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话题层出不穷。究竟该如何看待两个“三角”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珠三角又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呢?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做客广州,就两个“三角”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作专题报告,他指出,两地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先行者为强。
不存在过度竞争
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珠江三角洲,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优势,通过大量吸引港资,实现腾飞。长江三角洲则以浦东开发为标志,通过上海的龙头带动,迅速崛起。在发展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均GDP已较为接近,两个“三角”的经济发展处于相当水平。
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展各有所长,珠三角腹地虽有限,但辐射能力强,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出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而长三角出口依存度只有31%,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内销型经济,它以上海为核心,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厉无畏先生认为,两地的工业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不存在过度竞争的问题。长三角工业基础面广,产业集中度高,重工业占优势,协作配套能力强,而珠三角轻工业占优势,电子产品和家电行业竞争力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长三角上游产品占优势,珠三角则下游产品占优势。
把握簇群化、融合化、生态化三大趋势
厉无畏先生指出,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珠三角和长三角要把握这三大发展趋势,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所谓簇群化,指的是将相同或相关的产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形成产业群,以此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温州以家坊工业起家,打火机等小产业在镇集中,形成相关产业群,以致温州打火机打垮了上海、欧洲的打火机。融合化指的是将不同的产业相结合,相互渗透,形成新的产业,实现创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化则指产业的发展要注意生态,通过生态化发展,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出现加速发展趋势,配合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外资的进入将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以重化工业、装备工业为主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厉无畏先生说,在新形势下,必须考虑“加入WTO”、“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资源环境保护”三大背景。
珠三角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对于珠三角来说,一是要提高劳动力素质,二是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降低商务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
谁先一体化谁保持优势
许多人说,80年代看珠三角,90年代看长三角,那么新世纪又看什么呢?就看谁能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厉无畏先生说,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两个“三角”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它包括产业布局分工一体化、产品及要素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经济运行机制一体化和社会经济信息一体化。谁先一体化,谁就能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两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珠三角为55%,长三角为49.5%。这几年,长三角城市间的互动做得较好,比如苏州提出搞错位发展,主动接受上海辐射,为上海的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厉无畏先生说,珠三角相互之间的互动要加强,尤其是要大量接受香港的辐射。通过发挥香港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作用,增强辐射能力。
近年来,长三角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吸引外资都已超过珠三角,而且势头非常强劲。在厉无畏先生看来,珠三角如果把香港接纳进来,长三角根本无法与珠三角竞争。
《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 2002年09月26日 (责任编辑:戴金胜) |