也有政商色彩。在挖掘、继承、发扬传统京商文化的基础上,京商研究也要面向未来。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商业发展必须符合首都经济新概念,体现首都经济特点。未来京商特色应表现在“四个最”:信息最灵敏、销售热点最多、文化品位最高、智能经营力最强;在商业运作上要体现“六化”要求:传统特色化、信息网络化、商业朝阳化、商旅一体化、营销人性化、环境绿色化。
宋美云(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北京商人的营销目标聚焦在大量的政府官员、文人学士及其家属,还有数量惊人的天璜贵胄。针对这类消费者,一些北京商人在产品的制作上精益求精。北京商业文化特色明显地带有服务于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北京的商业文化集全国商业之精华荟萃。袁家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京商”是集天下“商帮”文化之大成,于京城文化浸染中,历练出的京师商家文化特色。所谓“新京商”,不但包括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商家,还包括近些年来异军突起的其他各个产业、行业、方面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等;还包括那些仍然活跃在市场及社会生活中的那些老字号们。
庞毅(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京商研究还要注重主体性和个体性的问题,要借鉴其他商帮的研究经验,古代北京在强大的封建等级统治之下,商业和商人没有宽松的环境。而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京商在继承传统下,张扬个性,才能健康发展。研究过去的北京、了解现代的北京、瞻望未来的北京,离不开京商。京商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其内涵与外延宽广而又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