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还在向医院送货
生产车间里医用氧气和工业氧气混放在一起
金黔在线讯2月18日,市民杨先生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称他到大方县某医院看望生病的朋友,发现其朋友在医院吸的医用氧气是贵州天和气体有限公司于2006年1月16日生产的,但他了解到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从2006年元月1日起就不再具备药品生产资格。
根据杨先生的反映,记者查阅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12月30日在贵州日报刊登的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更换《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告,记者发现,该公告中公布的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换证的名单中并没有贵州天和气体有限公司。随后,记者从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监处获悉,从2006年元月1日起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使用新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之前的旧证作废,未换证的企业视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不具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资格,贵州天和气体有限公司就属于这类企业。
天和公司:未接到换证通知
2月22日,记者以需要家庭用氧的名义拨打该公司中曹销售部的电话,问是否有医用氧气销售,工作人员称有,并表示可送货到家。
23日,记者来到该公司位于龙洞堡的生产基地进行调查,轻易就进入了该厂生产车间,记者发现工人在忙着给医用氧气瓶充氧,并陆续将装好的医用氧气瓶装车运走。在一堵防爆墙的后面,记者看到一名工人一边吸着烟,一边使用一条送气管道对近20个氧气瓶充气,记者问他正在充的是医用氧气还是工业氧气,他指着其中的几瓶氧气说,瓶口装有旋转阀的是医用氧气,其它在瓶口没有旋转阀的是工业用氧。记者问他为什么医用氧气瓶和工业氧气瓶都使用同一根送气管道充气,他竟然说:“工业氧气和医用氧气是一样的嘛!只是工业氧气瓶看上去要脏一点,医用氧气瓶看上去要干净一点!”
记者看到,在医用氧气瓶上的合格证上填写了2006年1月16日、2006年2月2日和2006年2月5日等日期。
记者从生产车间出来之后,采访了天和公司经理杨精荣,对于《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的事情,杨经理告诉记者,在2005年,他们没有接到药监部门的换证通知,所以错过了换证的时限。就车间工人对记者说的“医用氧气与工业氧气一样”的事情,杨称那是工人不知道情况。记者又询问杨经理,既然《药品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为什么还要生产医用氧气,而且还贴上合格证?他回答说:“如果不继续生产,就不能保证对签约医院的供氧,其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合格证是当初公司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后,由公司设计并到工商部门备案了的。”但是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后,产品合格证也同时作废。
有关部门:无证生产属违法
2月24日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察处唐处长,据唐处长介绍,天和公司未取得新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也就是说该药品生产企业从2006年元月1日起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们再进行药品生产和销售就是非法的,而生产出来的药品(医用氧气)就是假冒伪劣药品,因为这些产品没有质量保证。医院如果使用该公司的医用氧气也是违法的。另外,据唐处长介绍,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药品必须有独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场地,天和公司使用同一根送气管道对医用氧气瓶和工业氧气瓶进行充装也是违规的。如果该公司把工业氧气充当医用氧气,药监部门查实后将对其依法查处。
至于该公司称未接到药监部门的换证通知而导致被吊销许可证的事情,唐处长告诉记者,药监局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已在省内主要媒体上多次刊登换证公告和通知。此事目前已转交药品监察科对该案进行调查。
众多医院:还在使用“天和氧”
天和公司杨经理告诉记者,贵阳有20多家医院在使用他们的医用氧气,还有毕节地区和黔南地区的多家县市级人民医院。他们每年生产3万瓶左右的医用氧气向各家医院和社会进行销售。
那么,这些医院是否知道天和公司已经不具备药品生产资格?记者就此对有关医院进行调查,相关人员均称他们给病人使用的还是天和医用氧气,当记者告知他们该公司已不具备药品生产资格时,他们开始担心病人的安全没有保障,并纷纷表示将尽快停止使用天和医用氧气,并重新计划医院用氧的问题。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医疗用氧气必须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中“氧”的质量标准,其中规定医用氧气的纯度必须达到99%以上,对氧气中细菌、杂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的含量及酸碱度的高低有严格的规定限制。而对工业氧气没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把工业氧气当作医用氧气使用,不仅对病人的病情没有帮助,甚至可能加重病情,而且可能导致特殊病人(如哮喘)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